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6-08 03:22:05

導語: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我國大約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開始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進行引進工作。通過近三十年的不斷探索與研究,我國逐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的環境藝術教學從創立至今有了顯著的進步和發展,很多相關理論都被引入了具體實踐當中。由此可見,環境藝術教育有了明顯的成效。這樣的進步和成效不是空穴來風,是時展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后對生活更高層次追求的迫切需求所在?,F階段,我國經濟有了快速的進步和發展,人們自然會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同時去追尋更好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環境藝術設計可以說是應時而生也是應勢而生。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的面貌和格局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相關資料顯示,城市環境空間三十年來不斷進行大的遷移和置換,更多的規劃和景觀建筑以及園林景觀層出不窮,而且這都已經成為了現代人民生活的一大重要標志所在。在這種形式下,環境藝術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腳步的不斷加快,對環境藝術設計教學專業人才也有了更好的標準和質量乃數量的需求。

二、現階段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問題所在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體制尚不完善與迫切的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會引發人們對環境意識的改變。當人們的環境意識改變了,那么我們這門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內涵也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具有時代屬性。然而,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還是沿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這種計劃和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嚴重妨礙了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時代屬性,直接導致我們教學的東西往往是瀕臨淘汰的內容。

(二)傳統的高校教學模式與環境藝術設計學科性質特點相互沖突。從環境設計專業教學來看,該學科的三個特點分別是:1、綜合性;2、整體性;3、更新性。這是三大特點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也是社會對該項專業人才的基本性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培養出大學生擁有出色綜合素質和整體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所要探討一大重要課題。但是,傳統高校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環境藝術設計類人才需求的培養。要知道,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其實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涵蓋了文科、理科、藝術科等眾多科目的知識和理念。然而,在傳統的高校教學模式下,我們很難對這種較差學科進行必要的學科管理,這樣發展的后果就是導致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難以規范,特別是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學都無法得到很好的開展,長此以往,我們培養出的人才會是畸形的人才,這決不利于我們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三)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認識不足導致的教育理念和定位都不恰當。最近的一段歷史時期,我國環境藝術專業出現了嚴重的泡沫化現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由于現今的熱門導致了我國很多高等院校絲毫不考慮自己是否具備開設條件就大量涌入并開放了這門學科教育。更有甚者,高校領導層甚至對這門學科的內涵都不是很清楚,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學內容也是雜亂無章。這樣下去會導致我國社會上對環境藝術設計學科認識發生混亂,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是四不像人才。

三、新時期我國環境藝術教學完善性策略分析

(一)以時代為旗幟,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逐步建立完善的環境藝術教育體系。三十年的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發展,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然而,環境藝術設計的時代性強烈要求我們必須要盡快完善并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特細。我們可以這么理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綜合性特點使得我們要敢于創新,突破文理學科之間的界限,充分融合文科、理科、藝術類學科的特色和教學理念,逐步開辟具有時代特征的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理念。這里筆者要著重強調的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必須建立統一教學標準和人才培養目標。這樣才能從實際出發打造我國的高標準環境藝術設計類人才。

(二)以實踐為目標,建立符合時代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實踐教學?,F代藝術設計教育是實踐性極強的綜合型學科,如果不按實踐應用型進行施教,改變傳統單一教室授課模式,是難以達到培養頂極實用人才的教學目的的。在人才培養中應堅持貫徹始終的介入社會,參與設計實踐,在實際設計中了解應掌握的專業技術與知識理論增強綜合能力的觀點。通過實踐,學習掌握有用的相關科目和必備的專業技術能力。在大學的教育過程中,應是一個完整的實踐過程和奠定理論基礎的過程,在實踐中探索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發展理論知識。整合課程設置,統一完善學科內容與概念,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建立教學、研究、創造、考核四位一體的環藝教育模式。

(三)提升必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設施建設,打造專業高素質教學隊伍。教學的核心力量是教師,“一所大學可以沒有大樓,但不能沒有大師”。高校教師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也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總體素質的提高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近幾年來的藝術設計教育畸形發展,同時也給各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帶來師資緊缺,素質下降等現象。致使一些高學歷、高學位、低水平的“驕驕者”進入高教行列,現在多數高校的設計專業教師正是一批高教“新人才”在執鞭。為防止教育退化,目前設計教育首要解決的是師資問題,特別是這批“新人才”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能力的提高與更新以及資深教師的創名,盡快使這批教育者改良優化,達到高等設計教育要求。此外,專業人才招聘應以學位與職稱的名副其實為重。

四、結束語

環境藝術設計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背景下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環境藝術設計被世人所追捧充分證明了人們對當前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然而,環境藝術設計在我國出現的時間還很短,很多內容和教學體系還不是十分完善。未來,如何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重要課題。

作者:魯開陽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