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院校在線體育理論課教學探究
時間:2022-11-25 06:18:58
導語:藝術院校在線體育理論課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信息化技術手段和教育教學理念的進步,在線教育教學有從輔助功能向常態化功能轉變的趨勢,尤其是在特殊時期(如此次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教學成為主要教學手段。做好相關在線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學實踐,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本文采取對現有常規體育課教學模式進行歸納、分析、總結,同時結合線上理論課利弊分析,結合現有的網絡、信息化技術手段,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從而研究得出適合藝術院校的在線體育理論課教學模式與方法。
[關鍵詞]藝術院校;體育理論課;理論研究;在線教學;教學實踐
面對線上教學,相信剛開始很多學生、家長包括老師自己都是陌生的,在疫情暴發之前,大家更多的還是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但是由于疫情的影響,全國的學校都延遲了開學時間,時間一拖再拖。但我們不可能不上學,尤其是對于將要面臨畢業的學生來說,時間更加的寶貴,盡快復課刻不容緩。我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選擇了線上教學的方式來上課是最好的方式。但如何有效利用線上課程進行教學,如何改進傳統體育理論課教學模式是我們即將面臨的實際問題。
一、傳統教學模式與線上教學的比較
網課伊始,對于大多數的同學、老師都是不習慣的,這樣的上課方式對于我們來說十分的新奇和陌生。對于體育理論課來說更是如此,這樣的授課方式具有挺大挑戰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里,體育課是要全班同學一起跑,一起跳,一起運動才會有輕松愉快的上課“氛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選擇一塊場地,老師邊講解理論邊與活動實踐相結合。因此對場地有一定的要求,而相對傳統教學模式來說,體育理論課的線上學習與教學沒有那么多的場地、活動空間。因為體育理論線上的學習與教學側重于“純理論”,以文本、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展現出來。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我們的教學場地通常會選擇在操場之類適合運動的地方,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通常都會講一些理論知識,但是講解的深度和廣度都欠缺,有的時候都甚至會一筆帶過,不會講的很細,一節課的時間更多還是用在實踐、活動教學上,真正講解理論知識的時間和次數都很少。而線上體育理論課教學則不同,老師把事先備好的體育理論知識點全部放在線上教學平臺上,同學們可以點開文本、視頻等多媒體課件進行視聽學習,遇到沒聽懂或者沒看清的地方隨時可以按暫停,還可以循環播放,這比起線下的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來說要更高效率,同學們看的也比較方便直觀。除此之外,體育理論課線上的學習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對于身體的了解,對于運動后怎么拉伸身體,受傷后怎么做?這些都是可以在線上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中學到的。而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則一般不會講得這么細致、深入,更不會有生動的現場視頻教學,這可以大大的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不會覺得乏味無聊。當然,線下的體育理論知識學習也是有優點的,老師和同學們可以面對面交流,同學們也不會有逃課這樣的情況出現,而線上老師并不能確定學生是否認真看視頻學習,這對于很多自制力不高的同學來說不利于學習。
二、體育理論課線上教學的利弊分析
與其他傳統文化科目不同的是,其他文化理論科目可以有固定教材、桌椅授課、課堂筆記、課后作業的提交等作為考察手段。而體育理論課線上教學無論是在授課方法、課堂互動性還是在監管力度上,都無法達到與傳統文化課相同的水平。更何況,體育課是一門極其需要運動空間的課程;是一門與肢體動作極為密切相關的課程;是一門理論、實踐緊密聯系的課程。對于體育理論課線上教學的利與弊,有如下的總結:(一)有益方面。1.時間靈活。教師的理論課文本、視頻等多媒體課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即便有什么看不清楚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及時把控自己的進度,不會出現因為一時的走神就導致哪個地方看不明白的現象。2.可以回看。如果有沒有看懂的文本、視頻等多媒體課件,可以多次回看;多聽幾遍,老師的演示和講解,一定能看明白的。更重要的是,重復學習能夠更好地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3.鍛煉自學能力。線上教學需要一定的自學能力,無意中培養自己動腦能力,同時養成了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習慣。因為沒有老師的叮囑和重復,對老師的依賴性大大減弱,可以獨立去思考這些理論知識的意思和意義。這些都能大大促進同學們在學習中的主動地位,讓學習由被動變主動,有利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和自學能力。4.選擇面更大,提高效率。在傳統的教學模式里,老師往往要面對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學生。無論是秩序還是紀律上的管理,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大部分同學往往只能強迫自己跟上老師的思路和節奏。有了網課之后,同學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多聽多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對體育興趣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正面作用。5.可以根據自身定制學習。因為“惰性”的習慣,同學們以前想在體育課課堂以外的時間自主進行體育鍛煉是非常困難的,大部分同學都是跟隨學校課表走,時間都是安排滿的。現在在家里上網課,除了必要的學習時間,剩下的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和理論知識的掌握來進行個人規劃,這比在學校方便很多。(二)不利方面。1.學生自控力差。學生正是愛玩的年紀,再加上“惰性”習慣,有時候經常會忘記完成學習任務。平時家長也不參與監督,學生自控力差,有時可能會對上課觀看視頻有敷衍應付的態度。2.觀看條件不足。線上體育理論課授課、學習畢竟和傳統教學模式不一樣的,線上教學對同學們的適應能力是個不小的挑戰。同時少數同學并沒有可以良好的線上學習的條件:如家里場地不夠,攝影設備不足等問題。3.缺乏集體的影響力。大家都習慣了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從前在體育課上經常會兩人分組練習,互相督促、互相進步。大家都習慣了看著別人學習的時候自己也一起練習,同學們之間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規范個人學習習慣的一大利器。在完全獨立的學習環境中個人是很難做到自主學習。4.課堂效果考核依據不足體育理論課可以根據看課堂材料和教師講解完成,但對于理論課的考核往往是依靠結課時的論文來考察。而通過以論文形式的考察往往又不能糾正學生的錯誤(知識理解),所以難免會導致學生理解方面有很多問題。從而“只知其形,不知其意”,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三、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線上實踐改進
(一)有效開展體育理論課居家在線教學。依據線上課程教學的特點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改變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重實踐輕理論的教學習慣,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選擇合適的在線教學平臺,根據平臺的要求制定合適的教學方式。合理安排授課時段與時長,根據不同科目的特點制定符合相關科目教學內容。細化教學內容、細化理論知識的實用性與廣泛性,規定作業上交時間、在線答疑、互動時間等。(二)采取適合線上體育理論課教學備課的方式方法。備課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業,備課的效果好不好直接影響到這門課程的授教。因此要上好線上體育理論課,必須在備課環節有所作為。而線上授課的備課環節必然有別于傳統的線下授課模式,改變傳統的備課模式,實現線上高質量備課。如,傳統體育理論課備課模式,老師可能在上課場地直接口頭傳授本節課的理論知識,而線上備課則要豐富得多。采取文本、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傳授知識,甚至老師自己錄制多媒體音視頻課件;采取全方位的備課模式,讓課堂講授時豐富多彩。(三)線上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時間與節點的把控。與傳統線下授課模式相比,線上授課更講究課程的授課系統性。在設計排定教學大綱時就應該把授課內容的時間、節點設定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高效授課。根據每節課的授課內容,在原有既定的時間、節點基礎上還應該靈活掌握與把控;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與授課的實際效果相結合,把控好授課的時間與節點。(四)加強師生互動環節。傳統的線下體育理論課教學一般側重于教學方法的研究,專注于完成教學大綱的認知任務,往往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理論知識一般浮于傳授的表層,缺乏師生深入的互動交流。線上體育理論課教學,由于每位同學都是自己獨立的空間、“專屬的”老師,因此在課堂時間內更應該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老師可以通過教學平臺對每位同學學習進度和效果進行點評,學生及時反饋,這樣就形成很好的“一對一”的互動交流效果。加強師生互動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五)課程過程、結束的考核方式的改變。采用線上教學,授課方式肯定和傳統的線下授課模式不同,在授課手段和方式上有顯著的區別。線上除了老師常規講授外,多采用文本、超文本、音視頻課件等多媒體授課方式;另外采用線上授課,可以及時錄制老師、學生的課堂表現,同時還可以實現一對一的指導教學;線上課程結束老師、同學還可以就錄制的課堂內容進行再交流、再探討,實現線下教學沒有的課堂過程。隨著課程按照既定的教學大綱、計劃持續系統的進行,在課程結束時,考核方式也隨著教學模式的改變而改變。傳統考核模式會在課程終了一般隨堂考核老師所教授內容,多以實際操作為主;而線上考核則可以采取多種模式進行考核,如線上論文、即時視頻、“面對面”提問等環節,根據課程需要靈活運用。
四、結束語
在特殊時期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方式。體育課因此采用線上教學模式,增加新的線上教學方法,體育教學在藝術院校開展體育課部分內容(體育知識和部分專業理論)的遠程在線教學。改進線上的教學模式,為今后的線下實踐教學增加理論知識、為線下專項技能教學提供理論支持和幫助,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與研究,改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摸索出符合藝術院校的在線教育、教學方法與形式。
參考文獻:
[1]吳汶芳.藝術院校公共武術課大班化教學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3):109-110.
[2]閆士展.疫情背景下體育在線教學的理論審視、現實反思與實踐進路———“疫情下的學校體育”云訪談述評[J].體育與科學,2020(3):9-16.
[3]王珊,周忠林,李莉.新時代普通公共體育教育的理論探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
[4]雷舒雅.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線直播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0(17):32-33.
[5]吳春華.基于SPOC的網絡教育課程教學模式分析[J].創新就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
[6]吳汶芳.體育信息化在藝術院校的應用[J].體育風尚,2019(4):270-271.
作者:吳汶芳 劉振華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
- 上一篇:淺談體育足球教學優化措施
- 下一篇:“微黨課”在高校黨員教育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