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論文

時間:2022-01-30 04:08:42

導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論文

每個小學生都具有活潑好動、愛玩游戲的天性,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學生的這一天性來引入游戲教學法,其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枯燥乏味的語文教學氛圍,而且還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更好地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寓教于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此時如何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關鍵。由于小學生天性好玩,此時教師可以把游戲教學法恰當地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借助各種有趣、豐富多彩的游戲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游戲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并更好地提高教學任務的完成效率,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也更加融洽,學生在不知不覺的學習過程中就掌握了相關知識。比如在學習《狐假虎威》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挑選學生上講臺前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到角色中,以更好地體現老虎和狐貍的性格和情緒變化特點,憑借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寓言故事中所要表達的道理;再如在進行《蘋果里的五角星》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幾個蘋果帶到課堂上,親自示范如何切出蘋果里的五角星,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日常生活中相似的情況,并以搶答的形式展示討論結果,通過這種討論,調動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參與度。

二、創設游戲情境,提升小學語文的整體魅力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希望學生可以主動地接受課堂教學,這就需要教師為他們提供典型的、充實的、較為完整的材料。一個良好的教學境景,需要具備優秀的錄音、錄象、實物、演示等教學手段,當然也可以通過講述富有情趣、生動形象的故事,來開展針對性的情境游戲,給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動手、動口、動眼、動腦的機會,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對知識的吸收度,提升小學語文的整體魅力。在進行游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明確教學任務和目標,控制好課程安排,要使所設置的游戲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提高學生課堂的專注度。例如在學習《清平樂•村居》這首古詩時,領讀之后,讓學生自己賞析這首古詩,體會作者描寫的景色和意境,然后以搶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回答又快又好的學生有相應的獎勵。將游戲教學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因為許多游戲需要團隊協作來完成。比如,《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的教學,目的之一是讓學生了解剪紙這門手藝并學會保護這門傳統手藝,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按小組進行剪紙游戲,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同時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所在,進一步體會到《姥姥的剪紙》文中所蘊含的意義,對課文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三、對游戲形式進行創新,提高學生語文教學能力

雖然大部分教師已經意識到了游戲教學法對小學生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卻基本上未使用游戲式教學。一方面很多教師對于游戲式教學這一新型教學觀念并不是十分認同,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游戲教學法對于游戲的標準要求較高,既要與課程內容相對應,又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很多教師缺乏創新思維,所采用的游戲環節不僅不能吸引到學生,還影響教學內容的正常開展。教師可以多從網絡上或者公開課上學習相關的教學方式,并將其引入到自己的課堂里,借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材限制,教師自主創設游戲的能力有限,通過借鑒他人的教學經驗,可以有效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比如,教師可以把各種益智游戲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積極思考、勤于動手、理性分析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小學生對事物的想象力、觀察力和綜合判斷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例如,在進行《金蟬脫殼》這一節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把“故事接力棒”的游戲引入其中,具體做法是:先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來對其進行分組,并根據《金蟬脫殼》內容,來選派一個組長對故事片段進行講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故事的了解,并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游戲化教學,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奠定深厚的基礎。

作者:馬小梅 單位:甘肅碌曲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