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7-03 03:16:49
導語: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可以轉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增進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實現對教育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微課的應用使得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更加完善,因此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以基層電大法學專業國際經濟法課程為例,對基于微課的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勢進行分析,提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基于微課的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基層電大;網絡核心課程;法學專業;國際經濟法
1引言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微課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所熟知,逐漸成為當前教學實踐中的常用形式,促進了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網絡核心課程建設是當前學校發展中的關鍵工作,有利于實現資源的高效化利用,從而轉變傳統單一化的課堂形式,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課堂體驗,消除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尤其是在基層電大法學專業國際經濟法課程教學中,能夠實現對煩瑣內容的有效歸納與整理,從而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增強網絡核心課程的實施效果。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微課教學的應用也會更加廣泛,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諸多便捷。為此,應該從本門課程的基本特點出發,制訂針對性微課教學方案,實現對教學實踐的有效指導。
2基于微課的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優勢
微課通常是指的微型教學視頻,是一種結構化數字資源,能夠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依托,對學習內容和過程加以碎片化呈現,并在素材擴展中增強教學實際效果。微課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與傳統課堂相比較而言,在教學主題上更加明確,視頻會緊緊圍繞教學中的知識點展開,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系統化與條理化。微課視頻通常在5~15分鐘以內,通過較短的時間呈現教學重點與難點,因此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1];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防止學生在學習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保障學習的高效性;消除了單一化文本教學的弊端,而是將文本與音頻、圖片和視頻等結合在一起,增強了教學工作的可視化,有利于對教學內容進行立體化呈現,推動教學任務的快速實施。此外,由于微課的資源容量通常較小,這也為資源的共享奠定了基礎,教師可以通過上傳微課視頻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
3基于微課的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現狀
微課教學的概念已經被教師所認同,也逐步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應用,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教師對微課教學的認知程度不足,未能對微課視頻資源進行有效篩選與整合,對于教材內容的依賴程度較高,往往成為對教材內容的機械化呈現,無法體現微課在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中獨有的特點,也會限制國際經濟法課程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在教學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單一化問題,未能通過微課視頻形成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度相對較低,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限制了其個人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2]。同時,教師的個人信息化素養不高,對于先進技術手段的應用效果不佳,無法獲取優質教學資源。
4基于微課的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精選微課內容在微課腳本的制作中,教師應該對內容進行精心選擇,保障微課的質量,為提升教學水平奠定基礎;應該對國際經濟法課程的基本特點進行分析,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實現對本門課程知識體系的有效梳理,確定網絡核心課程教學目標。對于教學專題的劃分,是提高微課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進行調查分析,從而選擇代表性知識點進行腳本設計。國際經濟法課程內容具有專業性和瑣碎性的特點,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可以增強知識點呈現的立體化,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從教材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提升微課資源的豐富性與多元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對網絡中的教育教學資源進行獲取并整合利用,實現與國際經濟法課程內容的有效銜接;對學生在學習中容易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通過考點歸納等方式拓展微課內容,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奠定基礎保障。創建教學情境國際經濟法課程教學工作難度較大,很多知識內容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導致教學工作效果不佳。為此,應該通過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個性化呈現教學內容,尤其是對于部分抽象化和復雜化的概念等,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加以呈現,充分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降低理解上的難度。教師要對微課教學的核心要素進行整合,包括圖片資源、音頻資源、動畫資源和視頻資源、文字資源等,使教學情境更加鮮活生動,消除傳統課堂枯燥乏味的問題。教師還應該結合生活化教學和案例教學滲透國際經濟法課程內容[3],將學生生活中的常見事物或者實例融入情境中,消除在學習時的陌生感和疏離感,增強學生的認知體驗。尤其是案例教學在情境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充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生活常識和國際經濟法課程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情境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分析,為學生帶來沉浸式體驗,除了可以掌握豐富的知識外,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判斷與情感態度。優化網絡平臺構建完善的網絡交流平臺,是增進學生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有效途徑,也為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的實施奠定了保障。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平臺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教師可以借助學習辦公軟件實施微課教學,消除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尤其是在學生的課前與課后自主學習中,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傳微課教學視頻,使學生根據需求進行學習,實現對碎片化學習時間的高效利用。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鼓勵學生反饋在微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納入分層教學理念與因材施教理念,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微課視頻,使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實現國際經濟法學科綜合能力的逐步提升,使教育工作真正面向全體學生[4]。在網絡平臺中也可以鼓勵學生對優質資源進行上傳,豐富微課視頻的內容與形式,為今后網絡核心課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完善評價模式對于學生網絡核心課程學習成果的有效評價,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幫助學生全面認知自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因此,應該構建基于微課的“學—練—考”一體化評價模式,保障評價主體、標準和形式的多元性,增強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在微課專題中設置相應的練習題以及過關檢測等,合理評估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增進日常學習、課堂練習和考試測驗的銜接關系,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落實形成性考核要求。由教師、學生和學校等擔任評價主體,從學生在網絡核心課程學習中的參與度、關注度和貢獻度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保障評價標準的統一性與多元化,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除了應該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外,還應該從隱性學習行為和發展潛能等方面入手,合理運用評價結果優化微課教學模式。構建翻轉課堂教師應該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進行緊密結合,從而構建國際經濟法翻轉課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使課程質量得到有效提升。要認識到微課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性手段,避免對微課教學的過度依賴,促進國際經濟法課程教學任務的有效實施。在課堂中應該對學生在微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解決學生的普遍性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于學生的交流討論,從而在思想碰撞中激發靈感[5]。教師需要對每一個學生在微課學習中的反饋信息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現狀,保障分組的合理性與均衡性;為每一個小組分派學習任務,幫助學生通過取長補短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后復習階段,也可以通過學習小組的方式在網絡中探討微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奠定基礎。提升教師素養教師的專業能力與素養是決定微課教學在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中應用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應該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水平,確保教學質量。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教育培訓活動,深入了解國際經濟法課程的基本特點,對自身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更新,從而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要求;應該對微課視頻制作的方法和技巧進行系統化學習,尤其是要學習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從而保障微課視頻具有較高的質量,不斷提升信息化素養。教師之間應加強溝通與交流,針對微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對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與完善。
5結語
以微課為基礎構建網絡核心課程教學模式,為基層電大法學專業國際經濟法課程奠定基礎保障,實現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利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應該通過精選微課內容、創建教學情境、優化網絡平臺、完善評價模式、構建翻轉課堂和提升自身素養等途徑,在教學中有效融入微課資源,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苗文莉.“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基層電大開展社區教育的路徑研究[J].西部學刊,2019(24):90-92.
[2]黃春才.基層電大法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0):131-132.
[3]梁玉忠.混合式學習視域下的網絡核心課程學習空間研究[J].現代交際,2019(10):4-7.
[4]王美林.開放大學網絡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建設實踐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2):32-36.
[5]姚娜.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國際商法”課程為例[J].中國市場,2016(51):219-220.
作者:魏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