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音樂課程的意義探究

時間:2022-12-27 10:53:59

導語:職校音樂課程的意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音樂課程的意義探究

一、音樂鑒賞課程結合

傳統文化音樂文化形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民族思想的沉淀,這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希望,身上有著傳承民族音樂的責任。在進行音樂鑒賞課的教學時,要體現出儒家思想的精髓,將其思想與教育理論相結合,建立適合職業院校音樂鑒賞課程的新型教學方式,這些都對社會的和諧與素質人才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在進行音樂鑒賞課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音樂知識,也要重視民族文化與精神的傳承,可以與將有關民族精神、智慧、傳統美德等內容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中去。例如:《黃河大合唱》,主要是歌頌英勇抗擊外來侵略者的中華民族,學生在演唱這首歌曲的時候,會受到音樂的感染,激發出強烈的愛國精神。再如《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有著濃厚的民族氣息,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而言之,在音樂鑒賞課中,要吸收音樂中的民族精神,使音樂教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拓展學生的素質。

二、音樂鑒賞課程要結合思想政治

在教學中融入歷史革命題材的音樂,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時代的氣息,這有利于對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并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例如:《春江花月夜》、《茉莉花》、《二泉映月》等等。讓學生經常聽這些音樂,能使學生體會到我國音樂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職業院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課堂教學中展開的,以課外活動為輔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學生自我意識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要具有多樣性。音樂鑒賞課程是一種比較普遍,并且感染力較強的藝術形式,能起到陶冶情操和凈化心靈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性格和品格的塑造。所以,開展音樂鑒賞課程,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審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徑就是學生藝術團,它對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學生藝術團發展較好的職業院校中,藝術團的活動已經從原本單一的內容發展到聯歡晚會為主的活動上,并將其發展為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相結合的素質教育。此外,許多學生的作品還參加了學校的展演活動,這無疑提升了校園的文化氛圍,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總而言之,職業院校要將音樂鑒賞課程納入到教學計劃中來,使音樂鑒賞課程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同時學校還要保證音樂教學師資,并建立健全的音樂管理體制。采取適當的獎勵措施,鼓勵教師進行音樂鑒賞教學的深入研究。加強對學生民族音樂的教育,并將音樂鑒賞教學與思想政治、傳統文化相結合,進而拓展學生的素質。結論我國音樂文化歷史悠久,但是在職業院校中的音樂鑒賞課程并沒有得到重視。因此,怎樣繼承與發展音樂文化中的思想,并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拓展,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主要從職業院校開展音樂鑒賞課程的可行性分析、音樂鑒賞課程結合傳統文化以及音樂鑒賞課程要結合思想政治三個方面,探討職業院校開展音樂鑒賞課程的可行性及意義探究。

作者:曹宗華單位:承德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