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會計教學的建議
時間:2022-04-24 04:29:21
導語:技工院校會計教學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很多技工院校老師認為只要把會計類相關課程,就算完成了會計類專業的教學工作,很少進行或根本不進行會計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造成會計類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脫節。二是在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中,很多技工院校認識到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在會計類專業的教學大綱中設置了會計實踐的相關內容,但是其內容往往只是認識常見的原始憑證、填寫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等等最基本的內容,而沒有較為復雜的實踐教學內容。三是會計類專業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強的特點。雖然當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多配備會計模擬訓練實訓室,但由于大多只能供學生完成最簡單的手工會計部分技能的模擬實訓,因沒有完整的計算機會計模擬數據操作系統,而無法滿足實際會計技能實踐訓練的需求。四是目前對會計類專業教學效果的檢驗方式主要是依據理論考試和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證通過率來評判,而且在部分院校中出現各種考試違規操作和把關不嚴、標準下降等現象也屢屢出現。另外,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還存在開設課程不合理或超出技工院校學生的接受能力、課程設置的實踐課程課時比例較小忽視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部分會計專業課程存在大量重復內容等等問題。而且,對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究竟是要培養初級財務核算人員,還是要培養中、高級財務管理人員,其培養目標還不夠明確。
二、針對會計類專業教學的幾點建議
1.重新制定適合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的課程標準
技工院校應該以培養目標的直接性。筆者搜集廣州市多所技工院校財會類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比較后發現,財會類專業開設的課程多且雜,對技校的學生來說顯得要求過高也過多,并且個別課程內容也已經過時。因此對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的課程標準非常有必要進行調整,否則就有可能因技工院校培養學生的錯誤定位,進而影響畢業生的擇業競爭能力。
2.深入企業調研,緊密貼合實際應用所需
技工院校會計類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為企業第一線所需要的初級會計核算人員,因此應以會計職業崗位為依據開展實踐教學。要深入企業調研會計類專業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的應用,例如很多中小企業會計人員不僅要熟悉會計知識,具有手工操作簡單的企業日常賬務處理能力,還應具備適應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技能,同時還需要掌握部分稅務專業的相關知識。因此,只有教學真正與實際企業需求相對應,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真正符合企業要求,受到企業的歡迎。
3.提煉典型工作任務,采用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
通過進行企業調研,掌握現代企業中出納、會計審核與核算、稅務會計等不同職業崗位的技能知識、技能要求,對這些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進行教學化的提煉,提煉出如財經常識、成本核算、增值稅等稅種的處理、會計電算化、點鈔及撰寫日常財經應用文寫作等典型工作任務,然后應用基于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4.與會計從業資格考證更好地融合,加大實踐實習課時量
由于國家規定企業財會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技工學校的學生為了畢業后能夠勝任崗位工作就必須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我們一定要根據技工院校的辦學特點和學生走向會計專業崗位的崗位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安排足夠的時間以供學生進行相關崗位的模擬操作。通過一系列相關的諸如各種憑證、報表的編制操作,最好是仿真的工作環境,對學生進行會計類工作崗位的模擬實習,改變以前采用短時間強化訓練進行教學的模式。
5.以就業為導向,編寫工學結合一體化校本教材
技工院校的會計類專業老師應該根據本校、本地區實際情況編寫工學結合一體化校本教材。編寫時要依據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標準及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標準,按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有效性的原則編寫工學結合一體化校本教材。編寫時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企業實際工作崗位標準為依據,緊密聯系培養目標的特征,堅持夠用、實用的原則,引入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和新方法。
本文作者:譚玉紅工作單位: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
- 上一篇:物流仿真教學設計研究
- 下一篇:高職物流課程教學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