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分析

時間:2022-05-08 11:18:25

導語: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分析

(一)創新小學音樂教育觀念

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提高對小學音樂教學要求和目標的認識理解,轉換其教學主體理念,刺激、培養并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揮其主觀學習的能量。根據新的教學大綱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實際體驗,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通過讓學生自主研究音樂問題、發現音樂問題并感受音樂魅力來培養其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對此,小學音樂教師就必須要不斷刺激學生去發現音樂的美,去感受和體驗音樂的美,并讓學生全身心投入進去,讓音樂課成為學生的享受學習的天堂。

(二)創新小學音樂教師教學素材

很多小學音樂教材還沒有進行系統的更新,上面基本都是一些年代久遠的音樂,而在音樂歌曲層出不窮的現在,小學生對于那些曲子都比較陌生,對歌曲產生的環境也無法產生認同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就無法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從而無法體會歌曲里面蘊含的感情,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就必須要更新其教學素材和教學案例,多多采用小學生比較熟悉或者是比較有名的音樂素材,拉近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上與時俱進。例如,最近很出名的一個兒童的歌曲就是“爸爸去哪兒”,小學教師把這首歌曲加入到學習內容中去,并運用多種教學工具來提高學生對音樂內容、情節和感情的理解,從而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歌曲的內涵。

(三)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比較專業、枯燥、乏味,例如在講解一年級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時,按照以往的教學,教師就是讓自己先唱一遍,然后一句一句帶領學生跟著唱,通過這種方式,幾遍之后,學生學會了這首歌曲,教師就會講解這首歌曲的背景、內涵和感情等等。這種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缺乏靈活性和生動性,因此現代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先播放能夠展示草原風情的課件和視頻,或者自己根據歌曲內容來制作成簡短的小動畫,然后學生觀看完畢后,讓學生講述這個故事和學生對這個故事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和認識,然后播放這首歌曲的唱法,讓學生切實沉浸到歌曲中去,領會到蒙古草原的明快、豪放、熱情的旋律。教師還可以采用諸如:小組討論,背景導入,角色扮演等等活動形式來豐富音樂課堂,切實提高其教學水平。

(四)創新小學音樂教學評價模式

最后,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的方式直接明確了其教學的主要目標、內容和要求,創新傳統的音樂教學評價模式,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切實了解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音樂教學重點關注之所在,通過這個也有利于引導學生有側重點的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與此同時改變單一的評價模式,改為綜合性的、多元化的、多角度的評價模式,例如即興演唱、音樂游戲、音樂活動比賽等等,把學生平時的音樂表現也列入其中,綜合客觀的評判學生的音樂水平,也有利于教師針對學生薄弱之處進行訓練,提升。而且這種方式也能夠緩解學生對音樂考核的緊張,有助于學生自如、輕松正常的發揮其真實水平,便于教師掌握情況。

一言以蔽之,面對現在高標準的音樂市場和不斷發展的音樂主流形勢,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勇于承擔基礎音樂教育的重任,并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從而達成新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也要更新其音樂教學內容,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努力提高其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提高小學學生音樂素養,推動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奮斗。

本文作者:杜海燕工作單位:內蒙古涼城縣民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