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在跨欄跑技術的應用
時間:2022-07-09 09:52:28
導語:現代信息技術在跨欄跑技術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掌握跨欄跑技術動作是高校體育專業田徑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文章將現代信息技術引用到體育課跨欄跑技術教學中,與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實驗對比發現學生對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更有興趣,學生成績也有顯著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使用關鍵在于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案,以優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教學;跨欄跑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電視廣播、無線網絡等各種工具與科學方法,對圖、文、音、像等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加工、存儲與使用的技術總和。目前在我國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中。而在體育領域中,現代信息技術大多在高水平運動隊訓練中使用,如團隊整體戰術和個人技術水平的提高,普通學校體育教學中運用較少。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體育教師對運動技術動作的講解、示范、組織練習和糾正錯誤為主。相比之下,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對于跨欄跑技術教學具有一定優勢。在理論課教學時,體育教師可以制作電子課件和視頻等電子資料,提高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在實踐課教學中,體育教師也可以使用教學平臺和視頻等技術糾正學生的技術動作。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對體育實踐課學習的興趣需求,又提升了體育課教學質量。例如跨欄跑教學示范,年齡較大的教師無法進行相對標準的示范動作,通過信息技術方式可以錄制之前的示范視頻或者高水平運動員示范視頻,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表象。學生崇拜體育明星,看到自己偶像的視頻,學習會越來越主動。因此,本文將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引入到高校體育專業跨欄跑教學中,適應時展要求,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來促進高校體育專業跨欄跑技術教學效果,同時,促進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
1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我校2019級體育運營管理專業學生30人,全部為男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通過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和體育教研部圖書閱覽室查閱田徑教學書籍,并且在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檢索近十年的相關期刊文獻,為跨欄跑技術教學實驗的設計和論文的撰寫奠定了理論基礎。1.2.2實驗法將2019級體育運營管理專業班級30名男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每組15人。授課內容為學校體育運營管理專業田徑課110米跨欄教學內容,其中實驗組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1.2.3數理統計法教學實驗前,對學生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進行測試,教學試驗后,根據考核標準進行測試。實驗前后測試所得數據,用Excel和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進行T檢驗,將數據量化,保證數據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2跨欄跑技術教學實驗過程與分析
2.1教學實驗時間
2019年9月-12月共24學時
2.2教學實驗分組設置
將30名男生按照學號進行編號,隨機抽取15個編號,相應人員為實驗組,另外15人為對照組。
2.3教學實驗前的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測試
測試學生都無跨欄跑技術基礎。身體形態測試內容包括身高和體重。身體素質測試項目包括:100米、立定跳遠、肺活量和體前屈。110米跨欄跑要求學生有較好的跑跨結合能力,跑要有速度,跨需要一定的柔韌性。將測試數據用Spss22.0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1。表1實驗前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對比分析項目實驗組對照組TP100米13.40±8013.3±0.530.698P>0.05立定跳遠213.1±6.4216.6±6.1-1.547P>0.05肺活量3713.1±470.33745.7±409.8-0.202P>0.05體前屈10.0±7.010.7±5.1-0.297P>0.05從表1里發現,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身體素質測試(100米、立定跳遠、肺活量和體前屈)四個項目的數據沒有著差異,P>0.05。說明兩個小組的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無顯著差異,適合進行跨欄跑技術教學的實驗。
2.4跨欄跑技術教學實驗授課內容
第一階段(1-4周):熟悉跨欄跑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擺動腿和起跨腿的練習方式和過欄技術、學生可以完成起跑至第一欄的教學任務。第二階段(5-8周):復習起跑至第一欄技術、學習欄間跑技術、練習專項基本身體素質。第三階段(9-12周):復習之前所學內容、學習和掌握全程跑跨欄技術、熟悉全程跨欄跑節奏。跨欄跑技術教學內容按照包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部田徑課跨欄教學授課計劃進行,從基礎內容開始,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教學內容相同,經過12周24學時的教學,比較兩個組的學習效果。2.5跨欄跑技術教學過程實驗組各個教學環節多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保證實驗教學的準確性,在教學過程中,保證兩個小組同一時間授課,相互無干擾,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3跨欄跑技術教學實驗結果分析
3.1教學實驗的考核標準
3.1.1規則標準:按照男子110米跨欄國際比賽規則進行考核,計時為秒表計時。3.1.2記評標準:100-90分(優秀):跨欄跑過程中動作規范、正確,能夠熟練完成全程跑欄。89-76分(良好):基本能完成全程跑欄過程,相對熟練、協調。75-60分(及格):能夠完成全程跨欄跑,不連貫,不犯規。60分以下:不能完成全程跨欄跑,動作明顯錯誤或者有犯規情況。
3.2教學實驗的學生考核成績對比分析
從學生跨欄成績對比發現,跨欄跑技術教學實驗組的計時成績和記評成績都好于對照組,尤其是記評分數差異較大,說明實驗組學生的技術動作更加標準規范。相比傳統的跨欄跑技術教學,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具有一定優勢,適合現代體育教學中的技術動作教學,可以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
4結論
經過教學實驗數據對比發現,跨欄跑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是時展的潮流,學生對信息技術更有興趣,容易接受。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尤其是自身糾錯能力的提升。
5建議
信息技術教學需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方案。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合適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方式,信息技術教學可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師要積極學習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自己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朱從彬.關于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大學體育教學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2.
[2]王兵柯.分層教學法在跨欄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5(8):104-108.
[3]包衛平.高校體育教學課內外一體化管理的研究[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78-80.
[4]劉志.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與發展研究[J].體育師友,2020(43):22-24.
作者:崔貝貝 單位:包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部
- 上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策略
- 下一篇:信息技術在英語教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