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25 08:40:00

導語: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研究

摘要:動物生理學課程是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其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參與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筆者針對目前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對部分內容實施了參與式教學法,并根據實際情況把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能力作為考核重點,建立了相應的參與式教學法配套考核方式,同時也進一步闡述了目前參與式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動物生理學;探索與應用;設計背景;實施過程;考核方式;教學效果

動物生理學是研究動物機體正常生命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所涉及的內容是前期和后續多學科的知識交匯點。因此,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能熟練應用理論知識去闡明一些生命活動的發生過程。由于課程內容難度大、學時少,教師在課堂上短時間內灌輸大量的新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有限,進而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和學習動力不足,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1]。目前,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采用參與式教學法,一方面能以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倡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強調教學中師生平等交往,促進學生團隊之間信息交流和反饋,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并獨立思考科學問題;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充分利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從受教狀態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而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能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去,以解決實際問題[2]。為了提高動物生理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近年來筆者在動物生理學教學中逐漸引入了參與式教學法。文章針對參與式教學法在動物生理學教學中的設計背景、實施過程、相應的考核方式和教學效果進行闡述,以期能優化動物生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動物生理學教學質量和效果。

1動物生理學課程參與式教學法的設計背景

動物生理學是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從動物機體各個系統的功能和機理上闡明一些現象的發生過程。課程內容在客觀上具有概念抽象、理論系統性強、內容復雜等特點[3],而在主觀上存在學時數和師生教學互動時間均減少、學生學習能動性下降和被動接收知識等現象。參與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針對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自愿積極參與教學設計和學習內容,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相互交流和討論,重視學生學習的質量[4]。因此,近年來在動物生理學教學中逐漸引入參與式教學法。

2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過程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個復雜而連續的教學過程。在實施過程中,通過教師組織一些與學生學習內容有關的活動,如以學習團隊內討論和團隊間交流為主要形式,進而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5]。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教學規劃、決策和課堂教學,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1參與式教學內容的選擇。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多,有些章節內容抽象復雜且學生們難于理解,如細胞這一章內容涉及微觀領域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細胞通訊及細胞生物電現象等有關內容,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細胞內部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的變化;在血液循環這一章中,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及生理特性等內容,是從心肌工作細胞和自律細胞的跨膜電位的形成及產生機理來闡明心肌的工作過程,涉及的內容難度大;而在泌尿這一章節中,尿的濃縮和稀釋過程,不僅要求學生理解逆流交換的物理學原理,同時也要掌握逆流交換和逆流倍增的過程,以及不同部位的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變化過程,內容抽象而難于理解。類似這樣的章節不宜選擇作為參與式教學內容。而在血液這一章節的血細胞生理,涉及幾種血細胞的生成及其生理特性和功能、生理性止血、血型和輸血等內容;在血液循環這一章節中,可以把血管生理部分作為參與式教學內容,以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生理機能過程作為學習主線,理解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在實際臨床上的應用,掌握靜脈回流和微循環的重要生理意義;選擇的內分泌系統這部分參與式教學內容,可以根據各個內分泌器官、組織和細胞作為學習主線,指導學生學習。這些章節的內容不僅與實際生活結合緊密,且內容難易適中,可以作為參與式教學的內容。在參與式教學實施過程中,不可能把所有的動物生理學教學章節都作為參與式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優化設計,然后篩選出部分難易適中的章節作為參與式教學的內容。參與式教學內容的選擇一般要滿足四個原則:不偏離教學大綱;注意知識的系統性;選擇貼近大學生生活的內容;要尊重學生的意見[2]。筆者在參與式教學實踐過程中,曾選擇血液中的各節、血液循環中的血管生理部分、呼吸系統中氣體的運輸、泌尿生理中的尿的生成和內分泌系統內容作為參與式教學內容。2.2課前教學設計和團隊合作學習。教師根據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對所選擇的參與式教學內容設計提綱。如在血液這一章中,將血漿、血細胞、血液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血型和輸血等內容設計為6個參與式教學內容,作為備選主題,可由各學習團隊自選參與式教學內容后創建“學習型”團隊[6]。教師向各學習小組說明學習主題目的、具體目標及活動需要的時間;引導各“學習型”團隊進行角色分工,進而使每個團隊成員都擔任一定的角色,且這些角色由不同的人輪流擔任。此外,也向學生介紹相關書籍以供課外閱讀,提醒各團隊學生充分利用學校電子圖書資源去查閱文獻,鼓勵學生在團隊協作中自主學習。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生在課后可以進一步優化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通過課外收集的資料并結合書本知識制作PPT進行匯報。在展示課上根據教學內容的順序,選擇學習小組成員進行匯報展示,根據收集的材料和書本知識的結合程度,教師進行最后考評計入平時成績。筆者在參與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指導各學習小組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并收集了血液的基本資料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前沿科研成果,進而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資料對一些血液相關疾病進行了認真分析和思考,最終獲取了更多的血液學知識。在泌尿這一章節中,筆者引導學生利用腎小球濾過作用的原理分析了尿中出現蛋白質的原因和大量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時尿量增多的原因;利用影響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因素的原理分析了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和大量飲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原因,并進行比較、歸納和總結,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內容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課堂教學的質量。同時,也培養了各學習小組成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3教學內容的課堂討論環節。教學活動只有有效吸引學生參與進來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1]。課堂討論是參與式教學法的一種直接方式[7]。在課堂上對每個學習小組的專題設立討論主題,讓學生們將收集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引導學生探索該專題科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如在血漿這部分內容中,除了闡述清楚血漿的分離過程、組成和其生理功能外,還可以根據理論知識分析和討論飼料中血漿蛋白粉的制作方法和其營養價值,并結合目前血漿蛋白粉在飼料中應用的爭議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引導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要的知識[8]。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在開展課堂討論后,教師對每組學生的討論內容進行點評和講解,使學生們更能深入全面地將所學內容與實際結合起來,學生也可從不同渠道獲取更多的知識,并提高其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由被動消極學習轉向主動積極學習。

3參與式教學法配套考核方式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考核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最基本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過分強調試題客觀性和標準化,忽視社會人才需求對考核的調節作用。參與式教學的考核不能采用傳統的方式單純用一張試卷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應把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能力作為考核重點,對學生進行較為全面綜合的評價。3.1注重對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參與式教學考核將教學考核過程前移,注重對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如果總成績以100分計算,平時成績占總分的50%,可以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核內容。1)學生課外閱讀、查閱文獻和收集整理資料的情況占30%。評判標準是學生收集的資料是否切題,收集相關資料的數量多少。2)在課堂上參與匯報時的發言情況占20%。評判標準是學生是否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參與教學內容的積極程度,課堂上分組匯報時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表述情況,發言情況和次數的多少。3)課堂上小組討論情況占30%。評判標準是學生能否了解相關研究領域的前沿知識,并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和資料對一些實際和臨床相關問題進行闡述和分析,以及被評價的學生在小組內發揮的作用。4)參與過程考核項目占20%。評判標準包括作業和思考題完成情況,課堂提問和考勤情況。將課程平時成績的考核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此來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3.2結合期末筆試的考核期末筆試考核成績占50%。主要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和概念的掌握情況,在筆試試卷命題環節中,減少一些格式化的死記硬背類題型,增加橫向綜合類和拓展應用類題目的考核,注重對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4參與式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在參與式教學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教學課時數少與參與式教學花費時間多的矛盾。一方面,學生在參與式教學中圍繞某個主題所做的活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收集和查閱資料,并制作PPT講稿和準備討論內容。目前,動物生理學授課對象主要是大學二年級或三年級的學生,課程多且學習任務重。另一方面,在參與式教學實施中,教師前期要對目標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并準備活動材料。在授課前需根據教學內容和課時數制訂出系統的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詳細的講授提綱,研究教學難點和重點的講授方法,精心設計,確定學生參與模擬、演示、討論的學習內容或題目、時間、要求等。在課堂上要根據計劃積極創設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課后需要公正地對學生參與教學的表現及效果進行評價和考核,并總結參與式教學中的經驗與不足,這些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5對策

在學生層面,可以采取以“學習型”團隊為單位,分工輪流負責不同的環節,課下討論形成小組意見后再在全班集中討論處理一些重要問題,也可以利用Blackboard(BB)平臺,利用教師輔導答疑的時間來開展參與式教學,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課上時間。在教師(組織者)層面加大宣傳力度,使管理者充分認識到參與式教學在學生能力與素質發展方面的價值,制訂相應政策,將教師考核體系和參與式教學設計開展的質量結合,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師開展參與式教學。教學方法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涉及教與學恰當地融合。參與式教學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自主創新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這仍有待于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和傳統的講授法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普通高校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菊花,孟秀麗,丁建平,等.參與式教學法在《動物生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6,37(8):75-76.

[2]單穎.參與式教學方法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皖西學院學報,2006,22(4):154-156.

[3]王丙云,陳勝鋒,雷歷,等.動物生理學課程特點與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27(1):58-60.

[4]張賀.參與式教學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7(1):93-94.

[5]姚曉燕.參與式教學模式評價[J].河西學院學報,2003,19(4):91-93.

[6]李雪娟.參與式教學法在高職教學改革中的實踐[J].綠色科技,2018(1):240-241.

[7]馬紹英,李勝.參與式教學法在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中的探索性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11):220-221.

[8]李沖.參與式教學法在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畜牧獸醫雜志,2018,37(4):66-69.

作者:王菊花 彭夢玲 孫裴 丁建平 周杰 單位:安徽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