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及就業拓展分析

時間:2022-04-16 03:08:42

導語: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及就業拓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及就業拓展分析

摘要:為了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以少兒教育專業為研究對象,開展了基于就業崗位實踐的專業人才培養及拓展研究。研究發現,少兒教育專業具有教學課程內容豐富、與生活實際貼近等特點,因此在執行人才培養工作時,要引入“多位一體”教學機制,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定位辦學標準與育人方向,聯合企業單位參與辦學合作,并將學生作為服務的客體,從而構建高校專業人才培養“協同體”。

關鍵詞:就業崗位實踐;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

少兒教育專業,又被稱為學前教育專業,是指培養使用多元化的培育手段,制定系統性較強的教育體系,從而實現少兒培養的人才的專業。此專業人才在就業中面向的兒童年齡通常為0歲~7歲。此專業的核心課程包括:普通話課程、心理學課程、兒童文學課程、少兒發展科學課程等。在高校教育教學課程體系中,少兒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為:為社會輸出具有較高政治思想覺悟、扎實幼兒教育專業知識、可在學前教育機構或早教行政部門擔任核心崗位的綜合型人才。由于當下市場經濟建設已相對完善,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對幼兒身心健康的培養,因此社會急需大量的少兒教育專業人才為其提供支撐。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高校針對此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也日趨職業化。與此同時,傳統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日趨凸顯。具體表現為: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大部分家長對少兒教育專業認知不足。他們普遍認為,此類專業無非是一些簡單的課本知識,再加上唱歌跳舞的能力即可。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對少兒教育專業進行此種能力定位是十分不合理的。因此,本文將基于就業崗位實踐,開展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及拓展分析的相關研究,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讓社會對此專業教學形成正確認知。

一、少兒教育專業的特點與開設必要性

少兒教育專業具有教學課程內容豐富、與生活實際貼近等特點。因此,此專業屬于一類認知性專業[1]。在教學中,此專業更加強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只有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基礎上解讀知識點,才能真正還原專業教育目的。同時,少兒教育專業是一門解讀教育學、揭示教育教學規律的專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由于少兒教育專業涉及的內容較廣泛,知識量與課時往往存在著矛盾[2]。為此,學生難以在課堂中對教師講授的所有專業知識進行消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僅起到引導與指示的作用。要想真正學會知識,學生還需在課下通過多種手段獲取資源,進行繼續學習。少兒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關鍵構成部分,少兒時期也是兒童智商與情商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采用適當的方法與正確的手段充分開發少兒智力,對于其后天發展是具有顯著效果的。高校開設少兒教育專業,可以讓兒童在社會的發展具備一個良好的開端。同時,此專業在社會中具備一定的公益性與非營利性,家長將幼兒交付給專業的教師,也可使其服務安心投身于事業,從而為市場做出更加大貢獻。總之,開展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就業崗位實踐中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

(一)引入“多位一體”機制拓展人才培養路徑。為了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就業需求,在執行高校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時,應遵循多方協同的人才培養理念,引入“多位一體”制度,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育教學工作[3]。在此過程中,應堅持以政府與市場建設需求為依據,定位高校辦學標準與特色化育人方向,聯合相關企業單位參與辦學合作,并將學生作為服務的客體,從而構建高校專業人才培養“協同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由高校制定人才培養的初級目標,并由地方少兒教育合作機構對高校制定的目標進行補充與拓展,最后由教育行政單位進行目標審核[4]。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就業需求,高校可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學生的職業規劃與未來就業發展目標,獲取學生的意見,對教學計劃進行動態化整改。高校要加大對校內學生實習崗位的建設。除了可以讓學生參與市場工作,也可以聯合企業在校內創辦“育兒基地”。并參照市場中幼兒機構的辦學模式,在校內創辦相同類型企業,采用與市場協同的方式,進行少兒學員招聘。但與市場中的少兒辦學機構不同的是,校內創辦的企業機構不收取少兒家長任何費用,完全屬于公益類教育行為[5]。當招生學生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時,教師可根據學校目前教學進度,綜合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分配不同類型的教學崗位。學生在崗位實習過程中,可將教育的成果實時發送給家長,讓少兒家長作為高校教學監督者,這一過程不僅滿足了教學過程與就業實踐崗位的融合,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家庭中父母無法給予少兒正確的行為指導的問題。(二)構建以就業為核心的少兒教育課程體系。少兒教育專業中的公共課程包括思政課程、語文課程、普通話課程、計算機技術與應用課程、文化藝術課程等,這些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內容較寬泛,缺少針對性。為了解決該問題,基于就業崗位實踐進行了少兒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具體內容如下表1所示。按照表1內容,對高校目前制定的少兒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并嚴格遵循《少兒教師職業素養標準》的規定要求,從專業能力、師德、技術應用能力三個方面,對教學工作進行指導。在此基礎上,將就業實踐內容與課程體系相融合,從而使理論課程知識具備一定的實用性[6]。例如,將課程體系細分為通識應用課程、核心教育課程、拓展訓練課程三大類型,通識應用課程、核心教育課程屬于學生必修課程,拓展訓練課程屬于學生選修課程,課程教學的主修內容包括心理健康、行為干預、聲樂、形體、管理等課程。學生在學習必修課程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至少選修一門拓展訓練課程,從而提升學生在市場就業選擇中的優勢。總之,上述設計的全新課程體系,較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課程內容單一化的問題,不僅將教學內容充分地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在學習中的正確教育思維與教學實踐能力,具有顯著的應用意義。

三、少兒教育專業的拓展分析

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少兒教育專業學生在市場中的就業范圍較廣,畢業生不僅可以就職于學前教育機構,同時也可就職于教育行政單位,負責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能夠負責教學資源行政管理工作[7]。因此,在上述提出的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的基礎上,對教育行為與專業就業前景進行拓展分析,制定“三年制”教學指導方案。在此教學指導政策的帶動下,無論是學生學習過程,或是學生選擇就職時間,都將不再受到市場發展的限制。同時,學生也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參與校內不同教師開設的課程,從而通過為期三年的教學改革工作,實現少兒教育專業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提高教改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改善目前我國少兒教育落后的現狀,做到以少兒教育推動教育市場的前進與發展。

四、結語

實踐型是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文章綜合少兒教育專業的特點,開展了就業崗位實踐中少兒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及拓展分析研究。考慮到市場對于此專業的人才要求較高,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通過規范自身教學行為的方式,為學生樹立先進典型,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行為。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對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馮天天,張曄,陳永溪.少兒體適能教育產業發展與創業指導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0(11):172-173.

[2]曾鐵.少兒健康少兒成長少兒教育的一些思慮—兼說有關高校教師助力完善少兒教育[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20(03):7-19.

[3]樊文娟,鄭小紅,田汶靈,等.“互聯網+”背景下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人才需求的高職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7):67-68+71.

[4]趙梅花.淺談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推廣服務創新—以蘭州市少兒圖書館榆中分館工作為例[J].辦公室業務,2019(13):122-123.

[5]劉坤.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少兒英語藝術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19(27):79-80.

[6]吳瀏.數字媒體技術上博物館的教育資源研究—以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博物館的公共教育探索為例[J].智庫時代,2019(43):142-143.

[7]江杭.少兒美育與藝術傳播的實踐與探索—以山意畫館的教育理念為例[J].國際公關,2019(11):265-266.

作者:畢娟 單位: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社會管理及服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