小學體育課教師非言語教學行為分析
時間:2022-08-24 03:38:28
導語:小學體育課教師非言語教學行為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效優化非言語教學行為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引起了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這對于體育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長遠規劃來說可以產生積極的影響。合理使用非言語教學能夠讓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非言語是人類信息符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非言語教學行為、教學手段的深化發展,有利于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配合有效情境創設,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以及教學目標,進一步提升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顯得至關重要。小學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難以一蹴而就,更好地運用非言語教學行為,循序漸進中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將越變越好。關于小學體育課上教師非言語教學行為的優化,我簡單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體育課上教師非言語教學行為的分類
(一)體態語言。體態語言指的是教師通過手勢、動作、表情等,向小學生及時傳遞各類信息,引導小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非言語教學行為之一。如教師課上示范各種技術動作,學生模仿學習后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優質完成練習任務。首先,面部表情屬于體態語言中最為復雜的部分,面部表情十分微妙,不同學生觀察到的結果自然不同。教師將自己的想法直接反映出來,引起學生的關注,將起到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其次,手勢屬于最靈活的傳情達意的器官之一,不同的手勢表達著不同的情感,教師向小學生傳遞最豐富、更多彩的知識信息,課堂教學效果一定令人非常滿意。再次,頭部姿勢包括了點頭、搖頭、低頭、歪頭等,分別由贊同、否定、明白、好奇等含義。在學生回答問題以后,完成任務的同時運用這類體態語言,很容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小學生感到教師的關注。最后,走姿應該根據體育課堂實際的教學需要來實施。通過傳遞一定信息,指導學生規范動作,不斷加強師生交流,或可收到意外驚喜。這些都體現著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靈活地運用體態語言,是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大關鍵。(二)輔助語言。輔助語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規定語言之外的東西,直接影響著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輔助語言的實際運用價值頗高,教師正確認識、不斷了解、合理使用輔助語言,將充分滿足小學生的體育訓練需求,并使體育課堂互動變得和諧,溝通問題、合作問題等統統得到有效的解決。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還要變換一下授課方式,要結合小學生運動能力、思維水平實際的發展情況,合理安排游戲時間,鼓勵小組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小學生的實踐空間,我們的體育課堂富有活力,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體育教學改革及創新的發展指日可待。(三)其他方面。教師的衣著打扮、個人儀表等,必須按照小學體育教育的“統一規范”具體執行。如果教師穿著奇裝異服,梳著怪異發型,即使在操場上自由活動,對于小學生思維意識的發展來說也會產生很大的干擾影響。新時期的“榜樣教育”,明確要求了小學體育教師認真做好“個人儀表”的執行工作,主動充當學生的儀表榜樣,非言語啟發小學生全面的發展,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優化非言語的教學行為,體育教育意義重大,真正激發了小學生終身體育、運動健康的意識后,對于他們文化課知識的探究學習也能提供更多的保障。
二、優化小學體育課教師非言語教學行為的研究
不斷發展人的認知,不斷優化認知過程可以發現,認知依靠著感覺器官實現。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具有特殊性、專業性的要求,教師非言語教學行為具備了十分獨特的功能,要想實現有效運用,并且擴大影響力,把握時機優化非言語教學行為十分關鍵,更不能忽視了整體教學效果的改善。可從不同角度、新的層面出發,深入分析非言語教學行為的功能、作用,依據分析結果展開具體應用,從而達到有效教學互動的目的,讓更多小學生真正喜愛體育訓練,樂于發展終身的體育能力。我總結的非言語教學行為包括:(一)加強教師的示范引導。非言語教學行為必須配合完整的技術動作表現出來。體育教師充分了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并根據他們理解能力的強弱、認知水平的高低、不同的興趣愛好優化教學設計,通過加強標準動作的示范,向全班學生講清楚、說明白各種要領,確保學生熟練掌握動作方法后,再為他們布置相應的練習任務。可以小組合作,可以自主訓練,教師扮演好“啟發者”的角色,及時利用體態語言、輔助語言等,指出學生練習活動中的不足之處,他們積極改進,規范各項動作后,學習態度自然發生變化。非言語教學行為靈活運用,考察著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能力,循序漸進中促進體育教學的又好又快發展,培育出大批高素質、健康型的優秀人才。(二)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在課堂教學互動中,體育教師最好通過非言語教學行為完整的表露自身情感,同時觀察著小學生的一舉一動,引導他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非言語教學行為的靈活運用過程中,教師的態度影響著學生的態度,教師的情感決定著學生的情感,當非言語教學行為的情感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到位,體育課堂整個的教學過程充滿吸引力,在此基礎上添加趣味元素、游戲內容等,對于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來說也有很大幫助。我建議,體育教師深化了非言語教學行為后,要讓學生不斷參與小組活動,增強他們的綜合實踐自信,配合幽默語言、夸張手勢、整體形象的塑造,有效改善傳統教學的諸多不足,使小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練習的樂趣所在,進而期待后續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運動訓練強健了他們的體魄,并給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創造了新的機會。(三)減輕學生的訓練壓力。體育教師可以實施非言語教學行為,幫助小學生減輕體育訓練的壓力,消除他們體育活動的恐懼感。課上組織的訓練活動,應該強調內容豐富、形式簡單、安全無風險,通過播放動畫視頻,呈現圖片資料等,進一步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也很關鍵。積極地利用非言語教學行為,發揮非言語教學行為的重要作用,保護小學生心理健康,增強小學生的訓練信心,一舉多得。更多學生不再恐懼課堂實踐,開始期待小組練習、合作活動,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之路因此走得一帆風順。
綜上所述,不斷優化小學體育教師的非言語教學行為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增強學生實踐信心,更利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目標的順利實現。期待小學體育課堂非言語教學行為的靈活運用取得積極的效果,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后,讓我們的素質教育更好地推進下去,最終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使他們為了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文杰,劉鵬剛.論體育教學中的非言語手段及其運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24(05):311—312.
[2]吳喜娥.體育教師非語言行為在教學中運用的探究——以大同市渾源縣城七所中小學為例[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31(07):144—146.
[3]楊樂.非語言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教學與研究,2018,09(01):80—81.
[4]王汝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非言語評價之運用[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3(04):359—360.
[5]姜平,馬麗娜.無聲勝有聲: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非言語交際行為[J].運動與健康,2019,20(11):277—279.
作者:林毅鳴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平江新城實驗小學校
- 上一篇:高師畢業生初任音樂教師課堂教學分析
- 下一篇:中職數學教學促進專業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