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如何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時間:2022-10-23 03:04:49

導語:新課改如何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如何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摘要】自新課程改革后,語文教材從百花齊放到一枝獨秀,古詩文的比例增加,重點偏向于寫作和閱讀,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化,小學語文課堂面臨變革和創新。基于新課改,如何創新語文教學模式得到了重視,成為教師教學重要研究課題。立足于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理念創新,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語文學習積極性為目標,為后續語文學習埋下希望的種子。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方法創新

語文作為小學重要學科,對綜合素質、語言交流表達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但受應試教育影響,語文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效果不理想。對此,基于新課改下轉變小學語文模式勢在必行。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轉變必要性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傳統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被取締,課堂環境有了明顯改變,教學氛圍更活躍,學生積極性更高。語文教學中,教師需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大綱與學生學習語文現狀,創新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完善教學不足,從而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主動融入到課堂活動中。所以,教學模式的轉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當務之急的一項任務。

二、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缺少學生個體差異重視。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部分教師憑借主觀臆斷和教學經驗展開語文教學,教學過程完全根據教材照搬照抄,教學過程中缺少學生個體差異重視,難以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態、感受。這樣一來,學生學到的僅是基礎性的教材知識,缺乏創新意識培養。(二)教學方法死板。語文教學具有多樣性特點,不同于數學問題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教學過程中傳統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并不適應語文課程,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思維意識受到約束,將語文學習作為應付考試的需要。此外,知識講解不只是簡單的說教,學生被動聽講,而是重視學生興趣培養、思維創新,感受語文學習的神奇魅力,從而集中注意力,打破傳統枯燥的教學環境、單一的教學方法,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根本要求。

三、新課改下轉變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新課改下轉變語文教學模式強調營造和諧、自由的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創新思維、學習知識,發現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愛上語文學習。當學生積極性被調動后就會主動配合教學工作,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并且這種積極性具有帶動性,有助于帶動班級所有學生學習熱情,感受人類文化的無窮樂趣。(一)遵循新課改要求,創課堂之精彩。第一,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課堂參與主動性培養,重視教學過程即是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收獲更多知識并能夠學以致用。第二,教師起到引導作用,重視課堂環境營造,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結合學生學習狀態,以興趣培養為主。當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后才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法、多媒體、小組合作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或者以拋磚引玉的形式讓學生結合現有知識挖掘新的知識,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例如,《去年的樹》教學中,體會課文中表現的情感,感受友情的可貴和偉大。有名人曾說,學寓言應該讓課堂充滿童趣,還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讓唯一、標準的寓意來框定學生的思想。以提問的形式引發學生思考:大樹與小鳥之間深厚的感情,你從哪個詞中可以體會到?你還想到哪些美好的詞語?鼓勵學生們自由說。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展,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二)多媒體教學,達到潤物細無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和發展。而語文素養的提高,離不開“寫”。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訓練途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抓住“寫”點,讓學生進入自由運用的廣闊天地,體驗成功的喜悅,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提高教學效率,豐富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象化,改變了傳統單一、沉悶的教學環境,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有助于學習興趣培養。例如,《火燒云》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展開教學,出示火燒云圖片,有助于學生認識火燒云景象,被場景所感染。此外,教師也可以將其作為課后作業,學生以《火燒云》讀后感為題寫一篇作文。這樣不僅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又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培養,讓課堂教學扎實有效。(三)以學生為主體,秉承人本精神。語文教學中,教師希望全面落實新課改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但又擔心學生因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完不成教學任務而延誤教學進度。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被弱化,而是強調教師擔任好主導角色,一方面在挖掘學生潛力,激發主觀意識,另一方面要親自感悟,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301教師的作用被隱藏,學生作用被凸顯,要求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展示空間、思考空間,發散思維從而發揮主體地位。例如,《蟋蟀的住宅》教學,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圈出生字,然后標出自然段,體會并學習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首先,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你們從中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其次,精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蟋蟀的住宅建在了什么位置;快速閱讀,了解蟋蟀的住宅與其他昆蟲有什么不同、相同之處。再次,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究竟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請各位同學再讀一讀課文,用“──”畫出作者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有關句子,并把每一個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學生自由地讀課文,找出特點并概括。最后,班級討論。請學生說說自己概括出來的蟋蟀住宅的特點,并和人類的住宅進行比較。隨機出示課件:顯示蟋蟀住宅的特點。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干燥,很衛生。讓學生圍繞每一個問題去讀書,通過閱讀,找到與問題有關的語句,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用書上的話回答。待同學們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后,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說外部特點時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設計這一環節是為了訓練學生由具體到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新課改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結合學生學習情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式引導、探究式教學方法等展開語文教學,這對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許立浩.試析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2018,(11):146.

[2]張婧祎.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17+160.

[3]李永飛.初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亞太教育,2015,(31).

[4]余惠娟.淺析“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16.

作者:郝博 單位:甘肅合水西華池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