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創新實踐探索
時間:2022-03-27 03:06:25
導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創新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進入融媒體時代,各媒體單位對編導這一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有了新的更高要求,這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試從融媒體發展現狀及趨勢、目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現狀分析、教學改革創新的對策等方面入手,就融媒體時代如何加強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工作創新作出初步探索。
一、引言
廣播電視編導的角色及作用,決定著一檔節目、一場晚會乃至廣播電視臺整體節目的價值導向、品質風格、文化內涵、社會效益及綜合水平。在融媒體形勢下,隨著各地方臺融媒體中心的紛紛成立,對編導的需求及要求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傳統單一媒體模式下的編導,已經不能適應融媒體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工作者要立足實際,面向未來,轉變觀念,創新方法,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努力培養融媒體時代所需要的優秀編導人才,從而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二、融媒體發展現狀及趨勢
(1)融媒體定義和特征。在論述媒體融合發展時強調指出:“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融媒體的定義內涵和本質特征。所謂融媒體,就是以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技術為支撐,將傳統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以及各種微媒體全面整合、融為一體的一種現代化新型媒體。融媒體的主要特征是“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融媒體的優勢是:融合了媒體資源,節約了辦臺成本,節省了人力財力,提升了宣傳質量。(2)融媒體發展現狀及趨勢。目前,許多縣級廣播電視臺均先后投資成立了融媒體中心,在運行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微媒體的廣泛普及,年輕群體通過電視機(收音機)收看(收聽)廣播電視節目的越來越少了,這種現象倒逼廣播電視臺轉變辦臺理念,全面向融媒體方向進軍。未來,融媒體在蓬勃發展的基礎上,將朝著多元化、特色化、個性化、快捷化、定制化、人文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并呈現出激烈的競爭或兼并趨勢。
三、目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1)教材內容陳舊,教學理念落后。目前,為適應新的發展需要,各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雖然開設了新的融媒體課程,但教材的內容總是落后于融媒體發展現狀。整體教材的編排還是偏重于“專、精、細”的傳統風格,教學內容的“邊緣化”效應遠遠不夠。教師的教學目的依然偏重于培養“深入一門”、“精通一行”的專業編導人才。(2)編導人才素質不符合用人單位要求標準。筆者在調研中發展,某電視臺在招聘編導時,并不看重學歷的高低,而是先重點考察應聘者“是否會計算機或網站維護?”“是否擅長在微信公眾號上策劃或推介宣傳?”“是否擅長撰寫晚會節目的串詞?”等等……,而對該編導能執導大型晚會、電視劇等專業特長并不關注。顯然,各臺為了融媒體的快速發展,在人才需求方面,呈現出“大材小用”“專材雜用”的習慣。為了節省人力成本,許多地方臺寧可聘用低學歷的“全能型”人才,而不愿聘用高學歷的“專精尖”人才。(3)教學實踐力度嚴重不足。由于教學實驗室及相關器材的更新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導致編導專業的教學實踐條件與廣播電視臺的實際條件不能完全同步,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很難接觸到最新的融媒體硬件環境及節目導演、制作、播出流程。學生們雖然在畢業前有機會深入各臺參加實習活動,但由于時間太短,導致實踐力度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到畢業后的應聘和就業。
四、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改革創新的對策
(1)打破專業界線,轉變教學觀念。融媒體是信息大爆炸時代的必然產物,編導首先要成為信息海洋的“弄潮兒”,要精通掌握迅速、準確、有效處理海量信息的綜合本領,而專業知識的“邊緣化”和業務技能的“全能型”,是其內在素質和專業素養的基本要求。因此,編導專業學生要主動打破專業界線,積極轉變學習觀念,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融合型人才以適應融媒體的發展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設置教材內容,在編導專業的“橫向”或“邊緣”知識方面加大培養力度,有意培養“全能型”“復合型”適應融媒體發展需要的編導人才。(2)強化教學實踐力度,精準培養實用人才。廣播電視專業高校應與各地廣播電視臺應該聯合成立融媒體教學實踐基地,切實加強教學實踐,開闊學生眼界,優化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素質。學校每年可安排學生定期到用人單位參加“實習”,成績優異者可帶薪“實習”。用人單位要及時向學校反饋詳細的用人信息及人才需求“菜單”,以便學校有的放矢,精準培養用人單位急需的實用人才。(3)編導要有高度融合的技術素質和藝術素養。融媒體是技術與藝術高度融合、相互貫通的新型媒體,相應地,融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其知識結構必須達到技術素質和藝術素養的平衡。編導專業的學生不能認為自己學的是藝術專業而非技術專業,要努力學習,自覺補齊自身技術知識的短板,進一步優化素質結構,爭取把自己打造成獨當一面且能力全面的復合型編導人才。
五、結語
總之,融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事業需要大量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其中對編導人才的要求標準更高,只要學校轉變觀念、創新方法,積極響應用人單位的現實需求,以“借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促進教育改革和教學創新,就一定能培養出更多適應廣播電視事業高質量轉型發展需要的優秀編導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瑤.分析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局限性與開放性[J].傳播力研究,2017(03).
作者:李康 單位:甘肅省廣播電視學校
- 上一篇:技能大賽對會計專業教學的影響
- 下一篇: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拓展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