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思路分析
時間:2022-09-25 09:28:42
導語: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思路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目前,我國的高校服裝設計專業已經順應了改革開放的要求,其相關的課程也具備了一定的模式,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優秀的服裝設計人才同時也推動了我國服裝產業的進步。而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我國服裝行業遭遇了空前的壓力,對服裝設計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總體來說,我國當前的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現狀不夠令人滿意,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第一,課程設置需要改善;第二,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第三,教學方式太過單一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發展,本文就此對新時代下的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具體措施進行說明。
2新時代下的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具體措施
2.1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
由于我國的高校服裝教學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在選擇教學模式的時候要有目的地去選擇,可以將國外的優秀經驗與方法借鑒過來,例如歐洲一些國家在服裝教學方面更加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國在借鑒的時候就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個性化,將教學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日本對服裝教學方面始終堅持產業發展的目的,要充分結合市場的需求來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這種課程建設模式比較實用,我們也可以吸取其中的精華來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
2.2提高課程針對性,重視課外知識收集
對于我國高校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問題,要從實際進行考慮,不能盲目跟從,要充分考慮到教學改革的針對性才能體現出服裝專業的特點,在進行設計時也要多注意結合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將技術作為最主要的指導,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內容,具體操作包括將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充分保證質量。在進行服裝設計的時候創新思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養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以往學生獲取知識都是通過書本,這樣接觸面太過于狹窄,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更多了,學生要充分地利用這一優點,及時地獲取服裝方面的發展動態,拓展自身的知識面。
2.3實行人性化的教學改革
要想實現人性化的教學模式就要改變傳統的陳舊而死板的教學模式,在對課程進行安排的時候要充分強調課程與學科的協調性,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將人性化的教學模式變得最大化,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選擇與自我學習,同時高校服裝設計專業還應該與相應的企業進行聯合,建立起相應的工作室,這樣對更好的實現教學也有一定的幫助。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現階段的學生對服裝設計的認識還不夠,他們的目標只是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至于自己該如何朝著這個方面努力卻知之甚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這種積極性的同時,對教學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對服裝設計專業的認識。學校還可以以講座的形式來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講座,學生在聽講座的時候也能對專業以及學習目標有個初步的了解與認識,真正實現創新性與實踐性。
2.4加大師資力量建設
由于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是新興專業,因此在師資力量方面難免會有些薄弱,再加上部分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高,在紀律性、合作精神以及思想工作方面做得不夠到位,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到對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對此相關部門應該盡可能地優化師資結構,改革教學理念,還可以邀請相關的專業人員來對教師進行培訓或者組織教師進修等,只有使師資力量充分的強大,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勇于創新的服裝設計人才,才能讓我國教育事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片天,當然,這也是實現我國服裝設計發展的主要手段。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主要對新時代下的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思路進行簡要的說明,要想使我國服裝設計專業教學變得更具有靈活性與應變性,就要充分地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加強實踐環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教師也應該發揮出指導者的作用,讓學生樹立起明確的學習目標,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從而更好地形成多元化的服裝設計目標。相信在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未來我國高校服裝設計教學方面會取得更大的進步,邁向新的階段。
作者:羅亦樂 單位:廣東培正學院
參考文獻:
[1]陳鳳琴.計算機輔助設計在高校服裝設計教學中的角色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2]謝良.服裝造型設計與技術在高校服裝設計教學中的定位[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