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探析
時間:2022-01-16 09:03:57
導語:生物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開展多樣性生物課堂教學模式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在課堂上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訓練轉變為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交流合作,創新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多樣化;學習力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傳統教學模式由于不能適應培養當代人才的需要,已從單一的教學模式演變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教授學生知識,還教授學習觀念、思想情感發展、社會生存能力等。本文對開展多樣性生物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進行探討。
一、巧妙設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問題。學生應積極思考,通過解決問題來掌握知識和方法。如在教學“生態系統的結構”時,教師先用幻燈片呈現一個池塘生態系統讓學生觀察,然后依據學習目標展示以下問題:池塘中有哪些水生物?水里的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條件?假如池塘里沒有水草,魚會怎樣?水生物之間存在怎樣的營養聯系?這樣,學生就會有針對性地帶著這些問題觀察和思考,最終明確:一個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必須具備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以及生物成分間復雜的營養結構。教師通過設疑,能引導學生積極理解教材,把握重點,拓展思路,克服困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他們會在整合、內化課本知識的同時,聯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對比。
二、創設多樣化情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只有對學習活動感興趣,才能積極參與學習,大大提高參與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創設多樣化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深層內部學習動機。1.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或實物創設情境生物學是一門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將文本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聯系起來創設情境,這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例如,在講述“人體的激素調節”這部分知識時,可以聯系諸如糖尿病、高血脂、免疫失調等人體的常見疾病,引發學生提出眾多問題,從而激起他們的求知欲。2.利用諺語、謎語和故事等創設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科學史、科學家故事、科學趣聞以及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諺語、謎語、故事等,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探究的熱情。例如,人類紅綠色盲癥(道爾頓癥)的發現是書上現成的例子,也是學生比較關心的病癥。這一史實的介紹,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感悟到細心觀察和比較分析的重要性。又如,在講述食物鏈知識時可以利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諺語創設情境,在講述遺傳與變異時可以利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等諺語創設情境,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
三、鼓勵學生勇于探究,并在實踐操作中實施合作式學習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質疑、分析,這樣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得到發掘和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資源,鼓勵學生從可能發生的事情中預想不可能,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的途徑,大膽對書本中的內容提出疑問,以使他們的思維得到活化。例如,教學“生態系統的結構”這節課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分組進行實驗,模擬生態系統制作小生態瓶。實驗設計是整個實驗過程的核心,可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可先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獨立討論,總結出最佳的實驗方案,然后由小組代表針對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或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發言,再由師生共同探討解決。這個實驗持續時間較長,教師要讓學生各小組內部成員分工合作,根據各自制定好的方案,在課余時間實踐操作,再將各自成果帶到課堂上交流匯報,共同分享。在匯報時,各小組同學互相交流在實驗過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和怎樣去解決,不僅增長了見識,而且為課后繼續完善實驗提供了借鑒。例如,有一個小組的同學提到他們將飲料瓶加工清洗后作為生態瓶的材料,但由于清洗時用了去污劑,有某些化學物品殘留在瓶壁,最后只好在瓶底裝了一個過濾器才使變渾濁的水體得到凈化。另一個小組的同學聽了此匯報后提出建議:可用熱水洗滌、高溫滅菌,必要時加一些小蘇打。此建議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肯定,他們表示課后再嘗試重做實驗進行比較。這樣,在自主完成實驗過程中,學生們自然而然地把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發展了智力,拓展了思維,使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總之,通過開展多樣性生物教學,并對所任教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得到了普遍提高。同時,學生對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很歡迎,學習成績也大幅度提高,真正掌握了生物學科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陳倩.談初中生物學課程與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J].生物學教學,2010(03).
[2]劉安頻.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探索及實踐[J].當代教研論叢,2015(02).
[3]劉克容.初中生物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巧妙利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5(11).
[4]邱金娥.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
作者:吳梅艷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學
- 上一篇:提升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研究
- 下一篇:文獻閱讀與寫作教學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