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藝術設計教育共享型平臺研究
時間:2022-12-25 03:52:58
導語:中俄藝術設計教育共享型平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背景
跨境高等教育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世界性主題,是國際化教育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改革、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方針政策均強調提升涉外辦學能力,搭建高層次教育合作平臺的指導思想。新時期著重完善教育對外開放的戰略布局、充實中外人文交流機制內涵成為高等教育的工作重點,推動人才培養聯盟的建設、打造協同共建的育人開放共享型平臺成為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作為文化藝術傳承的重要載體,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在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以及提高和展現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提高高校的藝術設計教學質量和辦學能力,既要立足國內又要放眼世界,目前,藝術設計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其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一。我國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吉林和俄羅斯接壤。根據2015年4月20日更新的教育部審批和復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的統計,上述4省(區)已有97項入列,其中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共3項,約占3.1%。除了上述已經獲批的項目外,國內很多高校也已積極開展了相應的中俄合作教學探索。中俄藝術設計跨境合作辦學既有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又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近年來,中外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探索研究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但學界對鄰俄地區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共享型教育平臺建設關注不多。文章對中俄藝術設計共享型教育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探討,希望有助于促進鄰俄地區藝術設計教育研究的發展與深入。
二、中俄毗鄰地區藝術設計教育現存的問題
從全球視野看,設計創新成為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國,設計創新也成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創新已然成為全球創新的主要驅動力,不少高校成立相關專業,大力發展設計教育。設計專業的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其專業的劃分也越來越細,這對于推動設計教育外延式發展、帶動設計教育邁向國際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當前中俄藝術設計跨境教育合作辦學無論在戰略舉措與建設思路方面,還是在教學體系與合作模式上,都需要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與行之有效的實施手段,以應對時展對教育提出的挑戰。筆者經過調研發現,中俄藝術設計教育跨境合作辦學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缺乏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跨境教育發展較緩慢越來越多的院校把推進藝術設計教育國際化提上發展議程,但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一些院校對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性、緊迫性缺乏全面、深入的認識。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一些高校專注于發展自身跨境教育合作,而合作教學成本往往較高,高校難以維持項目的持久性,更難以全面、深入地開展項目合作。因此,合作教學項目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制約了跨境教育的良性發展。2.教育資源共享困難,存在資源浪費現象鄰俄地區高校紛紛開展校際合作教學,在學術交流與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各地高校教學資源系統之間缺乏整合,資源散亂、質量不佳,教育資源存在浪費的情況。另外,教育交流與合作層次單一、領域較窄、知識容量較小。因此,難以形成鄰俄地區教育資源互通、相互支撐的發展模式,鄰俄地區高校之間難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
三、中俄藝術設計共享型教育平臺建設思路
中俄藝術設計教育跨境合作辦學發展較緩慢,究其原因,是尚未建立完善的共享型跨境教育資源平臺。中俄藝術設計共享型教育平臺的建立可以在服務國家戰略和藝術設計學科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同時,以聯盟形式充分利用境外高校資源和辦學平臺,建設俄羅斯學習中心網絡。此網絡將集成和整合中俄毗鄰地區國內外院校資源,通過與俄羅斯的高等學校合作推動課程創新,以建立適應全球化需要的教學體系,合作共建服務藝術設計學科師生國際交流的共享網絡。平臺將積極拓寬大學生赴俄羅斯學習的派遣渠道,擴大在校生赴俄羅斯學習的受益面。平臺以項目驅動,以能獲取學分的中長期校際合作項目優先,實現與國外學制銜接、學分互認和課程融合,學生可通過學分互認和互轉,達到雙向交流的目的。共享型平臺的互聯互通還可以推動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兄弟院校之間還可以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以期構建鄰俄地區高校教育教學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協同發展的新模式。平臺建設過程中,鄰俄地區高校可通過境外學期、暑期學院、俄羅斯學習中心、師資訪學、駐地藝術家、定制小學期、境外展覽、課程建設、對外合作等項目的開展,以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為核心,共同探索人才培養規律與模式,通過平臺工作的開展,在藝術設計人才創新培養領域開創共同研究、相互促進、更加開放、廣泛聯合的交流協作新格局。鄰俄地區高校應以此為契機,開展多樣化、多層級的合作,共同探討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平臺創新教育教學改革機制,引導鄰俄地區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快速、穩定發展。
新時期的藝術設計教育要突出辦學理念、辦學視野和辦學戰略的國際化,就是要將藝術設計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置于世界政治經濟變革的背景之中,要將高校設計學科的國際化發展納入國家宏觀發展戰略的大局。“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俄藝術設計教育共享型平臺的建設可以加強兄弟院校之間的聯系,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積極創造更多的合作機遇,促進鄰俄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學科的共同發展,為鄰俄地區高校藝術設計學科跨境辦學能力的提升作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進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2]呂珊珊.中俄毗鄰地區設計教育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報刊薈萃,2017(3).
[3]呂珊珊,趙卓.中俄毗鄰地區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創新思考——以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藝術設計教育為例.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7).
[4]呂珊珊.中俄構成教學對比研究.知識文庫,2016(24).
作者:趙卓 單位: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
- 上一篇:教學價值下程序設計教育研究
- 下一篇:藝術設計教育課程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