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性研究

時間:2022-09-20 10:34:27

導語: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模式創新性研究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國體育教學改革在國內全面展開,這次改革的基礎是教學方法的更迭與創新,在這個大前提下,體育教學思想開始發生轉變。但是,在改革過程中,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脫節現象,由此,如何將體育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緊密聯系起來就成為體育教學模式最為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

一、體育教學模式的概念

迄今為止,“教學模式”的定義在眾多學者的研究中還存在許多的不同表述,但歸根結底,教學模式仍屬于教學過程中不同的范式和體系的集合。那么,體育教學模式與“教學模式”一樣,理解層面較為廣泛,但總結來講,體育教學模式便是體育教學過程的范式與體系的結合,它在教學過程中有明晰的教學體系與方法,在課程設置上有相應的教學過程,并體現出一定的框架結構,最終表現為課程的設置與教學過程中的既定方法。而體育教學模式也明確表現出理論性、穩定性、直觀性、系統性、操作性這五個基本屬性。

二、體育教學模式與教學因素的邏輯互動

體育教學模式與體育教學思想并不能完全等同起來,因為在特定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種主要體育教學思想對應幾種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或者是一種體育教學模式將不同的體育教學思想表現出來。特定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出現都是為實現特定的體育教學目標來服務的。但是體育教學目標的提出并不代表著體育教學模式會相應地形成,教學思想與教學模式的對接必然由學生的教學情況所決定,體育教學思想與體育教學模式的關系可以看做是約束與被約束、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從宏觀層面來看,體育教學模式可以歸結為教學組織方法的歸納與總結,但這與我們平時所探討的體育教學模式還存在很多不同,這也是由體育教學模式與體育教學思想的對應關系所決定的,課程結構的整體設計不同于單節課程設置的改動與完善,將這樣一節課的組織方法稱為體育模式也是片面的、不準確的。體育教學模式的穩定性和整體性決定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構成其最為重要的部分,但方法本身并不等同于體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善與進化也不能轉變成一個新的體育教學模式,甚至教學方法多維度、多層次的更迭也不能算作是新的體育教學模式。同樣,教學風格作為個體表述的出現也不同于體育教學模式,教學風格的個性化是獨一無二且不易復制的,而體育教學模式則是對于教學程式的優化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因此,體育教學模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調用并結合自身教學風格來進行使用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體育教學過程結構、對應教學教法是構成體育教學模式的重要部分。而三者也呈現出“磚塊”“鋼筋”“水泥”的特性,體育教學結構是鋼筋,起到支撐體育教學模式的作用,體育教學教法是磚塊,用來填充教學過程,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就是粘合體育教學過程結構和對應教學教法的水泥,使體育教學模式最終一體成型。

三、對于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討

對于各種不同新興體育模式的分析與探討目前已成為體育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其中對于紛繁復雜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分類與梳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大批體育教學模式的成熟給予我們眾多的研究對象,其中技能的掌握成為某項運動技術學習的主要目的,應以練為主,精講為輔,注重技能的掌握,循序漸進地達到教學目的。注重讓學生體會運動樂趣的體育教學模式主張讓學生在學習動作技能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體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與快樂,用快樂吸引學生并逐漸形成運動的習慣。運動所產生的樂趣是遵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變化規律來設定的,教學過程中的環節環環相扣,逐步遞進,要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運動帶來的成就感、滿足感。小團體分組學習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并將學生內在包含的社會性激發出來,達到互幫互助的效果,這樣更為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學習課程本身還培養了學生的凝聚力和集體觀念。其中較為明確的是要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身體鍛煉,以學帶練,重視身體鍛煉,按照身體活動和技能的熟練程度來安排教學過程。在技能熟練的過程中掌握運動的原理,提高體育教學的“智育”程度,在運動實踐中體會理論,靈活有效的學習技術動作,爭取做到舉一反三,將問題的提出建立在運動實踐的基礎上,以運動實踐來檢驗理論原理,然后組織集體討論,總結問題,得出結論,這就實現了學練結合、以練促學的教學方式。

四、結論與建議

體育教學模式作為體育教學組織活動方法論的總結與概括,一定是在相應的體育教學思想理念與教學理論指導的前提下為既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的。具有相對穩定性,而體育教學模式是聯系體育教學思想理論和體育教學實踐不可或缺的重要樞紐,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踐上,由教學思想、指導目標、操作方法和質量評價等主要因素構成,體育教學模式所表現出的理論性、穩定性、直觀性、系統性、操作性等共有特征,具有簡化程序、預測結果等功能。體育教學模式目前可根據相應的教學理論、基本目標設定、方法技巧、組織形式等進行分類,已呈現出較為多元的發展態勢。當我們按照已有理論在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整體性優化時,一定要遵循理論結合實踐、內容分類來進行宏觀把握,按照體育教學效果、效率提高和增速的標準,將教學思想內涵、教學時段與教學條件、學生實際素質等客觀因素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并優化,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功能的整體優化。最后,在體育教學模式實際操作過程中,明確的體育教學目標、難度適中且相對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結合實時情況制定的體育教學方法、客觀準確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都是尤為重要的。

作者:方睿 單位: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