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能力有效“支點”思考
時間:2022-01-08 04:19:09
導語:小學生作文能力有效“支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是檢測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表情達意能力的一把尺子,因此,擬從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有“氧”作文教學實施策略入手,結合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為小學作文教學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氧作文教學;課堂實踐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學生作文水平以及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依據,但從實際效果來看,作文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棘手問題。有“氧”作文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大量閱讀及練筆實現寫作個性發展,達成寫作目標的作文教學方式。從本質上說,它屬于一種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課內外閱讀和寫作練習,實現語用能力的突破。
一、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重寫作形式,輕寫作能力。作文教學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寫什么”,一個是“怎么寫”。當前,教師往往容易忽視第一點,而只重視第二點。作文課上,教師習慣于向學生灌輸寫作技巧,在審題、立意、謀篇布局、選材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有些教師甚至讓學生將這些寫作技巧抄寫下來背誦,但套用這些所謂的寫作技巧,很容易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二)“第三語言”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網絡媒體的影響越來越大。宋運來老師認為,“媒介語言”已然成為“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之后的“第三語言”。兒童漫畫作文順應了人們運用媒介傳播信息的趨勢,具有將“讀圖”和“閱讀文字”融為一體的“第三語言”的特點,因此,將這一部分內容融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中也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三)教師課程資源開發意識的覺醒。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自從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它喚醒了很多一線教師的課程開發意識,賦予他們足夠的信心和權利去挖掘新的教學資源。可以說,兒童漫畫作文的教學為教師進行課程資源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二、小學作文教學的創新支點
創作的靈感來自豐富的生活經歷和想象力,而這些都離不開后天的引導和訓練。為了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悉心指導,用心栽培。小學生雖然在寫作方面能力欠缺,但其可塑性卻非常強,就像一塊璞玉,只要細加雕琢,必可成器。教師作為雕刻師,必須以百倍的精力為作文課堂注入靈魂,為學生的創作注入靈感,以作文教學為支點,創新教學模式,進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為寫作思維加入“氧氣”。1.思維導圖,培養學生作文能力。思維導圖通過圖象與思維的聯系形成最終的思維框架,是學生發散思維的一種有效工具。在具體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大腦中儲存的信息變得可視,幫助學生整理思維,組織語言。筆者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繪本甚至是口頭提示來鍛煉學生思維。在教寫“過年”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在投影儀上展示一些過年的情景圖片,如放鞭炮、包餃子、吃團圓飯等,通過這些生動的圖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然后再將一幅幅圖片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構思圖。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語言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比如教師問:“同學們過年都會干些什么呢?會不會穿新衣服?串親戚?請大家展開想象,回憶一下過年的情景。”學生通過自主想象,就能在思維中勾勒出一個具體的片段,這就是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指引,學生將思維轉化為文字,再用適當的詞語去修飾和潤色,最終就能形成完整的作文。2.隨文練筆,培養學生作文能力。隨文練筆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它注重對學生的讀寫啟迪,通過增加課外閱讀量來培養學生的練筆興趣,在這樣的練習中,學生能逐漸形成重組閱讀文本的能力,并能對讀寫規律生成新的認識。例如,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學期刊,比如《散文》《讀者》《意林》等,讓學生在優美文章的熏陶下不知不覺地增加詞匯量。在平時的作文課上,教師也可以隨時布置寫作任務,比如學習某篇文章時,教師可讓學生將其中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理解內化,并盡量運用這些詞匯快速寫出一篇短文。此舉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提高其對文字的敏感度。(二)為作文教學加入“樂趣”。1.情景促寫,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情景促寫”是指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特定的寫作情境,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感受,讓生活與寫作緊緊聯系在一起。“情景促寫”努力體現以“境”激趣、以“趣”促寫、以“寫”入境、以“情”貫穿的教學策略,教師通過營造相應的“情境”,于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分析,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作文水平。例如,指導學生寫《感動我的人》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歌詞、音頻、視頻等為學生營造適切的作文氛圍,也可帶領學生觀看《感動中國》《我是雷鋒》等傳遞正能量的視頻,讓這些感人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寫作靈感。有的學生或許對相關故事的情感體驗不足,此時教師當另尋突破點,比如播放《時間都去哪兒了》《我的老父親》《燭光里的媽媽》等歌曲,這些歌曲極具感染力,能夠瞬間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有了情感的共鳴,學生自然就有了作文的欲望和靈感,寫作就會變得簡單許多。2.童漫作文,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童漫作文是指教師在作文課上,借助與教材相符的漫畫、卡通圖片、幽默小故事等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其作文能力的一種教學嘗試,旨在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思維更活躍,作文情緒更飽滿。(1)看圖寫話教師組織學生看圖寫話,目的在于利用繪本故事或卡通漫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逐漸形成寫作自覺。比如在寫關于“中秋”題材的文章時,教師可利用“嫦娥奔月”這一神話故事繪本,讓學生充分了解中秋節的起源、習俗,同時借助繪本故事或卡通漫畫展開想象,為作文增添神話色彩。(2)漫畫留白漫畫留白,就是教師有意識地將漫畫的中間或后半部分留出空白,讓學生發揮想象,將漫畫補充完整。學生依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想象的畫面用文字表述出來,這樣就可以慢慢培養語言整合能力。比如,教師可將“白雪公主”的漫畫分解開來,只保留前半部分,讓學生發揮想象,重新構思,補充后半部分的內容,以此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游戲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方式,若能在作文教學中引入富有趣味性的游戲,定會使課堂更具魅力,定會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釋放想象力。比如教師可利用“我來編童話”這一板塊內容,引導學生擊鼓傳花,花到誰的手上,誰就要根據之前的情節續編故事。學生們你一言接我,我一語接他,不知不覺就將故事演繹得越來越精彩。4.歌曲滲透,營造學生寫作氛圍。耳熟能詳的歌曲是心靈的按摩師,能夠激發學生的作文靈感,教師將悅耳動聽的歌曲融入作文教學中,既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還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比如,教師可利用《愛我中華》這首歌為學生營造“愛國、愛民族”的作文氛圍,要求學生從“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歌詞中尋找創作靈感,發揮想象,寫一篇關于“我們的五十六個民族”的作文。(三)為作文教學加入“意境”。1.創設情境,享受初創樂趣。古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豐厚的人文內涵對全面提高學生文化素養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巧借多媒體技術,通過音樂渲染情境、圖畫再現情境、視頻感知情境等方式拓寬古詩文情境教學之路;也可以借助想象,通過拓展內容描繪情境、開展活動融入情境等方式實施古詩文情境教學;還可以創設美讀情境,注重韻味教學,營造對話情境,凸顯情感教學。如結合“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這一板塊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春曉》《詠鵝》等優美的古詩詞,并通過多媒體音畫展示詩中所詠之物,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披畫入境,在情景的感召下享受初創的樂趣。2.摹寫借鑒,激發再創靈感。對詩詞進行二次創寫,首先要準確把握詩詞的內容、情感,引導學生仔細品味詩詞中充實豐盈、極具表現力的語言,然后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寫作靈感,對詩詞中的意境進行再加工。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摹寫再創時,必須透過詩詞的語言強化學生對詩詞內容和情感的理解。例如,在教學“這兒真美”這一板塊內容時,教師可利用古詩詞《山行》,帶領學生重點品讀“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的妙處,體會詩人的寫景角度與手法,然后再配以適宜的圖片、音樂,為學生創造適切的意境,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帶著飽滿的寫作情緒,根據原文進行創寫。
綜上所述,無論是“思維導圖”“隨文練筆”,還是“情景促寫”“童漫作文”,招招式式都是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情景的創設、潛能的訓練、思維的培養以及言語的積淀,我們有信心成功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沈董美.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2]何瓊艷.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探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作者:葛莉 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中學
- 上一篇: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挑戰與對策
- 下一篇:小學作文教學新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