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3-27 03:58:55
導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新課改有條不紊地進行,語文課堂上相繼出現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層遞式教學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學的成效。結合教學實踐,以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為例,簡要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并對層遞式教學法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作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層遞式教學初中階段運用策略
所謂層遞式教學,指的是為確保全體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收獲不同程度的發展,而根據學生心理特征、認知結構的不同,所提出的一種從易到難的循環式教學模式,是一種與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相符合的教學思想[1]。在教學實際中,初中階段的學生面對作文題目常常無從著手,歸根結底,是因為教學模式僵化、單一,學生寫作能力基礎薄弱。為了引導學生有邏輯、有效地表述自我觀點、表達自我情感,提高寫作能力,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融入層遞式教學法就顯得勢在必行。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素材,基礎薄弱。一提到寫作,不僅是學生,就是教師都會談虎色變,感到頭痛。從學生的視角展開分析,初中階段的學生活動范圍小,生活閱歷較淺,看待問題的視野不夠寬廣,再加上繁重的學業,使得很多學生的生活狀態都是“三點一線”,即學校——家庭——補習班,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留意、觀察四季的變化,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未知的世界[2]。故而,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缺乏生活化視角,也難以提取相應的素材,對世界的看法也是片段化的、單一的、陌生的,最終結果就是學生在面對作文題目及種種要求的時候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即便費盡腦筋拼湊出一篇作文,也言之無物。(二)教學形式陳舊,學生興趣淡薄。雖然新課改施行已有一段時間,但仍有不少語文課堂還沿用著傳統的教學形式,教師常常忽略學生語言發展的需求,更關注學生應試作文能力的培養。學生想要通過自己匪夷所思、天馬行空的想象表達自己對世界的審美與看法,但是這卻與應試作文的要求相沖突。長此以往,這種功利性的教育模式必然會給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熱情帶來極大的影響,大量名言警句的記憶與運用,也會使得學生作文成為古時候八股文的再現。這無疑與新課改要求的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相違背,同時也將學生宣泄情感的藝術出口給堵住了,讓學生在面對作文題目時無話可說。(三)表達單一,語言蒼白。一篇作文是否優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表達方式是否富有情感,文字是否優美。但是,就目前的整體情況而言,很多初中生都未能做到這一點。在日常批改作文的時候,教師能夠發現學生表述直白,文字也顯得空洞,很難從文章中感受其真情實感。難道學生對于作文真的就這么抵觸嗎?難道他們就沒有真情實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對親人、朋友及世界有著滿滿的情感,正處在花一般的年紀,對許多事物都有著美好的憧憬和想象,但是,寫作材料的匱乏、表達方式的欠缺、語言的蒼白,都使得學生無法在文章中表達出真摯的情感。(四)態度不端正,作文質量低。學生寫作態度不端正的現象,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較為普遍。根本的原因,大致有三點:一是逆反心理。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學生逆反心理開始萌芽,更愿意堅持自己的看法,對于旁人的建議不太聽得進去。若是他們認為寫作對自身發展沒有太大作用,便會存心敷衍,不將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放在心上。二是害羞心理。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內心都很敏感,羞于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害怕受到老師、同學的非議,因而寫作時往往草草了事,不愿運用生活中的素材。三是自滿心理。許多初中生都有很強的表現欲,而其中部分學生在自覺表現較好時,容易滋生一種自滿、驕傲的情緒,比如,認為其他同學的寫作水平遠遠低于自己,甚至就連老師也不如自己,如此一來,學生便很難認真地對待寫作了。
二、層遞式教學法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引導學生興趣閱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幫助學生增加語言儲備,應是作文教學的第一步。寫作主要就是考驗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由于年齡等諸多方面的制約,初中生的語言積累相對較少,因此教師應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主動地豐富自身的詞匯庫,以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3]。同時,學生也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到更多、更好的語言表達方法,從而在作文中更為充分地表達個人觀點。例如,在一節課快結束的時候,教師可向學生分享、推薦一些有價值的課外書籍,如《名人傳》《朝花夕拾》等,鼓勵學生在課外積極閱讀,并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教師還可以身體力行,在班內分享個人藏書,發動學生自發組建一個班級圖書角,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共享,幫助學生共同進步和成長。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在寫作時擁有更多的素材,才能變得樂于寫作。(二)發散學生的寫作思維,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在學生積累的素材達到一定量之后,則可進入第二步,注重對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使之能夠在寫作時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從而將自己想要展現的情節、表達的內容有條不紊地寫出來。為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首先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感性思維,引導學生去感受、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比方說,可推薦學生觀看《見字如面》《朗讀者》等電視節目,進一步感受文字的情感魅力,或是在閑暇時帶學生去田野、山間,深入領略大自然的風情。其次,注重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所謂理性思維,主要是指對于文章背后所隱藏內涵的理性認識。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事物反映了怎樣的道理,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發等,進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寫作內涵的提升。例如,在以《我最喜愛的人》為題進行寫作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著眼于生活中的小事,飽含深情地闡述生活中長輩、教師、父母等給予自己的關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還可在重點部分融入現今社會上時常發生的初中生不尊重老師,初中生辱罵父母,甚至與父母拳腳相見的社會現象,引導他們展開理性的探究與分析,最后進行個人觀念、看法的表達。如此一來,不僅實現了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更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三)指導學生模仿表達,發展學生的仿寫能力。模仿是人類的天性,嬰兒牙牙學語,就是對大人說話活動的模仿。許多事物的誕生就是從模仿開始的,然后再融入個人的理解、特點,使之變為屬于自己的東西。初中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往往不夠深刻,所寫出的作文也沒有條理,顯得雜亂無章。因此,在作文教學的第三步,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對別人的寫作手段、方法進行模仿,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剖析他人寫作的優秀之處,接觸并掌握更多優秀的寫作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漸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和風格。學生可以從簡單的句式仿寫起步。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運用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的句式,有層次地描寫了百草園內的景物,使得這些美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我們可以讓學生運用這一句式來對某處景物進行描寫。如一位學生這樣寫:“不必說浮動的白云,翠綠的青山,也不必說可愛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麻雀在喳喳叫著嬉戲,單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曠神怡,它是那么嫩綠,那么堅強,在炎炎盛夏中直面驕陽。”又如,在仿寫“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節吐蕾,意在教導我們:學會堅強”這一句子時,學生模仿其中擬人的修辭手法寫道:“曇花在萬籟俱寂的深夜綻放,意在提醒我們:注意謙虛。”(四)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模仿中。創新通過語言的積累和對他人寫作方法的模仿,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但這還是在走別人走過的道路,缺少的是創新。因此,最后一步的教學重點就要放在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我們知道,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不同的學生之間也有著不同的個性,因而其對于周圍事物所產生的情感也不盡相同[4]。這就需要我們在開展作文教學時不要給學生規定復雜的條條框框,而應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予以充分尊重,切不可盲目地追求“整齊劃一”。所以,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應盡可能地鼓勵學生通過寫作抒發真情實感,借助各種體裁的文章,將自己對于某事、某人的看法勇敢地表達出來。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濟南冬天的景色,從而進一步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和奇妙。同時,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了解文章中比喻及對比等手法在景物烘托中的作用,透過文字感受濟南冬天的種種景象,從而更為深刻地把握作者對平凡景物投入的深厚情感。最后,教師以“家鄉的冬天”“家鄉的夏天”等為主題,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分析、領悟,展開寫作練習,積極探索,巧擬思路,敢于創新,真正寫出自己的特色。再比如,在以《永恒、信念、奇跡》為題的作文寫作中,部分學生比較擅長寫記敘文,更傾向于用講故事的形式將自己對“永恒、信念、奇跡”的理解表達出來;而有的學生則更擅長議論文寫作,喜歡用提出觀點—論述觀點—得出結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時候,教師要做的不是對寫作體裁進行限制,而應鼓勵學生自由發揮,提高學生寫作的自主性,如此一來,既有助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最大限度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情況。
三、結語
總之,作文是抒發情感的重要途徑,借助作文的形式,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情感動態表達出來。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可采取層遞式教學法,讓學生的寫作能力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黎浩平.提高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5).
[2]邱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4).
[3]徐慧梅.細節描寫彰顯文韻———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7(16).
[4]朱慧.展開層遞式教學,優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3).
作者:鐘志杰 單位:昭通市昭陽區二中
- 上一篇:情境教學法在函數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心內科臨床教學教學法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