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途徑探討
時間:2022-03-01 09:15:07
導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途徑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音樂作為一種優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在當今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學生素質修養的主要途徑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和提升表現力和藝術創造力,推動學生從小形成對于藝術和美感的欣賞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的奠基時期,教師應當充分注重學生這一時期的特性,充分拓展形式更加豐富的教學手段。對此,本文將針對小學教師如何在音樂課堂中提升教學效率提出幾點相關建議,希望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
在小學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一大教學目標和任務即是要提升學生的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綜合全面發展。音樂課程在小學教育體系中是人文學科的一大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鑒賞能力起到了較大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予以充分的重視,使小學音樂能夠更加具有活力,幫助學生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能夠充分發揮其個性特征。教師要不斷拓展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能夠不斷發現音樂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1.重視課堂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教師針對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進行課程設計,是決定教師能否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幫助教師順利推進教學進度的保障。而小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較低,容易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分心走神,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可以從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入手,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特點,在課堂開始階段的緊抓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以此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效率。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根據當節課程的教學內容采用故事導入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導入。例如,教師在進行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教學中,可以根據歌曲中主人公劉三姐的故事來進行故事的導入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向學生介紹劉三姐的相關故事,讓學生能夠基本了解到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壯族人民將她尊稱為“歌仙”、“歌神”,并且流傳著許多相關的傳說故事來紀念她。學生在對劉三姐的故事和背景有基本的了解基礎上,會對當堂課程的學習更加具有熱情,使音樂教學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帶動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劉三姐的音樂魅力,幫助學生拓展想象力,更加全面地投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中去,以此來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2.豐富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教學中,調動學生的興趣力和學習積極性是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方式。興趣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激發學生進行新事物的探索認識或者積極參加相關活動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學生進行探索和學習的內在動力和行為保證。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充分根據學生這一成長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能夠推動學生能夠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讓小學音樂教學課堂能夠充分活力與魅力,從而提升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效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有多種,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人物進行相應情境的創設,并開展一些角色扮演等活動進行。學生有較強的好動力和模仿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較強故事化的音樂教學曲目,讓學生能夠根據音樂中的情景內容進行角色扮演,運用音樂作為背景并配以相應的動作和劇情,幫助學生能夠在趣味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對音樂的理解和運用。例如,教師在進行《小紅帽》曲目的教學中,可以根據相關的童話故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能夠根據歌曲的旋律和節奏進行動作的自由編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度,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3.運用媒體教學,拓展教學方式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網絡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已經在教育教學領域進行了較為廣泛的運用。教師要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輔以相關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輔助教學,提升音樂教學的層次性和多樣性,突破單一的唱、學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視、聽、唱各方面的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對相關音樂曲目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以教學內容為核心,運用互聯網進行相關教學素材的搜集,視頻、圖片、電影、動畫等都是較好的課堂教學資源,推動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對曲目有更加深入和豐富化的理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歌曲意境的創造和豐富化,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身臨其境,感受歌曲帶來的魅力和享受。例如,教師在《詠鵝》的教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多媒體上進行相應視頻的展示,為學生展示出清澈的溪流在河間緩慢流動,楊柳低垂著在河畔飄舞,河面上的白鵝在嬉戲玩耍。同時,教師還可以對相應的情景配以一些音樂素材,如溪流聲、鳥叫聲、鵝叫聲等,并且可以配以相關的古詩文,豐富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能夠充分發揮其想象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感官體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在音樂學習時能夠進行全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不斷促進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達到更高的教學水平。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背景下,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也是如此,教師應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不斷觀察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更加精心全面的教學設計,適應教學體制改革的需要。小學音樂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教師應當不斷進行嘗試和創新,充分運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逐漸拓展新的教學手段,形成更加豐富化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云.淺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考試周刊,2018,(53):52-53.
[2]張學涵.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8):85-86.
[3]陳寬紅.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路徑探析[J].北方音樂,2017,(8):156-158.
作者:馬英 毛美玲 單位: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八面城鎮中心小學
- 上一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圖形譜研究
- 下一篇:小學音樂學生互動意識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