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聲樂教學探討

時間:2022-12-27 03:44:28

導語:少兒聲樂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兒聲樂教學探討

一、接觸新學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接觸新學生交流時,大部分孩子會出現拘束、緊張、不自信等等表現,與學生交流時要注意語言盡量速度放慢、表情微笑,與孩子交談,慢慢消除孩子內心的緊張,首先初次接觸孩子需在詢問孩子對唱歌的感受與想法后,進行發聲,用較為簡單的發聲訓練讓孩子來進行模唱,聆聽孩子的氣息的運用、聲線位置以及咬字嘴型,大概對孩子的情況有所了解,繼而聽孩子演唱一首孩子最熟悉的歌曲來再次判斷孩子目前的狀態,時長大約半小時后,確定孩子目前的狀態和適合的歌曲及指導方法。對于少兒教學,教學者最重要的鼓勵指導,不要出現語氣過于激進、不耐煩等等現象,主要以鼓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老師的過于嚴厲會讓初學者產生懼怕、厭學的傾向,所以一定要打消孩子的這種緊張心理。再而聲樂是所有音樂學科中最為抽象的一個,最重要的是細心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讓孩子去吸收,用生活的例子來啟發孩子。例如打嘟嚕發聲方法要讓孩子充分放松,首先跟孩子說早起的打哈氣伸懶腰的輕松的感受來打嘟嚕,大部分的孩子還是會緊張,可以利用肢體放松的方式緩解壓力,牽著孩子的手上下浮動來緩和孩子身體緊張的感受,也要根據具體學生的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二、普遍少兒學生存在的問題

現在學生大部分主要出現以下三種問題。第一:氣息問題;第二:聲音位置問題;第三:咬字吐字問題,以下將細致分析:第一:氣息問題。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氣息沒有太多的認識,甚至不知道氣息是什么,在初次接觸的學生或者有一段時間聲樂學習的學生初次來都存在吸氣位置錯誤以及不會用氣這兩個嚴重的問題。關于吸氣,許多孩子都存在嚴重的胸式呼吸從而導致氣息太淺、氣口太大、胸部過度隆起等等不自然、不放松的體態。由于吸氣的錯誤就會導致氣息運用不上,當氣息受到壓迫時就會出現身體其他機能開始用力,例如聲帶過緊、撐吼、胸部用力,身體傾斜等等其他后續問題。通過打哈欠的方式去模仿,感受打哈欠的生理狀態,從而模仿,最終慢慢體會出正確的呼吸方式。第二:聲音位置問題。有大部分孩子在接觸唱歌時出現音高不準的問題,準確的說就是聲音位置過低而導致的,大多數的學生并不知道位置應該在哪里,“上顎”的概念還不夠完善,整個聲音是一個完整的線條,每個音都應該在相同的位置,這時就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解釋方式,如同“彩虹”方法,想象每個音符上,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空間,自然而然聲音就會有位置,往好的方向發展。第三:咬字吐字問題。少兒在咬字吐字上最大的問題就是白聲,嘴角橫咧,咬字吐字不清晰,位置不統一,唱歌的咬字不規范。解決最佳方案就是通過元音發聲練習來解決。“a、ei、i、o、u”排列組合進行練習??刂谱煨臀恢?,遵循最自然的說話的位置來演唱。對于聲樂來說,存在的種種問題就如同生病的病人,聲樂教師就如同治病救人的醫生,每個病人的病癥不同,就算是“感冒”也有“流感、腸胃感冒、熱傷風”等等不同的臨床問題,聲樂亦是如此,就算撐喉,也有身體機能各種不同的用勁反應,教授這類“病著的學生”就跟沒有生過病的學生教授方法不同,“病著的學生”也許已經產生了抗藥反應,這就教師使用各種藥方進行醫治,主要是醫治孩子們的心理,有的時候孩子們可能練習一萬遍都是錯的,不如想清楚,灌輸給孩子什么是正確的,反復說給他聽,慢慢他就會開竅了。畢竟少兒教學主要是為以后變聲后孩子的聲樂發展打基礎,幼兒時期的問題不解決會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聲樂道路發展,身體機能任何一個多余的力量都會改變音質,這就需要教師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三、樂理知識不能與聲樂教學分開

聲樂教學中最主要的就是樂理知識的傳授,首先聲樂離不開節奏與音調,這就與樂理知識息息相關,很多孩子在上聲樂課時并不理解譜子上的所有含義,對于初學者聲樂譜可以先以簡譜為主,再隨著熟悉簡譜的所有樂理知識之后,再教授五線譜聲樂教學。簡譜是最基本的聲樂學習譜例,首先教學要講節拍和音調而后進行打節奏練習,需要了解所有基本的節奏型,例如附點、前八后十六、大切分等經常出現的節奏型進行重點學習,基本節奏知識吸收后進行音調學習,這就對音準控制非常的重要,需要一段時間的唱音階練習。當所有以上功課做完之后,進行要唱歌詞,開始糾正聲音問題。只有這種的系統的對譜子分析過后,才能掌握歌曲,在聲音糾正時才不會出現問題,如果只是簡單的模唱,就會出現節奏凌亂、跑掉等等問題,一旦孩子記住了錯誤的節奏和音調后,再次修改就很難記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初始記憶非常重要。五線譜是簡譜知識基本掌握后所需要接觸的,需要講述五線譜與簡譜的區別后,套用知識就會對五線譜吸收的很快,樂理知識扎實的孩子在學習新歌曲的時候速度快、準確率高,而且可以用大把的時間對聲音進行分析,不耽誤上課進度。

四、舞臺表演也是教學任務

學習一年以后的學生,就需要在舞臺上展現后看最近學生的學習情況,從上場開始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引導,如何大方的走向舞臺中央,如何自如說出自我介紹,以及演唱過程中的動作、表情、眼神、舞臺操控能力等等需要長時間的引導,舉手投足間都要得體大方,不能有過多的小動作;表情一定要保持微笑,抬笑肌保持。以及拿話筒的姿勢、下場的方式等等都需要老師的正確指導。每節課要用五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講述形體表演方面的知識,做一些情景表演,通過表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把自然的表現運用到實際舞臺中,切記不能僵硬、動作太快、表情不自然。動作表情指導后,就要孩子們實際演唱,從演唱過程中會出現忘記動作、歌詞等問題就需要多次反復練習,給學生的適應過程。以上我針對主要問題進行了闡述和解決方案,但在聲樂教學上每個學生都會有各自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長期的了解、溝通解決,孩子對老師產生信賴感后,教師的正確引導自然就會改掉自身的問題。主要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一個良性循環,在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學生不積極配合的現象,這樣學生的成長就會出現問題以至于沒有進步,這也需要家長和孩子積極溝通才可以,只有家長全力支持,學生全力配合,老師虛心教授自然學生的在聲樂道路上會越走越遠。

作者:楊舒帆 單位: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