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間美術設計教學應用
時間:2022-04-08 10:15:46
導語:高校民間美術設計教學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民間美術的藝術特點
民間美術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形成的藝術形態,是民族情感、風俗習慣、文化心理的藝術表現,體現著民族的生活理想和審美追求,有著鮮明的民族性。同時,民間美術有著大眾性特征。民間美術與宮廷美術、宗教藝術等有著明顯的區別,它有著鮮明的生活性與實用性,是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的藝術再現,是勞動人民發自內心的情感需求與生活愿望。此外,民間美術有著鮮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風俗人情,從而形成不同性格特點與審美習慣,如北方地區有著粗獷、豪邁、直接的藝術風格,南方地區有著含蓄、柔和、細膩、精巧的藝術特點。最后,民間美術具有獨特性特征。在色彩運用、材料使用、藝術造型等方面,民間美術有許多獨特之處,如木雕、青瓷等建筑設計藝術有著獨特的地域風格,年畫、風箏、臉譜等多選用隨處可見的材料。
(一)有助于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為滿足自身精神需求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是民族審美觀念、精神氣質、思維方式的獨特展現,有著悠久的歷史、濃重的鄉土文化色彩和頑強的藝術生命力,對中國現代設計藝術有著深刻影響。民間美術的題材多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主要有陶瓷、染織、剪紙、雕刻、刺繡、民居裝飾等,它與美術學、民俗學、教育學等學科有著密切聯系。[1]民間美術是經過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較為穩定的本土藝術形式,有著較強的穩定性、包容性,民間美術強調刪繁就簡,注重夸張、象征、寓意等藝術手法的運用,主張通過夸張變形的手法來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這與現代藝術的強化視覺主體、注重視覺沖擊力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而將民間美術引入高校課堂則能使這種傳統藝術形式得到傳承與發揚。
(二)有助于現代設計藝術的發展。民間美術有著造型夸張、裝飾性強、人情味濃重等特點,這些都是勞動人民生活智慧的結晶。現代設計是一門集科學和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有著鮮明的時代性,它與民族傳統文化有著密切聯系,有著濃重民族風味的平面設計作品往往最能打動人心。民間美術與現代設計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雖然現代設計與民間美術產生于不同的社會環境,有著不同的設計理念,但它們都是社會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著相同的設計目的與審美理念,如刺繡、剪紙、雕刻等可以為現代設計提供豐富的素材。現代設計中人們依賴于互聯網、設計軟件、電腦特技等設計出色彩艷麗、紛亂復雜的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往往缺少審美價值與文化內涵,不能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而將民間美術融入現代設計之中則能增加設計作品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魅力。因而,應將民間美術融入高校設計教學之中。
(三)有助于高校設計教學的繁榮發展。民間美術與高校設計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民間美術的獨特魅力對高校設計教育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將民間美術引入高校美術教學是順應現代設計藝術發展的必然選擇。[2]在高校設計教學中,有人認為民間美術是過時的、落后的藝術形式,不適應現代設計藝術的發展需要,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民間美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鮮明的藝術風格,對現代平面設計具有重要意義。現代設計教學是開放的、全方位的教學體系,在學習西方設計藝術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對民間美術的學習,應堅持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從民間美術中汲取營養,應將民間美術中的造型規律、美學思想、藝術風格等融入高校設計教學之中。在高校設計教育中存在著一種認識誤區,即片面注重形式的模仿,忽略了民間美術的藝術真諦。許多美術院校都開設了現代設計專業,并請國外學者給學生講授現代設計理念,反而忽視了我國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我國設計專業培養的是復合型的設計人才,而不是專業的藝術家,因而設計專業涉及的課程非常廣泛,民間藝術是勞動人民在實踐中形成的手工藝術,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理應將民間美術融入高校設計教學之中。
三、民間美術在高校設計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高校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復合型的藝術人才,將民間美術引入高校設計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概括能力、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而,應將民間美術融入高校設計教育之中,將民間美術和現代設計有機結合起來。
(一)民間美術造型在高校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在長期發展中,民間美術逐步發展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符號系統,這些藝術符號與當地的藝術技巧、藝術材料等有著密切聯系,并呈現出鮮明的區域特色與時代風貌,如泥玩具、蠟染、土布印染、陶瓷、漆器、嫁衣、繡花鞋墊等民間美術作品都散發著濃重的鄉土氣息,魚紋、鳳紋、渦紋等傳統符號有著鮮明的時代風貌。[3]同時,圖形符號與民族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有著密切聯系,是這些文化形式的外在表現,這些特殊的圖形符號可以使欣賞者產生一種文化認同感。在高校設計教學中融入民間美術資源,能夠使設計形象變得更加簡潔、集中,使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民族傳統文化,設計出有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在教學中可以開設民間美術欣賞課,讓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的樣式,探索民間藝術的設計風格;還可以將風格多樣的民間美術運用于教學之中,通過總結民間美術的藝術造型,豐富學生的設計理念,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二)民間美術風格在設計教學中的運用。民間美術是人的審美情趣與自然萬物的巧妙結合,有著樸實、單純的審美精神,體現出一種親切活潑的人情味。民間美術寄托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理想與人生愿望,有著鮮明的象征意味,如鴛鴦戲水寓意著夫妻恩愛,桃子、仙鶴、烏龜等象征著長壽,石榴代表著多子,牡丹象征著富貴……這種寓意的表達方式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感,并被廣泛應用到現代平面設計之中。[4]如韓美林設計的奧運福娃就使用了中國傳統紋樣和民間雕版處理手法,表達出中國人民積極進取、和睦友善的精神;2008年奧運會火炬中使用的祥云圖案,有社會和諧的象征意味。在高校設計教學中,應將這些民間美術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之中,用之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應挖掘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質,應將民間圖案的精神內涵、文化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借助民間美術的設計理念設計出有民族風格的藝術作品。
(三)民間美術色彩在高校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色彩是民間美術中重要的藝術語言,民間年畫中就有“粉靠綠,人品細;紅靠黃,亮晃晃”的俗語。我國民間美術中的色彩運用有著鮮明的區域特點,西北地區的民間美術的色彩濃重,常用大紅、深藍、深黑等色彩進行搭配,陜西的泥玩就使用藍與橙、綠與紅等強烈對比的色彩;而貴州、云南等地的蠟染多使用天藍、淺白等淺色調,展現一種樸素、淡雅的柔和美。在現代裝飾設計中,應繼承與發展民間美術色彩的夸張性、裝飾性,推進設計教學的民族化進程。在高校設計教學中,應繼承與發揚民間美術的色彩風格,用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手段讓學生感知民間美術中的色彩運用,推進色彩運用的民族化。
(四)民間美術材料在高校設計教學中的運用。民間美術的材料運用注重回歸自然,強調去粉飾、勿做作、少賣弄,呈現出一種原生態意味和返璞歸真的藝術氣質,從而創造出許多有淳樸、自然地民間美術品,如根雕就是根據樹根的形狀進行雕刻與設計,以此體現一種自然美,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5]現代設計中的新材料、新工藝得到廣泛使用,但天然材料仍可以給帶給我們許多設計靈感。在高校設計教學中,應讓學生多參與實踐考察,了解喜慶婚宴、室內裝飾、民間服飾等民俗文化,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藝術思維;應使學生對民間美術有全面而正確的認識。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平面設計的藝術源泉,民間美術融入高校設計教學是現代設計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應強化民間美術在高校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霍焱工作單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企業版圖設計教學與實踐
- 下一篇:職校體育教學滲透素質教育的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