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擴招教學管理工作模式研究
時間:2022-07-01 10:31:53
導語:百萬擴招教學管理工作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百萬擴招政策對高職院校的未來發展方向產生了重要影響,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將隨之發生轉變。在迎接變革與挑戰時,高職院校應結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將“信息技術+”衍生的創新方法應用好。本文立足于高職院校百萬擴招后面臨的生源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足與管理方法陳舊等問題,提出了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調整組織架構、開發軟件功能與加強數據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職教育;百萬擴招;教學管理;工作模式
自1999年起,高職院校每年的擴招力度一直在增大,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高職院校擴招100萬,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1]在這一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管理模式,為學生的多樣化發展設計更具針對性的培養方案,運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動教育教學的高效發展。
一、高職院校百萬擴招概述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型人才,在社會就業問題的解決上擁有獨特的地位,是人才輸出的主要源頭之一。百萬擴招政策的目的是通過多元化手段逐步解決當前特定群體的就業困難問題,與高職院校“就業優先”的辦學目標極為類似,是穩定就業的重要前瞻性政策[2]。在以往的擴招中,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具有向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傾斜的趨勢,使自身的發展喪失了獨特性,高職畢業生的競爭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而百萬擴招政策實際上也是高職教育轉型發展的良好契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社會生源廣泛加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中,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勢必要發生轉變,在學生數量與生源結構變化的帶動下,高職院校的發展前景將愈發光明。
二、高職院校百萬擴招帶來的挑戰
(一)招生門檻變低,生源基礎薄弱。百萬擴招之后,高職院校的生源結構將發生明顯的轉變,生源多樣化造成了生源學習基礎的下降[3]。不可否認的是,社會學生在求學熱情上要優于應屆高中畢業生,但多數因失業下崗、退伍而重新回到學校學習的學生,或是想要重學技能的農民工學生,在學習基礎方面要弱于應屆高中畢業生。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要著重關注社會學生的學習基礎構建工作,否則將會造成教學的失效。此外,部分來自于社會的學生已處于已婚狀態,生活壓力也會為其帶來心理壓力,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中也應加大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二)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下降。學生數量急劇增加是百萬擴招政策的必然結果,而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加與學生背景的多樣化,高職院校的教師將會面臨緊缺的局面,這種緊缺既是教師數量上的不足,也是教師教學能力上的不足[4]。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教師在開展理論或實踐教學時,同樣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在面臨擴招后的教學狀況時,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安排都要進行明顯的調整。此時,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就需要發揮應有的功能,在教師招聘與教師培訓方面加大力度,盡力滿足教學需求。(三)教學管理陳舊,模式有待創新。在百萬擴招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難以滿足實際要求,教學管理的陳舊主要體現在方法簡單與缺乏個性兩個方面[5]。一方面,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時,依然看重能夠量化考核的管理內容,即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定等,對于一些難以量化的考核項目較為漠視,如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狀況與學習習慣養成等,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教學管理流于表面。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并未落實個性化手段,即面對不同性格或成長背景的學生采取同質化的管理手段,導致部分學生未能得到符合自身成長規律的管理,這使得百萬擴招后的教學管理風險較大,由于擴招后生源結構更加復雜,單一的管理手段不利于學生的能力提升。
三、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管理的對策
(一)調整組織架構,保障教學管理的流暢運行。在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必須使用高效的信息化教學管理手段,才能夠保障學校各項教學工作順利運轉,為全校師生提供可靠、可行、可信的管理[6]。為了推進信息技術的融入,高職院校的組織架構也應進行一定的調整,適當刪減調整一些可以用信息技術手段代替的人力工作崗位,精簡教學管理人員,進而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獲得更高的管理效率。例如,冗員問題在許多高職院校都較為常見,就課程排布這項工作而言,以往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經過多次討論與協商,才能設計出較為合理的方案,期間會消耗巨大的人力與物力。在百萬擴招之后,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的授課需求、課程本身的特征等因素更加復雜,加之學生數量增多后,課程排布的基礎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這時僅僅依靠人力顯然更加困難。因此,在融入信息技術后,相關工作人員可以使用電子排課軟件進行排課操作,并由少數人員進行審核,以此來解決冗員問題,大幅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二)開發軟件功能,提高教學管理的優質運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電子軟件行業的發展日趨成熟,許多企業在設計教育服務類軟件方面十分在行,市場中也出現了許多適合高職院校管理的軟件。因此,在百萬擴招之后,高職院校可以與相關的企業進行合作,將學校內的教育管理需求提供給企業,與企業一同研發相關軟件,并根據當下的需求進行調整。除此之外,為了確保軟件研發方向的正確性,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深度挖掘學生的需求,尤其是在生源結構發生變化后,教師不可再按照以往的思路推測學生心中所想,而是應多與非應屆高中畢業生進行交流,從其成長背景與當前的學習需求中挖掘教學管理的重點方向。(三)加強數據管理,推動教學管理的高效運行。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后,高職教師在進行教學管理時可以采集到更多方面的信息,并使用信息技術軟件附帶的功能加以分析。一方面,高職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的數據分析功能對學生的考勤情況、課后學習情況、實習情況等進行監控,并在每學期或每學年使用大數據分析功能,聯合兄弟院校一同挖掘百萬擴招后學生群體呈現的新特點。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也要做好數據的安全性管理,將與學校機密或學生隱私相關的數據保護好,聘請專職人員為學校的數據管理保駕護航。只有做好了數據管理工作,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才能高效運行,更快地適應百萬擴招后的教學實踐。
四、結語
綜上所述,百萬擴招政策實施之后,高職院校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生源、師資與管理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高職院校應使用更加先進的教學管理手段謹慎應對,結合“信息技術+”進行信息化管理。在優化教學管理時,高職院校可選擇在信息軟件的輔助下,將常規的教學管理與信息化手段高度融合,使教學管理工作流暢、優質、高效運行。
參考文獻:
[1]薛峰,王成禮,藺旭鵬.基于高職擴招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轉型發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8).
[2]何靜.論高職院校班級企業化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78-79.
[3]黃芳.擴招100萬背景下高職院校發展應對的冷思考[J].職教論壇,2019(7).
[4]吳一鳴.高等職業教育擴招的沖擊與應對[J].當代職業教育,2019(3).
[5]余祖光.以改革促發展的思路為高職百萬擴招做好必要準備[J].教育與職業,2019(16).
[6]陳則睿.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究[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9,(7):134.
作者:陳昭昭 王曉龍 單位:1.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2.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有效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創新背景下高職實踐教學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