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類專業實踐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3 04:15:57

導語:高校旅游類專業實踐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旅游類專業實踐教學論文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旅游類專業。本文所指的旅游類專業包含高等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導游、旅游英語、會展策劃與管理等專業。旅游類專業的綜合性很強,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協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實踐教學是旅游類專業人才培養中不可忽略的環節,在教學體系中要增大實踐教學的內容。

(二)實踐教學基地。所謂實踐教學基地,是指針對行業或職業崗位群的技能而設立的仿真工作環境,是系統的技能訓練場所。旅游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就其內涵來說,是指學校圍繞旅游行業或崗位群的技能要求而設立的系統技能訓練場所;就其外延來說,主要包括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兩大類。旅游類專業要求本專業的學生應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和操作技能,旅游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是確保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基地。

二、高校旅游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校內實踐教學基地設施設備不完善,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從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經費投入情況看,目前公辦高校的經費使用由政府財政統籌安排,高校如有建設需求,需要很長一個周期才能實現;民辦高校則只能依靠自身財力進行基地建設。由于經費投入不足,資金缺口較大,致使高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條件普遍較差,實踐教學設備數量、質量和種類嚴重滯后。例如,已建有的模擬客房、模擬餐廳等實訓室設施設備多較為陳舊,落后于社會行業規范。專業實踐教學設施只能進行簡單的基本技能訓練和情景模擬實訓,學生實踐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鍛煉,實踐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又如,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信息系統等實訓室的建設幾乎空白,地理信息系統、旅游資源模擬規劃系統等必要的旅游實踐教學軟件,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價格昂貴,加上觀念上不重視,在建設上一直被忽視。

(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管理不到位,頂崗實習流于形式。其一,有一部分高校出于專業宣傳或專業評估的需要,僅僅是在相關企業掛個牌子或簽個合約,企業根本不給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頂崗實習只是紙上談兵;其二,由于專業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生實踐教學需求增大,一些高校往往降低對合作企業的選擇標準,主要的實踐教學合作企業也僅僅局限于酒店和旅行社層面,范圍狹窄。由于實踐教學單位的實力、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造成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差別很大;其三,企業經營的變動性和學校長期穩定的實踐教學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的矛盾,導致校企合作的穩定性較差。旅游行業本來就是一個人員流動性很強的行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不斷變化導致頂崗實習機會供給不穩定,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

(三)實踐教學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規范化建設不足。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各類設施設備多缺乏嚴格的操作規程,與企業的管理、操作實際等相差較大,難以滿足規范化建設的要求;且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開放時間較為固定有限,也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則基本上處于學校與企業之間只有一紙協議相聯系的狀況。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加之很多高校旅游類專業的專業教師的教學任務較為繁重,很難與學生一起到實踐教學基地完成頂崗實習。因此,當按照教學計劃學生應進行頂崗實訓時,大部分學校都是僅僅由專業教師將學生安置到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后續的實踐教學指導及管理工作基本與學校脫軌,主要落到了企業管理人員身上。僅有個別學校會派指導教師定期到企業了解情況,多數學校對學生在實踐教學基地的情況則都是不聞不問,學校與酒店之間的聯系也僅限于學生實訓安置期間。學生在頂崗實習的過程中不能及時得到專業老師的指導與幫助。同時,因學生不是企業的真正員工,企業也疏于管理和就業指導。因此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如果主動學習和自我約束意識較差的話,不僅難以取得很好的實踐教學效果,還存在很大的管理和安全隱患。這其中固然有行業現狀和區域限制的原因,但專業培養模式和管理體制同樣難辭其咎。

(四)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實踐經驗不足,指導能力不強。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而這一目的的實現除了要依賴必要的硬件設施外,還要有相應的軟性保障,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就是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軟性保障之一。作為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旅游專業的實踐教學目標靈活地組織教學和實踐。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旅游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一定程度上存在數量短缺、實踐經驗不足、實踐教學指導能力不強、沒有相關職業經歷、來源結構單一等問題。導致在實際工作中,許多高校旅游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常常流于形式,只是走過場而已,偏離了實踐教學的目的,嚴重制約了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高校旅游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對策

(一)豐富建設資金來源,增強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實效性

1、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旅游類專業校內仿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所需資金較大,高校僅依靠自身力量去完成不僅要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且建設時間相對較長。鑒于高自身資金投入不足的現狀,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上,高校應開拓思路,大膽創新,積極拓寬資金籌措的渠道,從創造自身效益、爭取合作業支持、與區域內學校實行優勢互補、聯合社會力量辦學等多個方面解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

資金來源問題。

2、采用靈活多樣的建設形式。一方面高校可通過與企業建立互惠互利的聯系渠道、經濟資助等形式,尋求企業支持建設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高校可依托旅游類專業的優勢,建立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校屬經營性組織,充分利用其經濟價值和教學價值。以酒店管理方向為例,可以成立校辦酒店,學校進行前期必要的硬件投入后,聘請專業人士定期做經營模式、經營思路、市場分析等方面的指導。校辦酒店面向社會正式運營后,教師和學生以員工身份進入酒店,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常規,進行現場指導,為確保學生能充分訓練到每一個科目,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進行輪崗。該種建設形式不僅讓實踐教學更加真實,而且檢驗標準更明確———以經營效益檢驗,如果經營得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建設資金壓力。

3、以就業為導向,營造仿真的職業環境。高校應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按照旅游行業內在規律,為學生提供在設備設施、經營環境、消費需求等方面與真實企業相一致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實現校內實踐教學的規范化、標準化,嚴格按照真實的企業流程布置實踐教學任務,根據旅游崗位設置實踐教學任務,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設施設備必須適應旅游行業崗位需求,教學場地的構建、設施設備的配備、管理模式的選擇等都應具有一定先進性,能夠代表本行業發展的需求。例如,模擬前廳實訓室的建設,除購置先進的設施設備,還需配備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等。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本專業領域較先進的技術,才能夠實現有效就業。

(二)優化校企合作方式,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1、優選合作企業,建立“合作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高校旅游類專業在選擇實習合作單位時,要做到寧缺毋濫,選擇具有一定規模、運營良好、企業管理制度完善、實習管理規范、具有一定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進行合作。通過簽訂協議、合同等法律文件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確保學生、學校和企業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護。為了保證合作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學校或院系可以以組織的名義與企業進行溝通與協商,在聯系溝通、實踐教學、交往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與企業建立信任關系,并逐步開展各項合作,最后掛牌建立“合作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這類基地的合作范圍較協作型實踐教學基地更為廣泛,不僅包括了實踐教學安排、科研轉化和職工培訓等方面的內容,而且還包括了專業設置的調整、專業教學計劃的安排等內容,能更好地發揮企業在教學中的積極主導作用。

2、與旅游企業合作辦學,實行訂單式培養的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就業率為目的,通過與旅游企業合作辦學,實行訂單式培養,互為基地、相互支援,共同培養學生。學生采取雙向選擇的辦法確定,企業派出指導教師免費給學生上課并安排頂崗實習,負責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學生在時間上盡量尊重企業的用人需要,并將教學內容做適當調整,分年級采取不同的專業見習、實習模式。在見

習、實習過程中,學校與企業緊密合作,實行全過程、全方位指導和監控。

(三)完善實踐教學基地管理制度,使各項管理科學化、規范化。首先,針對實踐教學,應建立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管理制度、實踐教學教研組活動制度等,以確保實踐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其中,尤其要明確實踐指導教師的職責,加強對實踐教學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實踐指導教師應深入實踐教學基地,具體管理和指導學生進行崗位實訓,發現問題要采取措施及時解決,以保證實踐質量。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對實踐指導教師的評價考核機制,把實踐教學管理工作的情況作為考核實踐指導教師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其次,針對實踐教學基地的設備、工具和材料,應建立各種設備保養維護制度、工具使用管理辦法、環境保護規定等,以提高各類設施設備的使用率和降低成本消耗;最后,針對參加實踐教學的學生,應建立學生實踐教學管理條例。其中,要特別強化頂崗實習管理,實現學校與企業共管。學校和院系應特別加強頂崗實習學生的指導和跟蹤工作,依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實習計劃安排,給予學生必要的專業指導,以解決其在實習過程遇到的各種問題。頂崗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實習報告,實習結束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同時對學生的實習工作按標準嚴格考核,提高學生對頂崗實習的重視程度。完善相應的頂桿實習規章制度:學生的動員組織工作、獎懲措施、報酬及勞動事故的處理辦法、實習效果評定等。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企業也應當承擔相關責任,在為學生提供崗位技能指導的同時進行必要的管理和規范。

(四)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不斷提升實踐教學指導能力。所謂“走出去”,要對現有實踐教學教師進行培養和培訓,定期安排專業老師到旅游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加調酒師、茶藝師、會展策劃師等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有關技能考核等級證書,增強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走出去”,使實踐教學教師掌握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并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成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所謂“請進來”,是指聘任有豐富從業經驗的旅游企業工作人員作為兼職指導教師,向學生介紹最新的行業信息和相關職業技能要求。

作者:邱瑛趙文影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