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后期創作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13 03:04:51
導語:影視后期創作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學內容的改革
當前,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內容的選取大多取自高職高專院校專業教師編寫的專業教材,此類教材側重基本理論、操作步驟和制作實例的講解,普遍缺乏實際崗位需求,與現實工作脫節嚴重,學生雖然具備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但無法勝任實際崗位的重任。另外,受制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和束縛,學生在影視后期創作過程中創新點不足,而千篇一律的影視特效雖然美化了影視畫面,但藝術性普遍不強。同時,高職高專教材內容雷同率高、重復率高,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后期創作思維,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無法體現出高職培養目標的特點。根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結合企業崗位的實際工作需要,在設計影視后期創作課程的教學內容時,應堅持和遵循以下四個原則:(1)崗位指導教學內容。高職教育影視后期創作課程的設計要綜合、充分考慮前期和后續課程的接軌,既能承接前續課程又能為后續課程的開設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鑒于影視后期創作課程的獨特性,教學內容要能突出技術和藝術的融合,在掌握基本技術能力的前提下加強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真正做到“理論夠用,學以致用”的目標,為企業輸送合格人才。(2)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學校和企業要加強合作,企業提供實習和實訓崗位,學校要統籌考慮、整體協調,使學生在學校掌握基本的理論和技術技能,又能夠在頂崗實習期間得到技術的進一步提升。
2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目前,大部分高職教育依舊采取傳統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教師通常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際操作為輔。對于實操、課下練習和基地實訓缺乏有效和長久的規劃和利用,沒有發揮出實操的重要性。另外,諸多高職教師仍然延續多年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計劃,側重依賴課本,而課堂內容限于理論技能的講授,忽略了崗位需求的實際特點,導致授課內容無法與市場接軌,雖然將課本上的知識和內容梳理的很清楚,降低了教學難度,但是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卻很難得到提升。因此,在改變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教師要以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通過引入優化方案,合理、科學設計教學計劃,改變傳統教學手段,引入創新型教學模式提高課程內容涵蓋率,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實效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實踐,通過學生適應教學模式的運用,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技能知識。具體改革應堅持以下四個導向:(1)堅持課程要求為導向,牢牢把握課程的實際要求,遵循課程的設計思路,選擇多種教學模式綜合發展,引入學工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與練習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學生學習和工作相結合的目標。(2)堅持學生興趣為導向,通過引入和講授較為前沿的影視技術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借助案例、影視素材、企業影視創作文本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利用課外講座、基地實訓、頂崗實習等途徑拓展學生接觸面,激發學生思考能力,全力做好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樂于思考、積極思考。(3)堅持現代教育技術為導向,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盡量模擬崗位需求環境,使學生在仿真的教學環境下能夠激發自身最大潛能,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環節中?,F代教育技術強調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學習環境,最大限度接近真實的崗位環境,在講與練的過程中深入挖掘學生的主觀創造性。(4)堅持開放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敢于革新傳統教學方式,嘗試全新的教學手段,建立學校公共服務器,通過學生下載和上傳素材和創作成果做到師生線上線下雙向交流,并在課堂上分析、鑒賞、評析學生作品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3實踐教學的改革
當前,國內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環境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在國內,高職院校普遍建立了多個校外實訓基地,也有部分高職院校參與到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經營,但是對于已經建立的較為完善的實訓基地普遍存在著利用率不高、個別設施陳舊,長年得不到更新補充,設備陳舊落后等各種問題,也有個別已經建立的合作實訓企業消極應對實習生和學習的實訓要求,學生實訓成果大打折扣。面對這些問題,對實訓基地進行改革,建立有效的實訓機制迫在眉睫。對于國內的高職院校,通常會在固定的時間帶領學生到基地參加實訓,缺乏長期的有效合作機制,因此學校要與實訓基地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一方面,學校要加大校內實訓場館的建設,學生實訓立足校內,以校外實訓為輔,盡量保證學生更多的實踐環節;另一方面,學校要主動走出校門,與更多的企業洽談實訓基地的建設,選擇誠信度高、實力強的企業作為實訓場所。高職院校以創新工學結合創新人才為培養模式突破口,以校企合作為立足點,以企業用人需求為人才培養方向,建立“學校+企業+生產線”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契機,多措并舉,訂單培養,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借鑒并吸收企業管理人員的建議和意見,綜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校企深度融合,工學交替”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新模式。在文化創新背景下,學校要大力引入動漫產業、影視傳播、影視制作、影視工程等與之相關的文化企業,合作培養人才,共同參與到影視后期創作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建立良性互動和諧的人才培養生態圈,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技能。
4考核方式的改革
當前,傳統的卷面考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新形勢下視頻技術應用的需求,改變傳統考核方式勢在必行。結合影視后期創作課程的實際特點,并參考視頻技術應用的特征,該門課程的考核應做到平時成績、實訓效果和期末創作的三融合,具體來講主要是:平時成績占20%、實訓效果占40%、期末創作占40%。其中,平時成績主要是學生平時課堂上的練習效果和日常所上交的各項作品,例如影視創作的策劃文案和成品,主要考查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實訓效果是指到基地,或者頂崗實習的成績,要求學生上交實訓作品,包括前期策劃、拍攝腳本和作品成品,實訓效果的分量比較高,可以考察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期末創作要求學生在規定的課堂時間內,根據教師給定的視頻素材獨立完成作品的創作,由于時間的限制,作品的最終長度可以限制在五分鐘以內,無法再規定時間完成作品創作的可以判定學生缺乏一定的動手能力。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要大力推進文化軟實力建設,作為影視創作的必修課程,《影視后期創作》課程的改革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各高職院校要依據自身優勢和外部環境有選擇的逐步實施,而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要堅持在“市場為導向”的原則下強化工學結合的重要性,遵循人才培養基本規律,科學、合理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真正能夠適應企業要求又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綜合性技能人才。
作者:張相濤雷萌單位:中原文化藝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藝術設計色彩課程教學論文
- 下一篇:高校漆畫課程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