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學管理改革與發展探索

時間:2022-06-19 09:18:14

導語:高等學校教學管理改革與發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學校教學管理改革與發展探索

一、“互聯網+”時代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新變化

在“互聯網+”時代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疊加作用下,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轉變為“學生日益增長的對優質高等教育的需要和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深化教學改革已經成為高等學校教學管理改革的大趨勢,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正加速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對高校教學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果說互聯網的出現就像蒸汽機和電的發明一樣,改變了人們原本的生活方式,那么作為民生之基、國之根本的教育,在互聯網技術的融合與應用下,也發生了全新的變革。當前,教育行業正從傳統教育進入數字時代,學生可以方便地利用各種網絡獲取數字化的學習資料,突破了學習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應用,教育逐漸邁向智能時代。互聯網深刻地改變著知識的獲取方式和傳播方式。“互聯網+”的學習環境使我們接觸的信息內容更加海量,運用網絡工具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更加強大。慕課是互聯網上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根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達到5000門,高等學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人數突破了7000萬人次,超過了11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了慕課學分。中國高等學校慕課總量、參與開課學校數量、學習人數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慕課大國。”慕課作為互聯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共享了優質課程資源,打破了傳統教學時空的界限與學校圍墻,改變了傳統大學課堂的教學方式。顯然,互聯網不僅在改變人類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還在悄然地改變人類教學的方式。以前,學生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取知識,現在教師和教材早已不是學生們獲取知識的緊俏渠道,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的角色正在從傳統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成長的指導者、學習的伙伴轉變,因此如何把握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教學規律和管理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帶來的“紅利”積極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教學體系與管理模式,逐步建立起互聯網時代的高等學校教學與管理共同體,成為了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者必須認真思考與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與工作任務。

二、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如何適應新變化的探索

提升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是高等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無論是工業化、信息化,還是智能化時代,提升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與辦學水平則是永遠的追求,盡管不同類型的高校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其功能的表述各具特色,但其基本功能是由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要素組成。為了實現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等目標,各個高等學校都在積極地探索可行路徑,積累成功的經驗。同時,根據教育部的《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等文件,按照意見要求,各高等學校必將開展“集體行動”,嚴把學生的畢業出口關,加強過程考核,取消畢業“清考”制度,并對教師考核評價體系進行調整。一方面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者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形成覆蓋高等學校教學工作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監測網絡體系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高等學校建設智慧大數據云平臺、智能教室等,為高等學校開辟了數據利用的新天地,為高等學校頂層決策和各部門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數據支持,有利于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為高等學校教務管理、學生管理、教學評估、科研管理等核心工作提供了巨大助力。另一方面,在實施教育信息化的過程當中,高等學校教師需要真正有效地融入教育信息化之中,利用“互聯網+教育”來變革課堂教學,提升課堂的效率。互聯網只是給教師提供了一個教育的平臺、資源、工具,如何把工具使用好,提高教學效率,還是需要教師來發揮作用。高等學校教師要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創新教學手段與方式方法,實現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革的“變軌超車”,推進“智慧教室”的建設,進一步推動智慧教學,促使教學信息更充分、教學內容更開放、教學評價更客觀。同時,在教材建設方面,加快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成果和資源向教育教學轉化,進一步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積極推動編寫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領域教材和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將人工智能納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

總之,“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教育科技行業創業企業以平均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長。目前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在17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000億元。”根據《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統計分析,“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教育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勢頭,產業指數增速達到226.09%。”顯然,網絡課堂的建設與應用,為破解校際教學質量差距大、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促進了教育公平,也成為推進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引擎。智慧大數據云平臺、智能教室建設,全流程、全領域的質量管理監測網絡體系建設必將為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帶來嶄新的跨時代變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Z].

[2]教育部.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Z].

作者:顧建國 單位: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