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會計教學影響分析

時間:2022-07-23 03:23:43

導語:技工院校會計教學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技工院校會計教學影響分析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我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做出的重要決策,避免了過去繁瑣的交稅形式,提高了稅務征收的效率,調動了企業積極性,促進各個行業的發展。如過去企業生產一件產品銷售價為150元,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已經交過稅費,當人們購買此產品時,還需交納稅費,在營改增之后,人們在購買時,不用再重復交納此產品的稅費,這樣就大大減少了交稅重復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技工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理論方面的知識學習關注較少,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實施之后,技工院校應加強學生對營改增理論知識方面的學習,通過大量實訓來增強學生對營改增的理解,以便日后更好的投入工作中。

一、技工院校在營改增實施背景下會計教學的不足之處

技工院校所培養的人才是根據市場走向為指導的,營改增的改革,使得技工院校需要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市場的發展,但營改增擴大試點范圍的措施實施后,技工院校不會立即使學生學會新改革的措施,在會計教學方面仍有不足之處,本人從以下兩點進行具體的闡述:(一)教材陳舊,未及時更新。目前,技工院校會計學習仍然使用的是營業稅方面計算的教材,里面涉及的許多部分,都與改革后的內容有所不同,造成了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影響會計教學進度。營業稅計算時如某公司運送鋼材5t,消費5000元,收取3%營業稅,也就是150元,營業稅征收范圍較小。增值稅征收范圍較廣,出差住宿費、出售產品、商品加工等等,如購置全自動洗衣機,購置費為5000元,出售價格為6000元,不用重復交稅,只收取中間1000的差值的稅費,按規定收取17%的增值稅,即(6000-5000)×17%=170元。所舉例子只是營改增內容的一小部分,要想真正在未來工作中游刃有余,還需要增強對增值稅的了解,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重新學習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的知識。(二)學生主動性差,對營改增關注程度較低。技工院校的生源來自初中,高中畢業生,對學歷要求較低,受教育時間普遍較短,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較差。據長沙某高校調查顯示,對營改增認識較高的學生占比21%,了解較為清晰的占比40%,對營改增知識不清楚或無所謂的占比9%,對營改增關注程度較高占比22%,關注度一般占比41%,關注程度低的學生占比10%,這就反映出我國營改增后整體認知度與關注程度較高,但仍有少量學生表現為無所謂的態度。加上此次改革力度較大,學生重新接受大批知識壓力較大,也可能導致會計教學進行困難。

二、營改增背景下進行會計教學的措施

營改增是我國稅務制度的一大改革,就目前學生關注度與了解程度看,要想培養出優秀的會計專業人才,還需付出極大的努力,那么,在會計教學中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關注度與實踐能力,培養出專業性強適應性強的人才,本人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一)教師對營改增內容進行研究,改進教學內容。在國家初步大范圍實施營改增時,暫時沒有專用教材,在教學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實時性的問題,給講解造成困難,教師的講課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師應先對營改增的內容進行具體的了解與研究,學校可通過開展營改增會計交流會進行新征改稅的交流或者觀看相關新聞來增強自己的理解,教師對營改增的了解程度,極大影響學生的聽課效率,因此,教師在講課前做好教案至關重要。在教學中,會有很多實質性問題需要改進,例如在營改增后,我國的報稅是與之前有很大不同的,教師在教學中不提及此方面的內容,學生很難得到理解,還有關于我國交通運輸業的運輸稅費也由原來的7%變為交納11%的增值稅,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這只是營改增中改征的一小部分,可見教師要真正使學生對營改增內容得到理解,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二)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關注度與學習興趣。從上述對營改增后的調查數據分析可知,大部分技工院校的學生對營改增的關注程度不夠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因此在會計教學中,必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營改增的學習興趣。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離不開電子設備的陪伴,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低頭族,”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時,通過多媒體課件豐富課堂內容,用圖片、視頻,音像等來吸引技工學院學生的注意力,在平時的交流中,通過班級qq群、微信交流群進行疑惑解答,并向群里不定時推送關于我國營改增的內容,來提高學生對營改增的關注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三)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學生對營改增的理解。傳統的一教一學模式已不能適應國家培養人才的需要,會僵化學生思想,使學生懶于動腦。技工院校面向的招生學生為初中及初中以上的學歷,這類學生往往創新性思維更強,但自律性較差,會計為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起來較為枯燥,學生在上課是容易分心,只有采用多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來增加會計學科的趣味性,吸引同學的注意力,上課通過列舉小故事來增強學生對營改增的理解。我們都知道,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在會計教學中,教師提前指導學生使用軟件,在課堂上讓學生扮演收稅大廳工作人員,再現收稅情景,從實踐中加深對營改增的理解。這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在真正教學中,應該以人為本,因人而異。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國家進行稅制改革后,技工院校應緊緊跟隨時展的潮流,改進原有會計教學的不足之處,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形式,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加強對營改增的理解,并實時掌握社會動態,吸取經驗教訓。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不斷學習的重要性,增長見識,為國家培養主動學習、適應能力與實踐能力雙強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2]于紅紅,李宇青,林迎春.職業資格考試應服務于崗位需求[J].職業與培訓,2011.

作者:孫瑋希 單位:邵陽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