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思考3篇
時間:2022-04-24 04:00:38
導語: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思考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在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中,最常用的教學模式是采用丁字形的賬戶進行教學,但是由于會計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經濟學科,因此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人才的應用需要,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研究,發現教學的水平根本不能夠滿足操作任務,其主要的原因是:會計的工作環境不能夠滿足實踐實習。學生在會計的實習工作中,一般選取的地方是各個企事業單位的會計部門,但是由于空間限制,所實習的地方不能夠滿足大量的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會計工作的嚴謹性,這就有可能造成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缺乏動手操作的機會。由于會計工作與各種票據或者是賬簿相聯系,這些會計資料都需要相關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者是蓋章,之間的責任比較明確,因此這種狀況就造成在實習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的操作機會比較少。除此之外,會計工作的保密性給學生造成實踐難的影響。由于在實習期間,企事業單位內部有大量保密信息,這是造成學生接觸機會少的原因,在對成本進行核算的等相關的內容中,就造成學生對知識實踐疏漏的可能;由于會計工作的時間性特點,這就造成學生在短時間內根本不能接觸到大量的經濟業務,不能對賬務進行系統化的處理和操作;還有就是學生在實習中,由于實習經費問題,這是影響學生實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實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對于這些因素的干擾,在會計實訓的發展中就逐漸形成了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實踐課程。
2.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組織
會計模擬實訓組織是指在企事業單位中,能夠在一定時間段內發生的實際會計事項,將這種會計事項作為模擬實訓的對象,并且用真實或者是仿真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及財務報表等,按照相關的會計制度的要求,會計核算的程序,進行的會計業務模擬實訓演練,這種實踐操作的能力,就會使學生對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更加直觀、系統、全面地進行了解。在會計模擬實訓組織中,一般采取的是綜合性的實訓和專項實訓。其中綜合性的實訓方式是通過混崗組織式和分崗組織式兩種形式進行的。混崗組織式:就是要求每一位學生按照要求,各自獨立地完成整個會計模擬實訓的內容。能夠對各項專業的技能進行全面、系統的掌握。但是自身也有缺點:它不能讓學生了解到實際工作中的會計機構崗位的分工及內部的牽制制度,還有就是由于學生的工作量比較大,對于材料的消耗就造成實訓成本的增加。在分崗組織方式中,能夠對實習的學生進行分組實訓,按照會計機構各個崗位的分工進行分崗操作。學生在實習中能夠熟悉會計崗位的責任,并且能夠掌握各項經濟業務的財務處理過程。能夠熟悉單位的經濟業務,并且能夠掌握相關經濟業務的財務處理方法。能增強學生的操作性及真實性。其中存在的缺點就是,由于組織的難度比較大,不能夠使學生全面掌握并了解會計的各項經濟內容。專項實訓的方式主要分為單項實訓和專題實訓兩種方式。單項實訓就是以理論課教材為實訓單位,其主要是按照教學的進度分階段組織實施的,在會計的工作中,對于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及各項資產的核算進行實訓。而專題實訓是對會計的經濟進行改革處理,對于會計的現象及新的核算方法能夠及時地進行總結、設計并進行實訓,它主要進行的是專項實訓。
3.了解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實訓的內容比較單一
具體表現在會計教學中,會計模擬實訓是最關鍵的工作。由于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僅僅進行綜合性的模擬實訓,這就導致單項訓練及階段性的實訓出現漏洞。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理論的掌握不夠全面,缺乏相關的實踐操作。
3.2實訓的方式比較單一
根據會計模擬實訓調查,整個實訓都是針對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進行全面的綜合模擬實訓,但是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忽略了崗位的分工實訓,不能夠劃分會計的工作責任。
3.3實訓的資料比較苛刻
由于在會計實訓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正確的資料進行編制記賬憑證,這就忽略了學生對審核工作的實踐,由于會計資料比較正確,造成學生對于審核工作不重視。
3.4手工實訓與電算化實訓脫離
由于在實訓過程中,將兩種資料結合使用,但是最終可能會造成手工實訓與電算化的實訓結果不同。在電算化重新核算的過程中,就大大浪費了實訓時間,并且造成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4.對于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改進
針對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相應地提出了改進措施,具體做法是: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在實訓過程中根據課程的安排進行不同內容的實踐,將綜合模擬實訓、單項模擬實訓、階段模擬實訓結合起來。在會計模擬實訓工作中,要引入會計崗位的分工模擬實訓。這就需要在會計工作中根據組織結構的大小、規模的大小設立不同的崗位,然后根據財務關系進行,可以讓學生擔任不同的會計角色進行實踐操作。可以加強會計審計、分析實訓。由于會計模擬實訓不僅是對會計核算的鍛煉,而且是引導學生注重對會計監督、分析的重要方式。因此,手工模擬實訓及電算化模擬實訓要相結合。
5.加強會計模擬實訓教學的措施
5.1構建“管理型”實驗室
隨著社會時代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工作的職能范圍也越來越廣,其管理工作模式已經由傳統的“核算型”逐步轉變為“管理型”,因此,在會計模擬實訓教學中,也要做到與時俱進,緊跟經濟發展趨勢,在教學中積極構建“管理型”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從而使學生的業務知識和能力素質更加符合當前企業會計工作的要求,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水平,強化學生的綜合性會計核算管理能力,以便提高學生在市場就業競爭中的優勢。
5.2加強相關“模擬角”的設置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行業規范在會計實驗室中增設相應的“模擬角”,從而為學生營造更加全面、真實的學習環境。一般情況下,所涉及的行業主要包括:商業、工業、金融業、建筑業、餐飲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及行政事業單位,等等。
5.3加強綜合實訓同單項實訓的配合教學
當前的會計工作既要求會計人員有細節上的把握性,又要求其對全局的掌控性,因此,在實訓教學時,必須加強綜合實訓同單項實訓的配合教學。單項實訓,主要是指根據理論教材章節和進度進行的節段性實訓教學。例如,對學生進行的憑證編制實訓,賬簿使用實訓,報表編制實訓,等等。綜合實訓,主要是指學生在完成全部專業課程之后,將各章節知識串聯、整合起來所進行的綜合性、連續性的模擬實訓。它所訓練的是學生對全套經濟業務會計工作的掌握情況,能夠快速提高學生對所學會計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在社會實踐中的會計工作。
6.結語
通過對會計模擬實訓教學進行分析,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加強,加強學生對會計知識的訓練,提高學生對經濟工作的技能,將會計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更加熟悉會計的經濟業務。
本文作者:曹家勝工作單位:張家港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第二篇
一、在會計教學中開展誠信教育的嘗試
(一)給學生分析誠信為什么是我們會計行業的“生命”
主要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是誠信為一切道德的基石,中國歷來是一個信奉誠信、以德立身的國家。我們的祖先在很早就意識到,誠實守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礎,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則規范和品質。古有查道摘棗留錢,范式千里赴約等美德,只有誠信的人才能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二是我國已加入WTO,如果不講誠信受罰會更重,經濟損失會更大,同時也會影響國家的形象。通過以上分析讓學生深刻意識到會計人員講求“誠信”就是為了獲得長期利益和持續發展,因而放棄短期利益;為實現集體利而益犧牲個人利益,為實現整體利益而放棄局部利益,為實現根本利益而放棄目前利益。
(二)充分利用有關會計誠信的案例豐富會計教學內容,將誠信貫穿于教學的至始至終
筆者認為:在會計誠信的培養方面,傳媒的披露所帶來的震撼和影響比理論的灌輸和說教更為深刻,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們教師結合社會實際及時地將報紙、雜志、網站所報道的各種新聞和案例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來彌補教材的不足,將誠信教育貫穿于會計教學的始終,多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身邊比比皆是的有關信息,有針對性地指定和指導學生閱讀某些財會方面的報刊、雜志、書籍和網站,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會如何識別和判斷虛假會計信息,學會如何拒絕各種經濟利益的誘惑而堅守誠信,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開展有關會計誠信的專題討論,加深學生對會計誠信的理解
在會計教學的各個階段,都可以開展有關會計誠信的辯論賽,學生也樂意通過辯論這種形式,積極參與到會計知識的主動學習和思考中,尤其是對當前社會發生的各種案例,他們往往不遺余力地查找資料,力爭以充足的論據,鮮明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見解。我們可以讓學生去討論,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比教師直接告訴結果要深刻的多。
(四)充分利用互聯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
利用課堂上的時間來進行誠信教育是極為有限的。互聯網可以改變這種狀態。筆者將自己QQ號碼告訴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盡自己力所能及之力幫助他們,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身教勝過言教”。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只能用真誠去交換信任,用信任去影響學生,用信任去交換信任,從而改善教學效果。當我接手商務1356班的時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那種發自內心的抵觸和冷漠,有一天我到這個班巡查,聽到一位學生無奈生氣的談到他們的宿舍衣柜壞了,在已給后勤部門提了多次都未解決的情況下,他對學校產生了不滿情緒。于是,我主動對他說,老師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我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第二天便及時解決了問題,從那以后總能見到一張張充滿友善的笑臉,使人感到無比的溫暖,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個班的學生在后來舉辦的各種活動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很快成為一個守紀律、講文明的先進班級。
(五)把“誠信教育”貫穿于整個會計教學過程中
創建一個教書育人的誠信文化氛圍和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之外,我和班主任溝通之后,給他們布置一個傳統的作業:以誠信為話題布置教室,當學生們通過自己親手收集、整理諸如“沒有誠實,何來尊嚴”“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等將教室布置好時,我從他們臉上讀到了收獲的喜悅和對知識的渴求。這些凈化心靈,催人覺醒的語錄,洗滌著師生心靈的塵埃,使學生在一種良好高雅的教書育人環境中,逐漸達到道德上的真誠和感悟。
二、總結
“誠信建設,人人有責”,當代技校生肩負著全面建設小康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要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目前,最為重要的莫過于把自己培養成為有誠信,有道德的人。在會計專業課中進行誠信教育是每一位財會專業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對社會的誠信。我們財會專業教師應該通過會計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做到認真對待作業、考試,將誠信的美德融入到學習中,使自己的言行、儀表、風范都合乎誠信的要求并成為誠信的載體,幫助他們正確把握自己,積極、健康地成長,成為堅持原則、廉潔奉公、遵紀守法、依法納稅、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接班人。
本文作者:趙望菊工作單位:西北工業學校
第三篇
一、現行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當前很多職業院校使用的會計教材主要分為理論介紹式和操作手冊型。大部分教師選擇操作手冊型教材,但在教學內容上僅是介紹某一種會計軟件的應用方法,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只會一種操作方法,進入工作崗位后對其他軟件的使用能力較差。
2.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會計教學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教師在講臺上忙操作、忙講解,沒有時間顧及學生的感受和反應;另外,學生在臺下緊跟著教師的操作步驟進行記錄,沒有時間去思考。雖然學生能夠通過此種教學方法熟練掌握操作步驟,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其自主學習以及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
3.會計實踐教學不完善
隨著會計信息化的普及,會計信息化實踐教學開始被重視。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實踐教學都是在計算機上完成,且僅局限于賬務、報表系統、工資核算等模塊的練習,由一位學生完成所有工作,這與實際的信息化記賬與管理流程不符。
4.校企聯動機制不健全
學校培養會計人才是為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等雇主服務的,這些單位對所需會計人才都有自己的要求,而學校現有的課程體系與實際工位崗位不符。為此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開始注重校企合作。然而在實際的企業實踐中,由于會計資料特別是企業機密資料,企業不愿意讓這些實習生來翻閱和處理,再加上合作對企業帶來的利益甚微,企業沒有動力為高校實訓服務,導致合作企業總是應付了事,實訓沒有實質作用。
二、以工作過程為主的會計教學模式構建
1.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內容
根據會計工作過程,可具體劃分為以下大過程:建立賬套和系統初始化,日常會計業務核算,購銷存業務管理與核算,財務分析,系統維護與管理。這5個過程分別包括不同的一系列的學習任務,通過對每個學習任務的訓練,提高學生在相應工作過程中的工作能力。
2.創新教學方法
工作導向下的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從知識傳輸者的教學身份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主動學習、請教他人、查閱學習資料等方式獲取知識。老師作為學習最有力的“教學工具”,要時刻關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適時給予指導和規范,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型教學體系,同時有利于學生自覺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3.加強會計實踐教學
會計實踐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習職業判斷意識的培養,同時還要注重全面的會計實踐教學。會計實踐教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訓練:基本技能的訓練,如點鈔、珠算;專業單項技能的訓練,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綜合應用技能的訓練,如職業資格培訓、企業崗位實習。同時,教師應時刻關注會計知識與技術方面的新動態,及時把新的會計知識與技術融入教學,豐富學生們會計知識的同時,提高其崗位適應能力。此外,針對指導教師經驗不足的情況,學校應建立一支實踐教學團隊,有計劃地安排教師進入企業實習、工作,使其掌握企業會計工作的實際流程,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加強“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能夠增強專業的適用性。了解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完善教學課程內容和方式,使學生不僅具備熟練的職業技能,同時具備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加強“校企合作”,學校可通過與企業合作,讓其參與研究會計領域的課題、為企業財會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企業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與企業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讓企業了解到成為實習實訓基地對企業和學校是雙贏結果。企業才會歡迎學生進入企業實習訓練,學習才能真正接觸到企業實際的會計工作內容。
基于工作過程的會計實踐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緊貼實際工作、讓學生熟練掌握最新、最實用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綜合處理能力,突出對學生職業化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具備直接勝任會計工作的基本能力,有利于我國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本文作者:張建平劉倫華工作單位:江西贛州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中職物流教學方法創新探討
- 下一篇:物流教學實踐操作強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