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聲樂教學中整體教學法的運用

時間:2022-11-07 03:45:34

導語:淺析聲樂教學中整體教學法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聲樂教學中整體教學法的運用

聲樂訓練整體來講是由歌唱者本身的各種條件、各種技能技巧構成的統一整體。但是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之間需要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因此,淺析聲樂教學整體教學方法,能更好地處理聲樂教學中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把歌唱者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等諸多因素集中起來,積極配合和協調,使歌唱者達到最佳歌唱狀態。

一、聲樂整體教學法的意義

1.聲樂整體教學時聲樂教學的重要方法。聲樂教學中,一般情況下,教師比較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如呼吸、共鳴等。這些技能雖是聲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的是整體上的把握。因此,聲樂教學中要從整體上把握,做好整體教學,使學生在基本技能上、知識上都有較大幅度提升,同時在此基礎上有效利用好各種資源,使學生在教師整體把握前提下充分利用好各種資源,為學生更好地學好聲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2.聲樂整體教學有助于學生歌唱水平提高。聲樂教學整體教學方法是從整體上有個宏觀調控。他針對的不僅是學生的發聲技巧訓練,還包括歌唱藝術形象、情感表達等把握。合理運用整體教學法,在對學生氣息、共鳴的控制,音色的錘煉上,字正腔圓的把握都有所提高。通過聲樂實踐教學,強化學生對歌唱藝術的感知,熏陶學生對藝術的想象和理解能力,指導他們如何更好地用心感知作品,如何將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中,并用自己的歌聲表達出來。進而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觀念,達到人歌合一,更好地展現作品。3.聲樂整體教學是對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生活中好多人評價一個人歌唱得是否好,通常情況下會用“歌手是否用心唱”這句話評價。也就是說心理感受很重要,一個對音樂沒有心理感受的人,是無法理解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的;不能用心歌唱的話,無法感染聽眾,引起聽眾共鳴。這就需要在聲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藝術修養培養、實踐證明。藝術修養培養是歌唱者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在注重學生基本功、基本技能訓練外,注重學生藝術修養方面的培養,指導學生不斷接受外界文化和環境的熏陶,在實踐中逐步培養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和藝術修養。

二、聲樂整體教學方法

聲樂藝術隨著時展不斷發展、更新,當然與之相應的聲樂教學應該是對學生聲樂技巧、藝術修養、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進行全面培養的過程。1.演唱技能。聲樂教學內容包括歌唱基礎知識講授,呼吸、發聲等基本技能訓練和不同歌曲演唱方法及技巧練習。最核心的本質內容和最基本的教學目標無疑是通過聲樂作品的演唱,使學生用自己的歌聲把歌曲情感內容生動、準確地表現出來,從而逐步掌握和提高聲樂演唱技能技巧。因此,對歌曲情感、意境、藝術風格的認識與把握是聲樂教師在教學中特別注意的內容。2.心理素質。聲樂教學實踐證明情感是歌曲的藝術生命,是聲樂教學的靈魂。因此如何激活歌唱學習過程的情感心理,自然成為聲樂教學的主要內容。好歌手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文化修養和豐富想象力對歌曲細致地分析,在體會歌曲內容與情感的基礎上進行加工理解用深切的感情、充沛的激情咬字、吐字、共鳴、用氣,精巧裝飾等聲音技巧,將歌曲內容深刻地、有特色地表達出來。當教授聲樂課時,如果歌唱前先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朗誦歌詞,同時是體會和醞釀感情的過程,根據歌詞內容和詞作者的情緒,使用抑、揚、頓、挫的聲調和字的噴口力度,形成自如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氣。并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把握歌唱內容要求的總體形象在腦海里形成“內心形象”,從內心視覺、聽覺上感受音高、節奏、發音及內容表達的理想效果,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表達情感,積極投入歌唱—————即“以情帶聲”。好像講故事時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3.文化素養。文化素養培養包括高尚品格、廣博知識和豐富生活體驗。聲樂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應該努力追求真善美,鼓勵學生做積極開朗、愛憎分明、善解人意、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使自己的人格變得崇高。人品既高,藝術觀、審美觀就有了品位,那么技藝就不得不高,歌聲才能打動人心靈,震撼人的靈魂。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了解歌曲作者背景與藝術歷程,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由此多了解文化和藝術相關知識,如歷史、文學、哲學、美術、舞蹈等。文化修養是聲樂藝術的靈魂,只有努力吸取人類文化的寶貴營養,才能達到觸類旁通、獲得靈感的目的。

總之,聲樂教學中提倡的整體教學法是一種很實用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常識,基本技能有很大程度提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采用實踐性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心理素質、文化素養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能力,面對新作品時,很好地用心理解,恰當地融入自己的情感,用心把作品內涵很好地展現出來,與觀眾達到共鳴狀態。通過整體教學法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素質和藝術水平。

作者:竇玉英 趙航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