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時間:2022-04-29 11:13:40

導語:高職課程教學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1課程設置的改革

1.1課程定位、性質和作用

《電氣控制與PLC》是高職礦山機電專業的必修專業課。按照礦山機電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煤礦企業的機電技術員、高級礦井維修電工和采煤機司機等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能力需求,按崗設課;課程目標是培養能夠從事基于PLC控制的電氣設備系統的安裝、調試、操作、維護、維修和技術改進等工作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2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的改革

本課程采取“理實一體、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課程建設理念與思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采取與煤礦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塊項目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采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方式,使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一體化培養。校企合作的途徑一是與煤炭生產企業合作,二是與煤礦機械設備生產企業合作。利用先修課程《專業認識實習》到煤礦企業生產現場進行專業認識實習的契機,引領學生參觀基于PLC控制的煤礦機械自動化系統,通過感性認識煤礦工藝流程、PLC控制系統的結構、組成,觀察工作原理與操作,調研和統計礦山機電專業技術人員對煤礦自動化控制系統需要掌握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2教學內容的改革

2.1教學內容的選取

根據煤礦企業完成高級礦井維修電工等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地選取教學內容,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結合煤礦現場采用PLC控制和變頻調速技術的設備,如礦山采掘、提升運輸、大型排水設備、智能調度控制系統等,引入有關煤礦電氣控制與PLC編程實訓項目促進學生掌握煤礦機械PLC自動化系統的新技術應用情況,從而推動課程教學大綱的改革,使教學大綱內容更加貼近煤礦生產一線職業崗位能力培養需要。認真分析煤碳生產工藝流程和煤礦機械自動化設備的控制特點,提煉出PLC在煤礦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場合和工藝控制上的異同,適用的公共內容必須介紹,而不同設備、不同工藝邏輯動作和被控參量另需針對性地從編程和應用上區別介紹。

2.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分階段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隨著礦山機電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工學結合、政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實,本課程在校企合作的良好平臺支撐下,以高級礦井維修電工或電氣工程師的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組織教學內容,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在先導課程《專業認識實訓》時引導學生對煤礦一線的PLC控制系統與應用先進行感性認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先介紹實訓裝置結構、PLC的組成、工作原理等基礎知識;到介紹編程指令和進行PLC編程實例訓練時,直接到THPFSM型實訓裝置上進行通用基礎編程能力實訓,教學做結合,使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得益彰;到PLC綜合技能實訓時,結合煤礦PLC自動控制系統,合理設計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借助校企合作平臺,項目任務驅動引領學生模塊化設計或應用煤礦企業的PLC自動化系統。

2.3課程表現形式-教材及相關資料

優先選用國家級高職高專適用教材,結合實際與煤礦企業合作編寫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制作圖文音并茂的多媒體課件或借助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理論知識介紹,避免枯燥的文字說明;選取煤礦企業PLC自動化控制案例和實訓實習項目,為學生營造職業能力訓練氛圍和條件;建立健全習題庫、學習指南等教學相關教學資料,豐富學生業余自學PLC課程的資源。

3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隨著國家對高職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強,各高職院校紛紛新建了PLC實習基地和整齊美觀的PLC實訓實驗臺,標準的連接線和插孔,學生在實訓操作時確實安全、可靠、方便、快捷,但如果僅僅局限于實驗臺標準化的面板插接、調式電氣控制線路,學生到實際工作崗位對真實電器元件進行電氣接線的能力往往會下降。為了提高實驗實訓教學效果,需要雙師型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深入認識實驗臺面板內的電器元件銘牌、電氣接線情況等。

3.1教學模式設計的改革

任課教師需精心設計不同教學模塊的理論教學模式和實驗實訓教學模式,需充分認識到高職專業按崗設課、按需辦學,需要高度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針對先導課程實習、本課程實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不同學習階段,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模塊化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3.2教學方法的運用

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煤礦典型的PLC控制系統進行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

3.3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的運用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建立虛擬基于PLC控制的仿真教學環境,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4網絡教學環境-網絡教學資源和硬件環境

豐富課程網絡教學資源,使硬件環境能夠支撐網絡課程的正常運行,并能有效共享。課程網站應提供有該門課程的課件、案例、習題、實訓實習項目、學習指南等教學相關資料。建立課程整體設計介紹錄像,并附相應文字說明,建設課程教學錄像或微課程錄像。

4結束語

要提高礦山機電專業《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除了結合生產一線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從課程教學過程設計、教材選取、教學內容選取、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改革外,還需要做好以下方面:一方面加大本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特別要培養或引進雙師型教師和行業企業兼職教師承擔課程實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需結合PLC新技術發展前沿,采取校企合作,不斷完善實踐教學條件;另外,本課程的教學過程管理動態受控,課程教學效果評價能正確督導課程改革方向,最終全面地提高本課程教學質量。

本文作者:李政敏工作單位:貴州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