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業培訓教學方法分析
時間:2022-06-22 11:35:24
導語:氣象專業培訓教學方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講授式教學法
1、講授式教學法的含義。講授式教學法就是教師通過一定的媒介,以語言形式,向學習者系統的講授專業技能、理論、知識以及先進理念等的教學方法,教師始終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傳統,但卻是不可或缺的,氣象干部培訓中,會面臨學員個體知識儲備和業務側重點的差異性,因此,在業務培訓中,就需要通過系統的講授,彌補這種差異性造成的知識和業務盲點或弱點。2、講授式教學法的改進。首先,要增強講授的藝術性,激發學員的聽講興趣。在講授中,增強語言表達能力,靈活運用語言和語言表達方式,結合具體事例,吸引學員認真聽講。教師要在講授中利用好肢體語言,與學生形成互動。其次,要根據成人的心理特征和學習規律,把握好課堂的節奏。再次,要靈活運用教學方式。最后,利用多媒體,充實課堂內容。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吸引學員注意力,還能夠使講授內容的呈現方式更為真實、靈活。3、講授式教學法的實施案例。在氣象部門的縣局長綜合素質輪訓中,中國氣象局的黨組領導就在課堂內,親自講授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氣象事業科學發展”的課堂內容,以自身知識、經驗、信息為基礎,通過對形勢的分析、背景的介紹、政策的解讀、戰略構想的描繪、發展方向的引導等,使學員對于中國氣象局黨組的決策部署在一堂課中有了全面而系統的理解,對于氣象事業發展新形勢有了清醒的認識,深入理解了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內涵,認識到了基層氣象部門和臺站的地位及任務。通過學習,學員完成了理念的更新、形勢的學習,對于決策的執行也有了明確的目標。
二、研究式教學法
1、研究式教學法的含義。研究式教學法就是圍繞問題進行教學,使學員通過教學能夠提高實際工作和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學員積極參與和探索,結合教師的講授,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2、研究式教學法的實施案例。在新疆氣象局處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專題研討班的培訓中,研究班圍繞十八大報告,在領會報告內涵和精髓的基礎上,結合氣象工作的實際情況,對于氣象科技以及人才建設的創新、氣象現代化建設、氣象部門基層機構改革、氣象防災減災、氣候變化的應對以及生態文明等主題進行了研究式教學。學員在理論學習過程中,通過研究,將實際經驗運用到教學中,學習和研究相結合,將培訓內容有效地轉變成培訓成果,理論與實際結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案例教學法
1、案例教學法的含義。案例教學法就是教師將近年來各地方氣象部門的典型事例作為教學內容,對這些事例中的情境展開描述與分析,并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體驗實踐、角色扮演以及課堂討論等形式,進行多種互動,培養學員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案例教學法的實施要點。首先要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高質量案例。要建立一個大容量、高質量、及時更新、高效利用的案例數據庫,方便選擇案例。其次,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需要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要在教學中加強互動,通過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現場體驗、與案例實踐者的對話等方式,根據學員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形式,使學員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促進教學的科學性、實踐性、趣味性和靈活性,學員能夠始終保持較高的學習狀態。再次,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教學案例的選擇要能夠激發學員的研究興趣,并要求學員能夠做好課前準備。在教學中,學員始終要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要敢于探索,積極發言,與其他學員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在相互交流中,開拓工作眼界和社交能力。最后,案例教學法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中真正起到引導者、協調者的作用,能夠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自己,調整心態,應對各種教學突發問題,坦然面對自身的不足,發動學員共同解決問題。3、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實例。在全國氣象部門縣局長綜合素質輪訓培訓班教學中,根據縣級氣象局貼近基層的實際情況,圍繞氣象現代化建設和基層綜改,選擇典型案例-甘肅永登案例、四川綿竹案例和廣東社會管理類案例,對部分縣局在基層綜改中的實例進行分析,結合各種氣象政策、理論及知識,充分聯系實踐,讓學員在熟悉了國家政策和專業理論知識后,根據案例中的事實,結合合作研討的形式,多個角度、層層推進、深入分析事實中的問題、經驗、亮點,使學員能夠從事實中真正理解到基層綜改的重要意義,理解到工作的思路、方向。
四、現場體驗式教學方法
1、體驗式教學的含義。現場體驗教學就是把課堂設在現場,通過實踐者的現場講授,讓學員能夠在實地體驗的同時和實踐者在多向互動的交流和研討中完成教學目的在教學形式。現場體驗教學從實踐中發現教學內容,再在實踐中檢驗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者的思維能力,提升決策執行力,深入了解氣象工作的決策部署,在教學中分享工作經驗和問題解決技巧。2、體驗式教學的實施要點。在教學中要選好教學主題,突出教學重點。優化教學設計,結合班型特色及培訓目標,設計好現場教學環節。加強教學組織,做好教材的選擇及授課的互動性。規范教學流程,將背景和現場的講解、實踐體驗、交流研討、總結點評以及調研報告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目的性較強的教學實踐。突出教學效果,通過教學活動能夠切實提高學員對一線問題的經驗、疑難的認知和學習,對學員今后工作的開展有啟發性和指導性。3、體驗式教學的實踐成果。安徽分院安排學員對渦陽氣象局的農業物聯網建設進行了實地考察,從中學習工作思路、特色方法以及工作成效。山西培訓中心則安排學員對洪洞縣氣象局的特色農業及設施農業氣象服務進行實地學習和體驗。新疆分院安排學員對奇臺縣局和木壘縣局進行實地體驗。
五、模擬式教學法
1、模擬式教學法的含義。模擬式教學法就是圍繞教學內容與目標,設計一定的情景、人物及事件,學員通過情景角色的扮演,在接近真實的情景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模擬式教學法是對學員思維能力、語言表述能力、靈活應變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2、模擬教學法的實施要點。首先,要精心準備并組織教學內容,選擇典型的案例作為模擬的情景,結合案例理論背景,將案例材料鏈接到教學內容中,確定模擬的主題,設計模擬方案,分配角色,布置場景,并指導角色行為的表達。其次,模擬情景。學員通過角色扮演,完成情景的思考、探討,并提出問題解決的對策,以較高的表演和語言表達能力將解決對策表現出來。教師在教學中處于引導和指導的地位,能夠引導學員更好的完成角色扮演,及時引導學員進入表演狀態,調整學員的發言節奏和內容,應對教學中出現的各種突發問題。最后,及時總結評價。教師要及時點評學員的模擬過程,指出優缺點,針對案例的理論背景進行分析,使問題深入化。3、模擬式教學法的實施案例。針對環境的不斷破壞,河北分院曾圍繞這一主題開設專門的教學版塊,并選擇了豐寧縣作為案例。根據豐寧縣氣象站檢測到的環境破壞狀況進行模擬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上級主管部門、政府部門、開發商以及縣局長四組角色,每一組對應不同的問題,圍繞依法保護環境各組角色應采取的措施、破壞環境的各種因素以及城市化過程中對于氣象站探測環境變化的保護方法等問題進行扮演,各組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并進行爭辯研討,從而使解決方法更為有效、全面、系統。綜上所述,氣象教育培訓工作需要在充分了解氣象教育培訓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成人學習規律以及干部培訓需求的特點,積極改進并創新教學方法。根據學員特點、培訓目標,課程特點以及教師風格靈活選擇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提高培訓效率。
作者:王海燕 單位:新疆信息工程學校
【參考文獻】
[1]劉偉,湯岳華.氣象干部教育培訓內容與方式的統一[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4(5)
[2]劉偉,劉梅紅,丁悅.現場體驗式教學在氣象干部培訓中的實踐探索[J].成人教育,2015(11)
- 上一篇:高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
- 下一篇:競賽驅動型課程教學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