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發掘和利用

時間:2022-07-25 03:33:01

導語: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發掘和利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發掘和利用

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新時期人們對于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要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方式的創新,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從而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于教育的要求,提升我國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都在開展素質教育,學校一定要認識到小學品德課程在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斷地整合和優化現有的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做好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利用,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在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發掘和利用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小學品德課程與我國教育之間的關聯,對小學生教學的作用,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利用好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接班人。

關鍵詞: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發掘和利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基礎導向性作用,因此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新世紀主動地進行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變革,改善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把教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轉變為學生為教學主體,有效的開展教育事業的變革。小學品德課程對于小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決定了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的方向,所以學校一定要充分的發掘和利用好小學品德課程資源,提升小學品德課程的利用價值,提高我國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一.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內容簡介

在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德課程資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項目,它是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保障,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小學品德課程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觀點有深遠的影響,所以小學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對于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一般來說小學品德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有形的品德課程資源、無形的品的課程資源,有形的品德課程資源具體包含學校開展教學活動需要的教學書籍、教學設施以及一些多媒體設備等;無形的品德課程資源指的則是學校的一些獨具特色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特色。不管哪一種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其都是圍繞現實教育展開的,所以小學課程資源應該在現實的生活中進行取材和案例講解,才能提升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利用價值。

二.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品德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一般小學品德課程資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品德課程的內容比較重復,很多品德課程的教材內容出現重復,無法有效的進行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整合利用,導致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其次就是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課程目標失準,很多地區的小學品的課程目標出現了失準的問題,甚至沒有具體的課程目標,品的課程資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和發掘;最后就是小學品的課程的教師資源專業素養比較低,很多教師無法有效的利用小學品德課程資源開展教學,品德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得不到保障。

三.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的策略

(一)對教學材料進行整合。在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學材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一般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材料展開的,但是小學品德課程的材料則是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不局限于特定的教學書籍,可以根據一些習俗和道德案例進行講解,豐富小學品德課程資源。作為教師要在教學材料的基礎上,不斷對小學品德課程資源進行拓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舉個例子來說:教師在進行《我掉了一顆牙》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牙齒的動畫先讓學生了解牙齒的構造,然后在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對于牙齒的看法,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最后教師在進行進行總結,教給學生正確的刷牙姿勢,讓學生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品德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要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從學生生活中挖掘生動、鮮活的資源,引入課堂,提高教學成效,最終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指導學生的行為,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我們的課程資源整合要基于學生的成長規律,精心選擇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特點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和道德水準;要從整體出發,刪去重復交叉的內容,整合同主題同目標的活動,要能減負增效。(二)對學校的教學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小學的品德課程資源涵蓋了整個教學科目中,因此學校要注意對現有的學校教學課程中整合品德課程資源,利用學校的教學設施開展小學品德課程教學,促進小學品德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師在進行小學品德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通過現有的課程資源開展,促進教學質量的進步。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為學生詳細的介紹學校的構成,介紹的過程中要穿插小學品德教學,介紹操場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作用,養成鍛煉的好習慣;參觀圖書館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在圖書館內保持安靜,不要打擾別人,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在學校游覽的過程中,發現小草花朵,讓學生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在哪里都不能隨意的踐踏;在介紹榮譽墻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向上榜的名人學習,不但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學生。校內資源是非常廣泛的,可以分為硬件建設資源和軟件資源。硬件資源包括學校的圖書館、多媒體、校園環境,學校里的師生等。軟件資源包括辦學思想、辦學理念、校風校訓等校園文化;也包括學校的歷史,辦學特色;還包括升旗儀式、少先隊活動、興趣小組活動、主題班隊等活動。(三)對社會和家庭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小學品德課程資源不能僅僅局限在學校中,還應該在社會和家庭中對小學品德課程資源進行拓展,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教師在整合社會中的教育資源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對當地的歷史文化和名人進行探究,然后根據這些課程資源開展小學品德課程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收集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然后第二天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交流,讓學生明白這些風俗習慣的由來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血水自主學習,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社會資源是一個大課題,它包括公共場所和設施,如超市、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公園等等,也包括社區、街道、家庭等等都是的重要品德課程教學資源。如家庭教育資源。許多孩子在吃穿用等方面愛攀比,出手大方,常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有的孩子達不到目的還會哭鬧,耍小性子等。教師要從兒童生活中挖掘鮮活的教育資源,如學校生活資源、家庭生活資源、社會生活資源等,將這些與兒童生活緊密聯系的生活資源與教材相整合,不斷的對小學品德課程資源進行擴展,充分的利用好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價值,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品德課程要改變重形式輕內容、重說教輕感悟的現象,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緊扣教學目標、借助家長、社會和學校的教學資源,整合品德課程資源,有效的落實好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小學品德課程教學,讓每一個家長親身實地的為學生演示一些生活的技能,讓學生體驗沉浸式的情境課堂,全方位的利用好社會和家庭教學資源。(四)對網絡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參與活動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他們的思想覺悟與行為品質。所以,課程資源的整合與教學實施都要從細化教學目標入手,做到課程目標按照不同年齡學段水平開展不同的教育活動。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生活,讓不同的學生得到全面而又有個性的發展。在新時期,我們已全面的步入互聯網時代,小學品的課程資源不僅要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整合,也要對網絡的一些課程資源進行整合。教師要具備互聯網思維,通過網絡海量的信息數據不斷整合和豐富現有的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在網絡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課程信息,真對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找到合適的品的課程資源。教師通過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整合,更加有效率的對小學生進行品德課程教學,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突破地域的限制,提升自己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整合網絡課程自愿的過程中,要辨別網絡上的一些虛假信息,從多個維度引導學生建立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讓網絡成為學生學習成長的工具,而不能沉溺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

綜上所述,小學品德課程對于小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決定了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的方向,所以學校一定要充分的發掘和利用好小學品德課程資源,提升小學品德課程的利用價值,提高我國教育的水平和質量。還要不斷地整合和優化現有的小學品德課程資源,做好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昇濤.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探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6,(5):55-57.

[2]王正初.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與利用[J].教育科研論壇,2012,(7):10-11.

[3]黃福生.開發利用課程資源讓品德與生活課堂充滿活力[J].教師,2015,(1):69.

[4]高玲.管窺小學品德課程資源的發掘和利用[J].新課程•中旬,2017,(7):99.

[5]張如燕.合理開發與利用學生資源提高品德與生活課堂實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10):65-66.

作者:章佳佳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三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