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5-29 04:19:48

導語: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而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它具有時代特征,所以采用不同且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高職計算機專業的主要建學理念是為社會培養全能型計算機人才,以適應現代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所以怎樣才能使計算機教學發展的更好,任務驅動教學法是高職計算機教學最好的方法之一。針對高職計算機自身的特點,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更好地應用于計算機教學。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高職計算機;教學應用

當今社會,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迅速,觀念不斷更新,高職院校應該,要積極去改變傳統教學,找出適合高職計算機教育自身發展的教學方法,這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結合計算機科學的特點以及高職院校教育學生的目標,發現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選擇,是為了能在高職計算機教育中實現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了更好地時計算機教學效率加大,高職院校應該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高職計算機教學,并將其作為提高高職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任務驅動的含義

“任務驅動”是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方法之一。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任務驅動”是種適合于學習操作的方法,尤其適合于學習計算機應用的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教學使學生明白了自己為何而學習,符合當今學生的心理特點,使教學不在像以往一般枯燥無味,易于接受。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意義在于以趣味情境為基礎,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以任務為主線,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確定任務是核心,如何控制任務是關鍵,信息素養是目標。

二、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有何優點

(一)幫助老師完成教學目標。怎樣完成教學目標從而開展教學工作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最為基礎的任務。教學目標對于老師的要求就是其在教學過程中要有一套明確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在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老師才可以較為全面把握教學內容,這樣教學目標才能順利實現。解決教學目標問題的最好方法是任務驅動教學法,因為它能把學習內容與目標結合起來。例如,可以讓學生制作一個簡單的財務統計表,由此來展示學生對定義的更層次的理解。類似地,學生也理解計算機學習不單單是關于學習理論,而更多的是應該掌握如何使用計算機的方法,無論是辦公軟件還是圖形軟件等等。(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只教授教科書知識并占據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這往往導致學生厭煩課堂,加深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盡量避免這種情況。每個任務組成的教學模式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為每堂課都有任務要完成,學生總是保持他們的注意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不錯過老師和老師的每一個細節,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三)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一件事是學習理論知識最實用的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始終關注如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為它總是圍繞著怎樣完成這項任務,這項任務總是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完成的,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來驗證理論知識。比如說,在幻燈片放映的方式中,有許多種的播放方式。如果學生只看課本,不理解不同演奏方式的區別,那么當他們自己練習時,他們自然會理解。由于問題出現后理論總是被記錄在文獻中,所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方法

(一)將情境與學習任務相結合。情境,是指老師在上課之前為學生創造的環境。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你可以在學習混詞之前向學生展示一本雜志的布局設計結果。在學習PS圖像處理軟件時,可以先向學生展示照片處理效果圖等。任務是知識和技能的載體。它可以組織學生有效學習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并形成簡單有趣的任務。任務設計務必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基礎。情境呈現是通過顯示工具或軟件實現的功能,使學習任務生動直觀。以作品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它,并使之形成分散在他們頭腦中的知識、經驗和形象的認知框架。通過情境教學,將學習的內容巧妙地隱藏在相應的任務主題中,使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明確的學習任務,通過完成任務來掌握所學的知識。(二)老師引導學生去進行自主實踐。在任務創造的影響下,老師應選擇與學生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學習任務作為關鍵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去操作一個需要立即解決的問題。任務驅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知道了自身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在學習中要去解決的問題。在整根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老師在其中充當著輔助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起著指導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去觀察每一個學生,找出在學生當中存在的不良情況,給學生更多的激勵去取代呵責,以便每個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任務。而且結合老師提供的資料學生可以自主、合作探究,討論如何完成任務。(三)整體評價。在完成任務后,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同學之間進行學習經驗的交流,從多方面對電子小報的產生進行合理的評價,從而削弱了個體間不公平的比較。在對學生進行肯定的同時,也恰當地去指出他們作品的不足之處,以及幫助學生在學生自我評價和自學能力上的不斷提高。在交流和總結中,我們應該相互學習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教師將在本課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然后鼓勵學生通過交流和總結,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上面所說的教學過程可以相互結合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體系,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技能、方法、情感、價值觀等各個層次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中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而且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現在學生發展的生理與心理特點,與此同時,其教學能力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傳統教學的知識限制。它不僅僅達到了教學大綱中對于學生發展的基本要求,而且幫助所有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將自己獲得的效益最大化,教師應該充分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根據我們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適應社會的高技能應用型計算機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盧鳳偉,劉紅梅.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1):160.

[2]黃碧娜.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信息通信,2015(6):278-279.

作者:高鵬 單位:廊坊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