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高校會計教育改革實踐
時間:2022-08-01 08:50:54
導語:大數據時代高校會計教育改革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動社會步入到大數據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會計教育逐漸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不足,與當前時展出現脫節。對此,本文就立足大數據技術的內涵與特征,針對當前高校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然后提出了進行創新改革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會計教育;問題;改革策略
近些年,信息技術發展非常迅速,其中尤以大數據技術的貢獻甚為突出。在高等教育中,大數據技術也逐漸產生了影響,讓會計教學表現出一些不符合時代形勢的短板。作為會計教師,就需要對此形成清楚的認識,深切認識到這些短板給會計教育帶來的影響,有效把握這些問題背后的原因,然后切入展開教育改革,讓會計教學可以在新時期取得更好的發展。
一、大數據技術的內涵與特征
所謂的大數據技術,一般也可以將之稱為海量數據或是巨量數據,其核心本質就是對龐大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從中找出具體的規律或是得到直接的結論。大數據技術對全部數據進行分析,不會漏掉任何一個數據,能夠考慮到每個數據的實際情況。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快了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主要體現信息化、個性化以及信息真實性,在進行運用時,需要把握這些特點。
二、大數據時代高校會計教學表現出來的問題
(一)教學信息化程度偏低。信息化是大數據的顯著特點,而從當前高校會計教育來講,信息化程度偏低,不少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信息技術局限于多媒體PPT,在教學中依靠PPT課件對學生進行教學。雖然這是一種信息化手段,然而從本質上來說和依照課本理論講解并無區別,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如果會計教育不能跟上時代構建信息化的教學模式,那么將會導致學生課堂參與較低,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二)教學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大數據技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個性化,能夠面對不同的對象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目前高校會計教育,采用的教學模式還是統一化的模式,也就是對一個班級的學生使用同樣的方法教學,學生不管自身水平高低,都是接受完全一樣的教學活動。這樣一來,必然會有部分學生和教學活動實際不符合,無法有效掌握相關知識。(三)教學評價信息不真實教學評價是高校會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盡可能提前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在目前的教學評價中,信息不真實這個問題很突出。學生在課后作業這個方面存在抄襲、借鑒或是依靠網絡資料的行為,這樣學生的作業練習并不能代表其真實水平,教師如果單純通過作業來評價學生水平,那么獲得的部分信息就不真實,評價結果自然就不準確了。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會計教育的改革策略
(一)通過信息技術重構會計教學課堂。對于教學活動信息化偏低這個問題,會計課程教師要引起重視,然后通過合理的信息技術手段,重構教學課堂,讓會計教學可以實現信息化的發展。從當前實際來講,可以用于教學的信息技術手段很多,比如VR技術、在線MOOC、智慧課堂軟件系統等等,在進行會計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對這些技術手段合理運用。比如,在課前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便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案例素材,讓學生先對這個案例素材進行分析討論,炒熱課堂氣氛之后,在切入到課本知識的教學。而在進行課本理論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在線MOOC引入一些經典的教學視頻,讓學生跟著視頻進行學習。最后還可以依托VR技術構建虛擬實踐場景,讓學生通過智能設備沉浸到這樣的虛擬場景之中,對學習到會計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多樣化利用,實現會計教學課堂的重構,能夠使其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構建層次化課堂。大數據技術強調對每個對象提供不一樣的個性化服務,在高校會計教學中,就要對這一特征深刻認識,并且將其遷移到會計教學當中。具體來說,在進行會計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擺脫以往統一化、同質化的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構建起層次化的會計教學課堂,給每個學生創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衡量。這可以通過學生的日常作業練習、課堂學習態度、課堂問答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確定學生所處的水平層次,然后將學生分為3-5個層次。其次,在對學生分層之后,教師就需要從教學設計切入,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分層,創建多個不同層次的教學體系。最后,在創建好不同層次的教學體系后,就要對學生分層實施教學,讓學生能夠接受與自身實際相符合的會計教學內容。(三)多樣化評價確保評價真實性?,F如今,部分會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手段單一,導致評價數據失真,并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構建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多種方法綜合使用,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確保教學評價的真實可靠。首先,可以基于課前導入環節進行評價,這個環節設置一些案例,讓學生在分析討論過程中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教師則暗中做好記錄。其次,通過課堂實踐進行評價。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創設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當堂練習,這樣也能有效評價學生。最后,設置差異化、開放性的課后實踐任務,每個學生需要完成各不相同的任務,無法相互借鑒參考,只能獨立完成,這樣也能有效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
四、結語
高校會計教育在大數據時代表現出來了一些問題,教師理解大數據技術的特征,并以此反思教學短板。然后從信息化教學、個性化教學以及多樣化評價這些方面切入,推動會計教育的不斷改革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虹.大數據時代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會計教育改革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3):5-6.
[2]黃琳.大數據時代高校財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2):221-222.
作者:侯中生 單位:河南大學
- 上一篇:小學音樂高效課堂論文
- 下一篇:高職院校會計教育新方向
精品范文
10大數據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