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
時間:2022-12-15 04:16:51
導語:民族音樂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全球化進程對我國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外來文化給我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巨大的重大的沖擊,青少年作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體,受到了外來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卻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有些人極端地認為傳統文化不夠“潮”,是“土”的代表,一味地崇拜外來文化,無視傳統文化的魅力,更別提去理解和體會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了。與此同時,雖然當前大多數高校已經意識到在教學中增加對傳統文化的內容,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學校仍然存在只重視對民族音樂欣賞、民族樂器的技巧傳授等,對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發掘不夠,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了解較少。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重要儲備人才,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中,他們不僅是建設者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因此,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除了學習科學技術之外,還應該培養他們的民族意識和人文精神。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大學正是學生形成和建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思辨能力的培養非常有必要,思辨能力不是要簡單地的找到一個正確的科學理念,而是對不同的文化進行鑒別和比較,進而去學會反思,從中得到一個最佳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民族音樂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歷史悠久且豐富多彩,我國地域遼闊,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俗都各不相同,這種不同讓各民族的音樂風格迥異,蒙古族的長調,維吾爾族的手鼓,藏族的鍋莊,土家族的龍船調等等。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民族音樂為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提供了機會,不同文化的學習和欣賞,讓學生在已有的文化儲備基礎上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讓他們認識到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不能把已知的知識當做全部,應學會兼容并蓄,而不是偏見地去看待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通過不斷地學習去反思自己,鍛煉和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
民族音樂中往往會反映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俗,學生可以通過民族音樂去了解音樂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中國地域遼闊,各民族在風俗習慣上存在很多差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樂都具有不同的特點,比如從地域上講,北方的音樂多風格豪邁,旋律歡快,曲調激昂,彰顯了北方人的豪邁和熱情;南方的音樂曲調較為委婉,旋律也較為舒緩,表現了南方人的溫柔細膩。若是縱觀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更是為民族音樂留下了無數瑰寶,許多傳統音樂和戲曲不僅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更是傳遞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智慧思想。如《梁祝》不僅描述了一個凄美的民間愛情故事,更是對封建家長制的無情控訴,《漁舟唱晚》不僅反映了傍晚打漁歸來的溫馨場景,更是對歸隱山水的精神訴求。民族音樂的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對各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了解,進而去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同時,在當今全球化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學習民族音樂,培養民族意識,有利于學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在國際交流中更好地繼承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二、在民族音樂教學中培養人文精神的途徑
(一)注重情感的培養
音樂需要靈魂,飽含感情的演奏才能夠打動人心。民族音樂從其起源來看,它本身就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通過真情實感去創作并傳承下來的藝術形式,若在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演奏技術的培養,缺乏情感教學便很難呈現給世人有靈魂的音樂。因此,在民族音樂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學生器樂演奏技術之外,還要強調情感的投入對演奏的重要意義,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文化意境的創設,營造文化氛圍,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在注重培養學生情感表達時還要注意要咨詢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授學生基本的演奏技巧和器樂知識后,在進行學生情感方面的培養,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同時更有利于學生去理解民族音樂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最終達到技巧與情感的完美融合。
(二)創新教學方法
音樂是人類情感的表達,民族音樂更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傳播。教師作為學生走進音樂殿堂的引路人,更要明確民族音樂與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師生的對話和交流,營造和諧溫馨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創新性地提出一些與音樂相關的問題,逐漸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發散思維,不斷去試著了解和體會音樂的魅力和難以言喻的意境。通過引導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探究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長期的應試教育,讓學校和家長都只注重學生的分數,卻很少去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這就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在音樂的教授中,很多老師都注重學生的演奏技巧的掌握和提高,很少去強調學生的情感投入,更別提對民族音樂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的闡釋。這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人文精神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是教師本身欠缺相關的文化知識。為了解決這個局面,首先應該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注重對教師知識更新的培訓和教學方法的培訓工作,其次,在課程設置上也要加強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音樂課堂中還應該加入文學、哲學、歷史等方面的講授,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宋楠 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婷.論民族音樂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弘揚[J].大舞臺,2011,(10):243-244.
[2]李偉.論民族音樂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音樂探索,2010,(19):105-107.
- 上一篇:學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 下一篇:民族音樂在中小學的發展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