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會計教學的趨勢和創新方法

時間:2022-04-11 09:48:44

導語:高職高專會計教學的趨勢和創新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高專會計教學的趨勢和創新方法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繁榮,加之近些年科技發展、經濟全球化、信息革命,社會對會計行業的需求激增,會計崗位對從業人員的各方面素質要求也日益提高。針對這一現象,全國的高職高專院校需重新審視當前的會計教育的使命,重新定位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方向,重新構建更為完善的會計教育體系。本文主要概括目前高職高專院校會計教育的現狀,分析了現有的相關的會計教學的改革趨勢,并針對會計教學改革創新中存在的若干具體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創新方法及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高專會計教學;改革趨勢;創新方法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國在會計教育方面從起步到繁榮,各高校會計專業逐年擴大,我國在會計人才方面的需求激增,近些年,會計在國家政府機構以、各大企事業單位以及新型創業公司內成為不可缺少的職位,會計教育領域表面一番欣欣向榮。但是隨著科技進步,我國會計教育面臨著社會經濟的全球化多元化,面對當前的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國會計教育面臨著諸多問題需要結局。目前高職高專院校授課體系死板,沒有完全脫離應試教育的模式,重視理論而輕實踐,學生所學與社會所需脫節,因此,為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我國的會計教學必須重新定義會計教育的地位和使命,以適應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要求。

一、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會計教育現狀與分析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后,會計學專業教學發展迅猛,不同培養層次的院校逐步建立,專業課程設置體系逐步完善,日趨合理化,相關院校也不斷完善教學體系,革新教育方法,也逐步針對我國的國情以及當下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實際情況更新會計學教材內容。與此同時,會計學教育規模也不斷擴大,為充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高職高專院校以及相關社會教育單位都設置了會計學專業。但是,目前我國的會計學教育,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中的會計學教育中仍存在問題亟待解決。1.教育目標亟待明確目前,我國沒有明確各級別會計教育的教學目的,具體是培養會計人才,還是培養獲得注冊會計師資質的人才或是培養管理者,一直沒有定論,高職高專院校會計教育工作者需針對培養目標進行認真而全面的研究和討論[1]。2.教育體系設置缺乏前瞻性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會計教學表面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態,但其設置教育體系時,在辦學目標、課程安排、相關資源補給、教學實踐等方面缺乏戰略眼光,過度的拔高會計專業的存在意義,沒有將動態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投射到教育體系安排。3.院校發展重規模不重品質我國高校以及高職高專院校的會計學專業在建國后的幾十年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眾的歷程,辦學規模逐年擴大,就讀人數與日俱增,當前的會計專業院校以及教育機構更多盲目擴張學院教育規模,卻沒有對學生的本質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校盲目擴招,不重視學科發展,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降低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加之近年我國可提供的就業機會有限,從而導致會計專業迎接畢業生就業難。4.教學內容實踐性差,教學形式呆板我國會計專業的填鴨式教學法不能激發學生自學的積極性,無法給予學生足夠的實踐能力培訓。雖然大多高職高專院校的會計學教學體系中都設置了案例分析及討論的環節,但從業教師多與實際會計工作脫節多年,且自身知識系統更新滯后[2],提供的案例可應用的科目范圍有限,采用的案例也相對單純初級。在信息全球化的當代,高職高專院校也沒有將現代化技術(如: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等)應用為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手段,造成教學中知識體系落后,教學內容不適合學生就業崗位實際工作內容,針對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的工作能力培養嚴重落后。

二、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會計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在會計教育的改革方面,需要系統的考慮會計學教育所處的環境,從系統論的觀點來看,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業的教育環境是包含了存在與該教學體系以外的會對教學目的、教學體系安排、教學質量以及辦學需求的影響因子。當前,我國的高職高專會計教育的改革需考慮的環境因素很多,如知識社會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全球文化環境變化、信息技術高速度發展、當前建立的企業管理制度、金融市場發展近況、市場對會計學人才技能需求領域的拓展以及國外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會計教育機構對國內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學培養的影響。會計教育環境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對高職高專會計學教育的影響自然也是動態的,因此欲更完善的改革會計學教育體系,提高更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教學體系,需將教學重點放在一下幾方面:1.不僅要權量會計專業學生對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衡量學生對未來將從事的會計崗位的適應能力,使學生能夠適應當前多變的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也能適應日益全球化復雜化的國際社會經濟大背景,具備觀察能力,能分析會計領域某種變化趨勢的誘因,并有能力面對各種可預見及不可預見的變化,可以獨立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并擴展新的工作領域。2.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具備簡單的會計學理論知識,更要具備在會計崗位中的創新能力,適應社會需要,有能力對企業內部分管理制度提出創新性意見。著重全面的會計人才,既能做好本職工作,又具備主持公司工作的能力,還能夠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就業質量。3.需培養學生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重視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和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鼓勵學生學習一些新技能,如計算機技術和其他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經濟社會信息化的能力培訓,以計算機技術培訓為例,利用會計相關軟件的學習,建立各種分析模型進行預測、決策、控制、分析等會計管理的技能,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利用計算機減少自己工作中不必要的耗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研究探求新知識能力。4.高職高專會計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法規,還需要將一些發達國家或一些外資企業與會計相關的職業規范和要求融入當前的教學,督促學生提高外語水平應對國際經濟交流。

作者:徐美華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有紅.中國會計教育[J].中國會計年鑒(2004年卷),2004,12(第一版).

[2]李永峰,張明慧.高等工科院校加強會計教師繼續教育的理性思考[J].會計之友,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