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教學的管理系統實踐課程探索
時間:2022-09-11 09:47:02
導語:項目教學的管理系統實踐課程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今大數據環境下,信息處理方式急需不斷的更新發展;《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仍然運用一些傳統的例子,運用的軟件也比較陳舊,學生進入社會不能很快適應新的實踐環境,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人們的個性化需求,這種情況造成學習與工作內容嚴重脫節。本文通過行動導向的理論,在教學中,通過解構學科知識體系,重構行動體系,化章節為項目、以項目為載體創設學習情境。將傳統的知識體系與專業技能相結合,根據工作過程設計項目,從易到難設計學習情境。通過闖關式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服務于學生成長的課程目標。
關鍵詞:項目教學;實踐教學;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型課程
引言
實踐教學在普通高等學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點不同,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占有主體地位,是實現教學培養目標的最重要的教學模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特定職業能力。應用型本科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這一特點能夠滿足國家培養技術性、復合型人才這一目標,實踐教學注重學生技術應用水平和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
1、《管理信息系統》實踐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與實施打破了以往軟件教學中就軟件講軟件的現狀,結合授課對象的專業培養目標充分分析軟件的功能,結合企業實際需要把軟件的學習放到了系統設計這一真實的情境中,讓軟件發揮它針對性的作用,實現其關鍵的功能,使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學會做、學做合一,教學為專業的培養目標服務,學生的學習與未來的工作實現了對接。實踐教學為了傳承實踐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實踐能力,借助了一定的理論指導,通過引導學習者的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習者綜合素質的教學活動。1.1 基于項目教學的課程總體設計。在設計過程中,以項目為載體,創設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運用管理信息系統的知識解決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通過闖關式學習,學生每完成一個項目都很有成就感。1.2 基于項目教學的課程設計具體思路。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實踐教學設計基本思路:課程教學設計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遵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材施教的原則對《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實踐教學進行設計。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過程為“系統分析與設計-數據庫設計-窗體設計-窗體與數據庫連接-系統運行與維護”。以系統大小為依據,劃分成三個項目,例如,班級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專業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公司管理信息系統。
2、《管理信息系統》實踐課程實施
2.1 項目教學法的引入。在完成實際項目的過程中,將零散的知識點系統化和完整化。為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的團隊協作的意識、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教、學、做”三維一體的方式,以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過程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真實的項目驅動學生能夠在完成項目的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進而掌握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方法與技能。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將學習活動與真實項目相結合。將原有分散的知識點進行結構與重構,將知識融入項目之中,項目完成即知識點學習完畢并靈活掌握,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學中做、做中學”的樂趣,提高了學習效率。項目教學法實施過程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第一,選擇示范項目和實訓開發項目。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示范項目進行教學演示,在示范項目中融入課程的知識點。實訓開發項目對于初學者適合選一些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統項目例如,班級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專業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學生能夠接觸到這些真實的項目的開發單位,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與理解達到“學中做”的目標。選擇項目難度要適中,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挑戰性,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達到“做中學”的目標。第二,項目教學的方法是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工作情境為支撐進行運用,教師可以采用情景互動、問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項目的實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進行項目開發、集體討論、評估取舍、陳述匯報、團隊合作。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完成工作任務,這樣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強了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第三,項目的考核,通過學生陳述匯報、成果展示和答辯展示項目的實施情況,其他組成員對其評價打分,教師對其進行評價和反饋。2.2 學情分析。上課前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統》課程開設在哪個學期和班級,了解學生入學成績以及前序課程的學習情況,通過雷達圖等專業統計工具對學生情況進行量化分析,同時定性分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析問題能力等現狀;了解學生的優勢與不足。通過上述的分析,師生共同將學生分組,3-4人一個團隊,并設置相應的分數獎懲制度,讓所有的學生發揮自身的特長并全部參與到教學活動中。2.3 有效運用學習情境這一項目教學的方法與手段。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認為知識是基于社會情境的一種活動而不是一個抽象具體的活動,人們學習的知識、思考和情境是相互密切聯系的,知識是處在情境之中并在行為中得到進步與發展的,知識是個體與環境交互過程中建構的一種交互式的狀態,知與行是相互聯系的。同時,知識是一種能力,它能夠協調人類一系列的行為從而去適應動態發展變化的環境。情境教學關注以下方面的內容:一是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設置與現實相似的情境;二是教學過程中模仿現實問題解決的過程,教師教學過程中不是將所需要的工具提前準備好給學生,而是蘊含于情境之中,實施過程類似于現實中專家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教師提供解決問題的原型給學生,教師跟蹤指導學生。教師依據真實職業環境特點與需求將《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設置成三個教學模塊,每個模塊的內容都是按照工作過程進行排序,采用闖關式的學習形式。第一個模塊的教學任務完成后,學生基本能夠完成相應的工作;第二個模塊的教學任務完成后,學生能夠熟練完成相應的工作;第三個模塊的教學任務完成后,學生能創新性的完成相應的工作。在每個模塊的教學過程中根據任務難易程度、學生掌握情況靈活運用案例教學、參與式教學等方法;有規律的運用先教后學、先學后教、溫故知新的教學三方法;有效運用發現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三階段。2.4 項目教學的評價與考核。項目教學的考核可以采用包括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多元化評價方案。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分別設置一定的分數比例,重在平時考核。將平時考核拆分成測試、課堂參與、加分項等類型,每次課都要考核,同時,進行定期測試。期末設置成卷面考試。
3、《管理信息系統》實踐課程效果評價
基于項目教學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有如下優勢:采用技能操作訓練與專業理論相對應,緊密銜接的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為了讓學生有較多機會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效結合,可以將專業理論教學和技能操作訓練有機結合;這樣,教師能比較直觀地了解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的水平,從而增加了師生的直接接觸機會,這樣有利于教師運用不同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項目式教學要求教師必須自身的業務能力、教學水平過硬,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努力成為“復合型”的教師。采用闖關這一形式進行項目實施有如下優勢:各個顯性的教學目標是分散在各個“關”中的,是非常明確的,這就有利于引起學生的隨意注意;從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上看,闖關教學模式有利于吸引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闖關教學模式就是提倡讓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變得樂學、會學,這就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
4、結論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通過運用項目教學法有效的避免了重理論輕實踐這一傳統教學的現象,通過任務的驅動調動學生的手、腦、耳等器官都參與學習之中,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提高了學生學習管理信息系統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全面、系統的思維方式得到了培養,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了提高。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能夠獲取知識同時也開拓了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實施評價過程中教學能力也得到了提到,實現了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 徐順志.管理信息系統[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
[2] 鐘福連.信息管理中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的應用研究[J].現代信息科技,2018,(11):151-152.
[3] 薛華成.管理信息系統[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
作者:于紅巖 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管理工程系
- 上一篇:職業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檔案管理探索
- 下一篇:供銷社安全生產整治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