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探索

時間:2022-07-31 10:06:37

導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探索

摘要:由于九年級面臨畢業和升學的雙重壓力,普遍的“老師講,學生聽”、“課內不足課外補”,使我們整日面對的是批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早七點晚七點已經成為九年的代名詞。這種教學模式給師生帶來的是厭倦和疲憊,嚴重地制約著教學質量的提高。那么,如何用較短的時間,收獲最大的效益,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才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一、心中有數,精心策劃

首先,要清楚的了解、掌握課標中對本節知識點的要求程度,知道它在物理知識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能夠預知學生在學習、應用這一知識點時存在的誤區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據此精心策劃出一些能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的研究性學習。通過此環節使學生走出誤區,深刻理解和掌握相關物理知識。例如:在復習摩擦力時,我提出“怎樣判斷李寧鞋和耐克鞋,哪個防滑效果好?”學生在思考、討論中體會控制變量法,完善實驗方案,解決了問題。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避免了復習舊知識的乏味。

二、精講精練,及時反饋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作為主體的學生,他們才是課堂的主人,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事半功倍。這就需要作為“導演”的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巧妙設計情境,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其及時的給予指導和點撥。例如:尋找物理習題中的關鍵詞,明確思維過程,體會出題者的意圖,尋找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領悟知識,理解原理,發展能力。在學生練習過程中,精選習題,引導和鼓勵學生一題多解,開拓思路,優化學習過程。在此環節中,老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并反饋給學生,使學生能按預定的路線順利地發展下去。為達到這一教學效果,老師必須做到精心設計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應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認真體會老師講授的內容,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在作業的處理上,我個人不主張留課外作業,在課堂教學中精選習題,通過習題來檢查學生對本節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了解并糾正學生理解概念的偏差,減少誤區掃除障礙,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成績。

三、增加密度,加快節奏

教學按“既定模式”講授、提問、練習,有時會造成教學節奏慢、效率低。導致部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受到阻礙和壓抑。而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密度、加快節奏,主要是指增加學生的思維活動量,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使知識的傳授轉化為老師指導下的科學發展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最大限度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例如,在進行“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教學時,我提出如何用單表測(電流表或電壓表),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這在伏安法測功率的基礎之上,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學生反復的設計和討論,最后敲定一套完善的實驗方案,這樣在課堂的45分鐘內學生幾乎都處于積極的思維過程中,既學到了知識又發展了能力,使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四、注重層次,因材施教

學生的發展存在著年齡和水平上的差異,一節物理課、一個概念或一個規律看似簡單,但不同的學生理解的深度不同。具體表現在知識的應用上,有人得心應手、有人卻束手無策,為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得到充分的發展,我在知識的引入過程當中注意挖掘教材,細化問題,設置不同層次和梯度的問題,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解決,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在快樂中尋找自信,在自信中逐步走向成功。例如:在《探究不同物質導電能力》一課中,在明確探究目的的基礎之上,我提出這樣的問題:(1)設計實驗電路圖。(2)實驗中通過什么來顯示物體是否容易導電?如果只使用小燈泡是否可以?(3)如果電流表有示數,但示數不同說明什么?問題由淺入深,逐步深化。既調動了不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為大面積提高學生物理成績打下基礎。同時,處理問題時,鼓勵學優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理解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發揮肢體語言和聲音的魅力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只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充分的課前準備、熟練的教學流程是遠遠不夠的。教學過程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這一過程的完成通過兩種途徑:一是眼睛;二是聲音。眼睛是人窗戶,眼神中有關愛、有鼓勵,會給學生一種安慰和支持,眼神中有責怪和不滿,會制止學生課堂上不良表現的發生,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恰似無聲勝有聲”。聲音———教師傳播知識的主要途徑。聲音過高,會造成聽覺疲勞,同時也是一種噪聲;聲音過低會使學生學習沒有了興致,只有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的聲音,才有助于學生思維處于興奮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才能為提高課堂效率提供保障。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式,看問題有不同的角度,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會因人而異,但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利用最短時間,收獲最多的效益,充分利用課堂的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才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

作者:劉特 單位:遼寧省營口市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