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課堂教學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22 03:03:04
導語:技工院校課堂教學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技工院校在教學實踐中,受生源素質、教學內容、教師專業能力、教學硬件條件等限制,造成了課堂教學管理滯后的尷尬局面。這一問題已構成了制約和影響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瓶頸和短板,也是技工院校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筆者認為要解決這一難題,實現課堂教學由無序到有序,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必須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技工院校課堂教學管理創新。
一、優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實用性,實現教學內容創新
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管理的基石和第一要素,世界上不存在沒有教學內容的課堂教學管理,缺少教學內容,課堂教學管理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要改善課堂教學管理必須優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實現無為而治,推動課堂教學管理創新。一是降低專業(學科)理論難度,加大專業技能訓練的比例,使教學內容與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和知識水平相適應,與學生就業和穩定就業的需求相適應。進入技工院校就讀的學生大多屬于中考中被淘汰的學生,由于知識基礎差,面對深奧的專業技術理論他們既聽不懂,又感到焦慮和茫然,這是課堂上學生出現種種違紀現象,教師帶耳麥上課的主要原因。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教學內容的安排與設置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適當難度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學生潛能。因此,教育者應深化教學內容改革,依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適當地降低專業(學科)理論難度,加大專業技能訓練內容的比例。以車工專業為例:在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基礎上,保留《機械基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中與車工工藝學緊密相聯的理論知識,并將其融合在車工工藝學之中,這樣既可降低車工專業技術理論的難度,又加大了車工技能訓練內容,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由此優化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與技工院校學生心理特點和知識基礎相適應。二是根據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優化教學內容。技工院校學生具有抽象思維差,形象思維強的特點,他們面對枯燥的專業技術理論束手無策,毫無興趣,只有將枯燥專業理論轉化為具體的形象,才能建立起專業技術理論與技能操作間的必然聯系,在實踐中應用和消化這些專業技術理論,這是教育者優化教學內容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依據這一特點和基本規律,技工院校要適應“精講多練”、“學做合一”,“手腦并用”的需要,將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必備的理論與專業操作技能訓練融為一體,以此優化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服務。三是依據“學生為本”、“能力為本”理念,優化教學內容。傳統教學內容的短板可概括為兩個“忽視”,首先,強調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然后是重視專業技能訓練,忽視關鍵能力的培養。這種情況下的課堂教學,單純為了學生就業,內容枯燥單一,不能完全適應現代技工教育發展的需要。常理道,需要催生動機,需要產生興趣,需要是最好的老師,需要是最好的學習動力。時下,課堂教學亂象叢生,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教育者應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基礎,在確保學生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增加提升學生全面發展能力的教學內容;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同時,增加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教學內容,實現由培養單一就業能力向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能力的轉變,由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向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轉變,以此,優化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為本”、“能力為本”理念零距離接觸。
二、優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方法創新
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因此,優化教學方法成為營造濃厚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維護課堂教學秩序,搞好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任務和手段。所以,教育者應從三個方面,優化教學方法。一是根據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的需要,優化教學方法。從宏觀層面看,學習目的是學生掌握專業(學科)知識和技能,形成能力,在未來職業生活中服務和奉獻社會,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的動力。從微觀層面上看,明確的學習目的可催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就可以將精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主動地探索未知領域,從而杜絕和減少睡覺、玩手機、說話等課堂亂像,給課堂教學管理帶來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育者應通過優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例如:在講授《數控加工技術》緒論部分時,可以采用參觀法和訪談法進行教學,在做好參觀和訪談準備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學生到當地大型企業或校內實習工廠參觀,集體采訪技能大師,讓學生了解數控加工技術的應用范圍、工作環境、就業前景、工資待遇等問題,引導學生熱愛數控專業,從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二是根據誘發學生成就動機的需要,優化教學方法。從心理學角度講,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的動機,并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為目標的動機,學生有了這種動機就能戰勝學習中的種種困難和障礙,取得優良成績。目前,技工院校課堂教學亂象叢生的深層次原因之一,就是部分學生缺少成就動機,所以,教育者應從培養學生成就動機出發,實現傳統教學方法向現代教學方法的轉變,采取能夠激發學生成就動機的方法,促進課堂教學管理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例如:在專業教學中可實施產品教學,誘發學生成就動機。母親節前夕,烹飪專業教學可以一道菜、一道節日蛋糕為課題,進行產品教學,在對菜品和蛋糕進行點評后,讓學生將其作為禮物孝敬給母親;機械加工專業可以戒指和手鐲加工制作為課題,進行產品教學,在對產品進行點評后,將其贈送給母親(其它專業也可以效仿)。這些產品在教師、學生、母親(家長)的贊揚和鼓勵下,使學生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從而促進了成就動機的形成,課堂打鬧,睡覺和玩手機現象會逐漸杜絕和減少,實現了課堂紀律由有為而治向無為而治的轉變;三是根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優化教學方法。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所以,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下,技工院校課堂紀律難以維護,教學困難,其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又要維持課堂紀律,就必須以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宗旨,優化教學方法。例如,對技校生來講,《機械基礎》是一門很枯燥的課程,但教育者采用趣味教學和直觀教學,就能將其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鮮活。例如:在講授《輪系》一課時,為了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教育者應以我國古代科學家運用輪系設計指南針和記里鼓車,在指南車上使用了較為復雜的差動輪系技術為史料,才能生動形象地介紹機械技術發展歷程,特別要將三國時期諸葛亮把輪系與四桿機構巧妙地結合,而制作出的木牛流馬這一事實重點介紹給學生,以加深對輪系概念的理解。在講授《離合器》一課時,為了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離合器概念,教育者將機械鬧鐘的離合器展示給學生,將枯燥理論演化為具體事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選擇性注意,使課堂秩序有緊有馳,有靜有動,秩序井然。
三、優化評價標準和方式,開發學生潛能,實現學生評價創新
從宏觀上講,學生評價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素質、情感態度等發展過程和狀況進行價值的判斷。從微觀上講,在課堂教學中,你對學生表現作出褒獎,一個眼神,一句話其本身就是學生評價。這些看似小事,在特定條件下,都會成為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因素,并對其產生極大影響。因此,教育者應深化學生評價改革,優化學生評價標準和方式,以此改善課堂教學管理。一是優化評價標準,多層面和多梯度地發現學生優點。就技工院校學生而言,在堅持“學會做人”和“學會做事”底線的同時,其評價標準應突出多層面和多梯度的特點,才能充分發揮評價標準在學生評價中的激勵功能,使學生在不同層面和梯度上都有所發展和進步。對教師而言,這不僅是評價標準,同時也體現了“學生為本”、“能力為本”理念,教師只有把握這樣的標準和具備這樣的理念,才能熱愛和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善于發現和捕捉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在評價中運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由“厭學”向“要學”的轉變,從而改善課堂教學管理。二是優化評價方法,采用激勵性語言去評價學生。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研究發現:一般情況下,人的積極性和能力只發揮20%~30%,而在受到充分激勵的情況下,人的能力可能發揮到80%~90%。這說明,有效的激勵能滿足人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尤其是技工院校學生,他們渴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渴望實現自身價值,如果長期得不到老師和家長鼓勵,他們就會自暴自棄,時不時出現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多用激勵性評價,既可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又可開發學生潛能,又可改善課堂教學管理,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違反紀律現象會逐漸減少,課堂教學管理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作者:尹萍 趙春伍 單位:1.長春市建設技工學校 2.吉林省技工教師進修學校
- 上一篇:高職教學管理平臺構建研究
- 下一篇:大學生教學管理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