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會計教學問題探討

時間:2022-03-23 08:43:54

導語:技工院校會計教學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工院校會計教學問題探討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各行各業加快了信息化過程,信息化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會計作為“互聯網+”時代信息化的典型,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技工院校作為會計人才輸送的重要力量,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從分析“互聯網+”時代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出發,對當前我國技工院校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以適應“互聯網+”時代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技工院校;會計;困境;信息化

1在“互聯網+”時代下會計工作的變化

“互聯網+”,即“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簡單來說,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相融合,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效率和生產力。會計作為傳統行業,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要求財務會計業務和財務信息流程實現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一體化模式。傳統的機械數據處理將被計算機取代,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崗位由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傳統的辦公場所由計算機互聯網輔助管理,財務管理將與企業管理高度融合。企業會計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采集和處理,更高效快捷地為企業戰略提供決策方案。在這樣的情況下,培養高素質的、專業的會計管理人才很重要。作為培養會計人才的主要地方,技工院校要結合自身發展的特點,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符合“互聯網+”會計專業人才是關鍵。然而,當前我國技工院校的會計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還不能很好地為當前會計信息化服務。

2“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技工院校會計教學面臨的問題

2.1會計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目標不明確。我國大部分技工院校的會計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從基礎的理論知識學起,再到能力操作,采用提前設定、固定實施的模式,課程內容比較復雜,對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交叉重合等,缺乏職業的道德方面的課程。對技工院校來說,為企業培養專業的人才是教學的根本,但是現階段技工院校一味地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狠抓教學質量,企業方面迫切要求會計人才能夠迅速上崗,能夠盡快給企業帶來效益,校企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教學目標不明確,與企業需求相脫節,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技工院校的“技”。2.2教學模式根深蒂固,與會計發展相脫節。在大部分技工院校,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主要是授課式,即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接受。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專業,會計的發展離不開會計人才的培養。如果教師只是機械式地講解,這將不利于培養會計學生的專業技能,膚淺的專業理論,對實踐要求不高,與會計的發展相脫節,學生喪失了分析問題的能力,降低學習效率,無法適應當今日益發展的知識經濟。2.3會計教師缺乏互聯網思維,信息化應用比較少。“互聯網+”時代下,網上理財、網上支付、網上記賬等都需要財會人才,作為會計專業的教師更應該具備這些方面的知識。從目前技工院校會計教師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年輕教師能夠接受互聯網,能夠運用多媒體和信息化的技術手段,與學生開展教學交流,比如微信、微博、微課慕課等。但是,由于年輕教師在教師隊伍中所占的比重小,加上大多數教師習慣了在較長的從業過程中形成了固有的教學模式,互聯網思維也就運用得比較少,教師缺乏互聯網思維,對“互聯網+”信息化技術不夠重視,缺乏雖相關軟件、硬件的開發投入,缺乏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實訓實習以等方面的拓展,學生無法滿足信息化就業需求。2.4缺乏政府引導支持,校企之間合作較少,學生的就業能力不足。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企業、政府和學校的支持。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國政府部門缺乏對相關的職業技能和需求的積極引導,沒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而企業方面,也不愿意花高昂的人力財力物力成本來配合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校企合作較少,學生就業能力不足。

3“互聯網+”時代下我國技工院校會計教學的優化策略

3.1優化會計課程,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新時代的經濟發展要求,會計課程的設置要科學合理,在強調各科課程相互通融的同時,還應統籌各科,結合互聯網時代特點,把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結合起來,還應加強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根據復雜的市場環境,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的思考與發散能力,同時了解會計環境、了解信息化對會計行業的影響,使學生在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挑戰之時,能夠有“一技之長”,提高自身能力,立于不敗之地。3.2積極引導教師轉型升級,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在“互聯網+”時代,會計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形成互聯網思維,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建立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興趣和企業的需求為導向,促進教學轉型升級。在轉型過程中,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很關鍵,積極引導學生在提出解決方案時,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提高學習效能。此外,開發形式多樣的教學創新創業活動以及實訓實習等活動,學校之間、高校教師之間可以建立網絡資源共享數據庫以便教學分享和交流,為培養“互聯網+”會計人才做好資源儲備。3.3構建“互聯網+”會計教學平臺,大力提倡信息化技術手段的運用。構建完整的“互聯網+”會計教學平臺,加強云會計相關課程的模擬訓練;對教學過程、教學成果、學生反饋、企業反饋等進行及時跟蹤,不僅有效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還能有效發揮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提升教學資源使用效率,大大提升了教學效果。3.4發揮政府積極指導作用,大力支持通過“互聯網+”實現校企合作。發揮政府部門積極引導作用,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不同行業的企業參與提供會計職業需求報告,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來形成良性循環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流程。學校根據企業人才需求培養方案制定相關的企業會計課程,用互聯網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檔案,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招聘錄用提供依據。

4結語

“互聯網+”時代給技工院校會計專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作為會計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互聯網思維,提高信息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郭厚芳.“互聯網+”時代下技工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路徑探索[J].新校園,2017(1).

[2]王琳.“互聯網+”時代技工院校會計教學的改革和發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2).

[3]李東嬌.“互聯網+”時代技工院校會計教學改革探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7(20).

作者:郭欣妮 單位:廣東華夏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