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成本會計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時間:2022-09-14 04:42:09

導語:高職成本會計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成本會計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成本會計這門課程是會計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專業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這門課程的重點是成本核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依次掌握成本核算的理論和方法,成本核算方法有分步法、品種法、分批法等等,然后會接觸成本核算實務,最后會學習編制和分析成本會計報表。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成本會計的各個學習部分,才能為以后會計專業的其他課程打下堅實基礎,比如管理會計、審計原理和財務管理等課程。

一、高職成本會計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的滯后。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普及,計算機技術普及到多個行業,會計專業也因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技術方法和手段也不斷地被更新,比如電算化逐漸代替手工記賬,企業財務報告的實時更新成為現實。而對于這些變化,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仍然是以傳統的制造環境為背景來進行成本會計的教學。當前的教學教材沒有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做出新的調整,注重成本核算,而忽視成本考核、分析和預測,教師的教學模式只是進行理論和概念的灌輸,卻忽略了實踐操作。這些教學內容的滯后勢必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難以符合社會的需求。(二)忽視成本會計實踐操作的重要性。成本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所以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需要理論結合實踐操作來進行,除了掌握基本理論和技巧,更要懂得將理論和技巧運用到相應的實踐中。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非常偏重于理論教學,對于實踐操作少之又少,這樣“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非常不利,并且理論知識由于缺乏鞏固和實踐,也難以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在現在的很多高職院校中,采用的是“理論—實踐”教學方式,但是實踐的部分并沒有分散到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而是集中在學生即將畢業的短時間實習中,這種流于形式的“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它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割開來,所達到的效果不會太理想。(三)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他們的教學水平和素質決定了教育質量的高低。成本會計課程由于其實用性強、操作性強的特點對師資隊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除了要對理論知識有充足的把握之外,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可能培養出來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過硬的學生。而在現在的各個高職院校中,很多教師都是長期從事會計專業的理論教學工作,沒有實踐操作的經驗,大多知識都是來源于課本,對現今企業中會計專業、成本會計的運用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對企業的組織特點和管理要求沒有切身的體會,所以很難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針對成本會計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構建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和體系。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才能生存下去的,高職的教學體系同樣如此,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要求教學體系更加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要求現今的教學體系需要進行變革。構建合理的教學結構,需要結合成本會計課程的內容和教學要求,從整體出發,從而提高成本會計教學的效率,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對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應該順應時展,實時掌握會計領域的新變化,根據環境的變化來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從而解決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和模式與社會變化脫節的問題。(二)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意在實現教師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著重提高教師的技術能力、專業操作能力、實訓能力等。為了有效地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高職院校需要安排會計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技能培訓,設置“雙師”教師獎勵機制,組織專業教師進行技能考核鑒定,據此標準,合格、優秀的專業教師可以優先參與教學科研課題、教材審編等活動,從而提高教師自我培訓的積極性。此外,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專業教師去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深入到企業實踐中學習新技術、新方法,了解企業的生產、管理過程以及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為課堂教學做準備。高職院校也可以通過邀請專業的社會人士來學校開講座、做培訓,比如會計學專家、企業會計人員,從而使教師能夠接收到新的專業知識,使其教學水平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三)加強實踐教學。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成本會計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所以更需要注重實踐操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講授過一部分的理論知識時,可以舉出一些簡單的實踐范例,把這部分理論知識引入到實際生活中。此外,高職院校要建立校內校外聯合實踐基地,高校和企業進行合作,定期將一部分學生帶到企業中進行學習和實踐,讓學生學會用會計專業的理論知識去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隨著時代和教育體系的發展,成本會計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一門主課,其教學遇到了一系列問題,成本會計課程本身具備的實用性、操作性強等特點與現在的教學模式、內容格格不入,并且互聯網的到來和普及使得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已經滯后,而高職院校的大部分教師都是從事傳統教學很多年,普遍缺乏應對時代需求變化的能力。以上,就是對高職成本會計教學中問題和應對策略的論述,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真正地解決成本會計教學中的問題,還需要很多專業教師的不斷實踐和完善。

作者:龍珺 單位:江西水利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從峰.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途徑[J].教育與職業,2016,(05):97-99.

[2]肖大喬.淺析高職成本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08):452.

[3]朱秀芳.淺談關于高職成本會計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4,(09):42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