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學法在康復醫學培訓的效果

時間:2022-08-06 11:37:46

導語:PBL教學法在康復醫學培訓的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PBL教學法在康復醫學培訓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在基層衛生院康復醫學培訓中運用pbl教學法(問題學習法)的效果。方法將基層衛生院全科轉崗培訓人員選為本次研究對象,康復醫學培訓開展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參與培訓人員數量35名,隨機分為對照組17例(傳統教學法)和實踐組18例(PBL教學法),對比兩組培訓完成后理論考核成績、技能考核成績,以及對教學的滿意度。結果實踐組培訓完成后的理論考核成績與技能考核成績分別為(88.45±2.63)分和(90.25±1.52)分,相比于對照組考核成績(73.52±3.02)分和(81.63±2.30)分差異明顯,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實踐組培訓人員對于教學的滿意度為94.44%,對照組培訓人員對于教學的滿意度為64.71%,兩組滿意度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基層衛生院康復醫學培訓中運用PBL教學法可以提升培訓人員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與技能考核成績,同時對于教學滿意度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種有效、先進的教學法,應該在基層衛生院的各種培訓與臨床帶教中廣泛運用。

關鍵詞:康復醫學;臨床培訓;PBL教學法;理論考核;技能考核

康復醫學是臨床上新興的醫學,與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和臨床醫學合稱為“四大醫學”,主要工作是消除和減輕患者的各種功能障礙,對人體功能缺失進行彌補和重建,以此提高人各方面功能,提高生活質量[1]。康復醫學包括功能障礙預防、診斷、評估、治療、訓練和處理等多個環節,常用手段有運動療法、言語療法與作業療法等,組成了現代康復醫學的框架[2]。基層衛生院全科轉崗培訓的過程中,會涉及康復醫學培訓,選擇一種有效、便于轉崗醫護人員接受的教學方法是培訓前的重點工作內容,直接關系到培訓的整體效率與質量,同時也關乎到參與培訓人員是否能夠獲得足夠的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3]。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材和培訓大綱為主,教學的主動權全部掌握在帶教人員的手中,沒有考慮到轉崗醫護人員的實際學習情況、接受程度,教學進度與培訓人員學習進度不相符,教學內容單調且脫離實際,教學方式單一、缺少實踐性,使得整體的康復醫學教學質量不高,沒有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4]。PBL教學法即問題學習法,將其運用在基層衛生院全科轉崗的康復醫學培訓中,可以圍繞真實的臨床病例開展教學活動,以問題為導向落實理論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演示和指導,突出培訓人員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5]。另外,PBL教學法可以提高培訓人員的自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等,并且可以實現標準化的教學質量管理,方便管理培訓人員,提高教學質量[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基層衛生院全科轉崗培訓人員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培訓人員數量35名,培訓開展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取隨機分組法將35名培訓人員分成兩組,一組為對照組納入17名培訓人員,其中男8人,女9人,年齡25~42歲,平均(32.63±2.05)歲,學歷:本科及以上5人、大專6人、中專6人。另一組為實踐組納入18名培訓人員,其中男10人,女8人,年齡26~43歲,平均(31.58±2.10)歲,學歷:本科及以上7人、大專7人、中專4人。兩組培訓人員的性別組成、年齡結構、學歷水平等基本資料相比未見明顯性差異,組間數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照組康復醫學培訓選擇傳統教學法,由帶教老師按照培訓大綱,結合臨床病例進行康復醫學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以帶教老師為中心,從康復醫學專科出發,由帶教老師為培訓人員依次講解康復醫學中涉及的各個理論知識點,要求學生隨堂記筆記,并定期進行課堂考試,評價每個教學階段的效果。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康復醫學教學任務,帶教老師都需要從臨床病例中選出相應的病例進行實踐教學,例如可帶領培訓人員進行病房查房、查體、問診,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做出功能障礙評價、給出康復訓練建議等,帶教老師需全程觀察培訓人員的表現并給予打分,同時在適當的時機向培訓人員提出康復醫學臨床運用的問題,引導培訓人員思考和討論,找到問題答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教學效果。1.2.2實踐組實踐組培訓人員接受PBL教學法,教學流程為:①明確教學目標:帶教老師需要在培訓活動開始前對本次教學的目標進行明確,需要根據培訓大綱的要求去收集與康復醫學培訓相關的資料,并結合以往的培訓經驗、臨床工作經驗找到康復醫學實踐運用中常遇到的問題,將其作為培訓的主要方向與重點內容,提前準備好PBL教學法運用時所要提出的問題,設計好提問方式、循證路徑以及教學模式。②提出問題:康復醫學培訓開始以后,帶教老師需及時向培訓人員進行提問,將準備好的問題下發給每個人,要求其按照培訓大綱進行預習,同時可以利用書籍、網絡等多渠道去收集文獻和查找有關資料,為問題解答尋找足夠多的證據。培訓人員在預習和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可以對康復醫學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且初步了解到康復醫學的涉及范圍、運用情況以及國內外的發展趨勢等,為后面的培訓活動開展奠定了好的基礎。③解決問題:正式的培訓活動開展以后,帶教老師首先需要讓培訓人員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整理好的問題答案展示出來,并進行記錄,然后引導培訓人員之間互相評價、討論和糾錯,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互相說服,增加培訓過程中的互動,促進知識交換。最后由帶教老師進行問題總結,指出培訓人員普遍會犯的錯誤,并明確錯誤根源,及時糾正,幫助培訓人員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答案。通過問題解決可以將康復醫學培訓的具體內容與臨床真實病例聯系起來,引導培訓人員進入到真實的臨床情境中,圍繞問題展開專項學習,學著運用康復醫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有效性。④將培訓人員分成若干小組,選出一個組長,根據轉崗后的工作職責為其設定相應的實踐工作,參與到康復醫學臨床醫護工作中,負責患者的整個康復療程,在實踐中學會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康復醫學的具體工作內容、診療特點、評估標準、康復計劃設計原則等,提高培訓人員的技能水平,加快培訓人員融入康復醫學臨床工作中,盡快適應自己新的崗位。

1.3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理論考核成績、技能考核成績。理論考核包括康復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常識、心理干預、功能評價等,技能考核項目為臨床工作表現情況、工作態度、專業技能運用水平等。滿分均為100分。使用自制調查問卷向培訓人員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教學滿意度評定項目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帶教老師態度等。滿分100分,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得到的數據全部使用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形式表達,并進行t檢驗判定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使用數(率)的形式代表,用卡方檢驗判定統計學意義,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考核成績比較實踐組培訓人員的理論考核成績與技能考核成績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優勢,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2.2兩組對教學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培訓人員對教學的滿意度為94.44%,相比于對照組滿意度64.71%存在明顯差異,組間數據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康復醫學在我國是一門比較新的學科,在臨床上的運用時間也比較短,理論與經驗上都存在明顯的不足,要想做好臨床診療,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臨床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以此促進康復醫學的運用不斷發展,探索新的運用領域[7]。對于基層衛生院全科轉崗人員的康復醫學培訓而言,由于培訓人員的學歷水平差異、工作年限不同、學習能力有限等,在進行培訓上不適合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且對培訓人員的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其掌握豐富的康復醫學專業知識,而且要求其可以根據臨床病例合理運用康復醫學知識與技能去幫助患者進行功能康復,幫助患者恢復健康[8]。尤其是近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康復醫學的實際運用逐漸廣泛,對于康復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多,對康復醫學的培訓教學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9]。康復醫學的實踐性比較強,涉及的專科知識比較多,因此在具體工作中要求醫護人員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恢復效果等[10]。并且對患者進行準確的功能障礙評估,并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傳統教學法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掌握,培訓人員學習主動性不足,同時限制了培訓人員的思維與創造力,并且理論與實踐容易出現脫節,不利于康復醫學的教學[11]。PBL教學法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在諸多教學領域中都有應用,將其運用在康復醫學培訓中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12]。PBL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圍繞具體問題開展教學,由帶教老師根據康復醫學的培訓大綱選擇問題并提出問題,引導培訓人員一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要求他們利用書籍、咨詢學者、網絡資料等尋找各種有關于問題的證據,總結證據后得出最終的問題答案[13-14]。PBL教學法將培訓人員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并且開發了他們的思維與創造力,同時可以通過相互討論、實踐論證等方式去評價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與合理,提高康復醫學培訓的整體質量[15]。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理論考核成績與技能考核成績相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對教學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滿意度為94.44%,相比于對照組滿意度64.71%差異顯著,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康復醫學培訓中運用PBL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培訓人員的理論考核成績與技能考核成績都有明顯提高,并且對教學滿意度比較高,可以在臨床專科培訓中予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杜絨貴,趙琳蕾,梁紅.PBL教學法在老年病康復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08):135-137.

[2]張偉,鄧艷.PBL教學法在核醫學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效果觀察[J].教育教學論壇,2020(30):292-293.

[3]馮虹,吳鳴,倪朝民,等.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學本科生與專科生臨床實踐教學中的差異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0,35(02):205-207.

[4]袁華,牟翔,趙晨光,等.PBL結合CBL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專業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9,34(09):1077-1079.

[5]陳誠,楊蓓琳,陳雪飛.PBL教學模式在醫生培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09):7-8.

[6]于慶,楊雪,陳述.多元聯合教學模式在康復醫學實踐教學中的探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07):159-160.

[7]陳潔,王延峰,寇毅.PBL教學法在全科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02):27-28.

[8]樊留博,田瑛,王仲苔,等.基于PBL教學法在康復醫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8,16(06):662-664.

[9]石榮艷,李芳,韓梅.PBL教學模式應用于康復科實習康復治療師培訓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2):24-26.

[10]張麗,趙占波,甕長水.國內康復專業課程教學中PBL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8,17(04):349-355.

[11]吳鳴,孫業桓,倪朝民,等.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法在運動性失語癥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03):329-331.

[12]喬鴻飛,雷曉輝,馬奔,等.多元聯合教學模式在康復醫學實踐教學中的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06):973-975.

[13]樊巍,代菁,肖露,等.PBL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專業實習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28):5275-5277.

[14]趙凱,高曉平,陳和木,等.PBL-CP聯合教學法在康復醫學人才培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9,10(10):87-89.

[15]李智敏,莫明玉,廖明珍,周開斌.PBL教學模式在康復護理實習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飲食科學,2018(04):293.

作者:胡劍萍 單位:英德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