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展現
時間:2022-12-26 02:25:16
導語: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的展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的個體存在著差異,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也不盡相同,運動能力以及運動負荷也不一樣,對此不應強求一律,我們不能只顧“滿堂灌”,要針對學生不同的體育行為、思想的特點,應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能力及表現完全暴露在同學面前,體育“優等生”經常表現出優越感,自信心強;而一些體育“差生”往往表現出自卑的心態,喪失自信心,行為也不穩定,擔心自己的行為得不到好的評價,所以不愿意練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鼓勵學生振奮精神,必要時采取動作難度減低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有希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還應給予較多的關心,稍有進步就給予鼓勵和表揚,使他們認識到缺陷是暫時的,是可以彌補的,從而培養自信心和良好的意志品質,使他們的個性向著成熟的方向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例如,有的學生善跳;有的學生善于跑;有的學生有壓力學得好,有的則相反;有的學生爆發力好;有的學生柔韌性好等等。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幫助他們選擇一種或兩種適合他們個性特點的方法和技能。實踐證明,這樣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強,更能進一步促進個性的發展。同時,在教學中高標準,嚴要求,能使學生形成嚴格、認真、勇敢、頑固的個性特征。
二、改革教學內容,就地取材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因此,只靠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內容教授學生是相當有限的。不管是在小學還是中學,僅依賴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對學生的個性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也會直接影響到其自身創造力的培養。所以,教材的內容必須要改革,改革并不是全盤否定大綱規定的內容,我認為原則只有一條:在原有的內容的基礎上刪減一些脫離實際上的內容,增補一些生活性、社會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內容。例如,刪減像標槍、鐵餅等項目,增補網球、健身操、體育舞蹈等等,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足球、籃球等課程的比例。這是一種觀念的轉變,這同時也是一種嘗試。當然,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我們的學校不可能完全為學生開展那種開放選擇式的教學,因為中學的教師是不夠的,資金場地又受到嚴重的限制。但是,一種新事物的產生,一定要有從舊事物開始過渡的過程。盡管我們各學校的師資水平不同,但只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為其考慮問題,就地取材也未嘗不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一套教學內容,我覺得這是可以實現的,而且效果也必然會不錯。
三、加強情感體驗,培養意志
學習技術動作獲得成功,便會產生滿足愉快的情感;運動競賽中由于對抗激烈,便產生緊張的情感。體育教師應該很清晰地認識到:體育運動自身所具有的多樣性必然會給參加者帶來情感的豐富性。教師應該抓住運動項目多樣性和吸引力,自然地誘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也應意識到:運動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也會激發他們的應變能力。所有這些都能使他們心理上的自我意識產生體驗,自身情感上獲得滿意、愉快、歡樂、興奮,從而得到個性的良性發展。但“成功”的體驗決不僅僅是“愉快”,還伴隨著挫折和失敗。只有不畏艱難險阻,登上“成功”的頂峰,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全部樂趣。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個性的發展要注重怎樣使學生情感社會化、深刻化。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在困難和障礙面前進行自我要求、自我暗示、自我動員、自我命令、自我體驗,及時付出自己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障礙。體育運動中前進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努力,而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教師要通過長期系統的體育鍛煉來鍛煉其意志品質。
作者:李維進單位:南京市江寧區湖熟初級中學
- 上一篇:職校體育教學路徑研究
- 下一篇:體育教學中培養意志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