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2-24 09:49:20
導語:淺談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技術課上,我們鉆研教材,聯系生活實際,尋找學生的興趣所在;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使他們在課程中成長。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嘗試打破限制,改進教學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師更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理念學習,教學相長。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備課;教學實踐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斷取得突破,推動了人類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著。我們的中小學普遍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它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立足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經歷。它使學生的動手能力、交流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得到很好的發展,為學生適應這個迅猛發展的社會,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高中,與語、數、外等高考科目相比,這只是一門需要會考的科目,是名副其實的小學科。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從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來看,我們有責任引領學生開啟一扇多姿多彩的窗戶,看看外面的世界。在課堂上,我們研究學情,聯系生活實際,尋找學生的興趣所在,使他們在課程中成長。以下是我在實踐中的一些體會與思考。
一、認真備課,精心設計
備課是加強教學科學性、計劃性、系統性,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環節。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不同,許多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十分繁忙,平時擔任著學校信息化的多重工作,造成有些教師上課前草草備課甚至不備課,上課時想到哪里講到哪里,學生上課沒有積極性。周而復始,造成了惡性循環。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能真正學到知識、掌握技能、提高信息技術素養,教師就必須備好課。
(一)目標清晰,內容適度
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備課時先理清目標,重點突出,針對學生不同的實踐水平,教學內容有梯度的靈活設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究的過程中把“學技術”與“用技術”融合在一起。網絡選修中專業術語非常多。如IP地址,這在平時生活中也是個有用的知識點,但學習這個概念,要花大力氣從二進制開始引導,了解地址的格式,數字范圍,大中小網絡的劃分、掩碼等,對于這些高中學生,一開始照本宣科把所有的知識點和分類全部講述,效果并不好。可以從后續小節每節課目標中明確學習相關知識點,從局部到整體的積累學習。當整章結束時,再作總結把IP地址的知識點全部概括,同學們才能真正理解。這些需要老師的精心設計。
(二)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深入了解學生實際,這是備課過程中重要環節。那些學生易于接受的知識,只需要點到為止;而那些學生接受時有困難的知識和技能,就需要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由于各種原因,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比如Word、Execl之類,在高中之前學生們都有用過,上課布置了任務后,給相應的學習資料、學習視頻,先讓他們探索(約十分鐘)。作為老師要相信每位學生都具有自己學習的能力,信息技術也只有學生通過自主感知、領悟、體驗才能真正轉化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在上課中,教師及時提點、歸納,把握存在的共性問題。最后,可以多花時間在這幾個跟不上大部隊的同學身上,也可以讓有學有余力的幫助他們。
(三)創設良好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烈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思維活躍,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將得到激發。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主動探索知識,掌握本領。在必修信息的編程加工中,我先給同學們桌面上發了一個五子棋的小游戲,他們興致都很高,努力地想戰勝電腦,發現還挺不容易。接下來介紹程序的算法、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人類與人工智能在若干年后會怎樣相處呢?讓學生去生活中找尋、思考。如在選修網絡中,有關于JavaScript特效制作。在同學們學習了網頁的基礎后,上課一開始,我先制作了一個鼠標跟隨幾個小圖片的特效頁給他們看,同學們興趣大漲。我就把準備好的圖片素材、搜集的各類型特效及制作方法發到學生端。同學們興致高昂的根據自己喜好制作起來。我再對代碼稍加解釋,指點更換圖片、更改圖片大小、運動速度等的方法。最后,學生問你的特效哪來的呢?我就給他們介紹如果代碼的語法掌握了,有創意就可以自己寫代碼。也可以在尊重別人版權的基礎上,在網頁下如何找尋、下載特效代碼,并付諸實踐,使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有更多進步。
(四)給學生各種實踐的機會
打造一個良好的適用上機環境。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課程涉及的軟件較多。這就要求我們信息教師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軟件、硬件環境。我們常向兄弟學校交流學習,更新教師控制軟件以實現視頻轉播、上網名單控制、禁用USB口等功能。當學生們學到相關的ftp服務、批量下載、圖像處理、影視制作等時都能有相應的上機環境;當制作了自己的小網站,能夠網站,上傳到服務器一試;當學習圖片制作、視音頻制作中也盡量提供能開軟件做做的機會。另外,現在學校有很少用的舊機房,可以讓學生動手看看機箱里的主要配件。
二、與時俱進,大膽改進教學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課程的改革已有多年,教材沿用至今,而社會的發展卻是日新月異。我們根據當今的發展,嘗試打破書本章節限制,不按書本的模塊來,而是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體會任務要求,并引導其學習目標與研究方式進行轉變。比如必修第二章信息的獲取,現在的高中生平時家里、以前學校等操作電腦很多,簡單的搜索已不在話下。在搜索圖片、文字、文件保存等的基礎上,如何有效下載mp3、下載應用軟件學生更感興趣。而重要學習內容“文件的類型”,在幾種文件的下載后就容易理解的多了。比如在必修多媒體信息加工中,因為課時緊,按知識點的連貫性,從圖層到時間軌再到各個軌道,把圖片、動畫、音視頻的順序也按需要作了調整,沒有按書上的順序教學。現在無線路由進入千家萬戶。在選修網絡中,我對無線路由進行了詳細的展開,同學們各抒己見,以此基礎上探索學習相關網絡知識。網絡安全這幾年成為社會關注的,從網絡安全角度介紹域名、DNS等,從云存儲、從物聯網等介紹網絡與我們的生活和未來。這些不照本宣科的課程,同學們很感興趣,討論也很積極。這也使他們接觸到現實的生活,學以致用,能夠真正的提高信息科學的素養。
三、及時有效評價
沒有及時的評價,教、學就會盲目。在教學中,對于基礎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對基礎好的同學要有更高的要求,也有良好的激勵,對于后進的學生要多鼓勵、表揚。評價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造條件實現評價的多元化。上課時,給大家演示的學生,及時給予評價;有一些需要教師及時評價的,就一一到學生機上去查看。平時我們可以建立每個同學一個文件夾的形式,上傳他各章節的作業,如網絡搜索的作業、小報、表格、圖片合成等,這樣不僅可以看當堂課的情況,而且一段時間后可以查看不同時間的表現。
四、加強教師的學習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物聯網、3D打印等概念,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有時真是無法回答,我們要不斷地自我增值,提高學科專業知識,提高綜合知識的素養。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已迎面向我們襲來,我們更要積極研究和實驗,取其所長。多聽課,多參加研討,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推動著人類社會進步,在中學里它只是一門小學科,但它是生活的必需工具。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困難。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要大膽實踐、積極地探索,總結得失,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充分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以信息技術為工具,遨游在信息的大世界里。
作者:吳敏玉 單位: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宗紅.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3,(06).
- 上一篇:項目驅動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 下一篇:小學生作文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