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探索
時間:2022-03-28 10:39:41
導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在的音樂教育不僅強調老師要進行獨唱授課,還要老師對學生進行合唱的訓練。這是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較為薄弱的一個環節,應該引起老師的重視。本文對當前的合唱授課方式提出建議,指導他們進行合理科學的授課,希望對音樂授課的發展有所幫助。
在同學們學習的所有科目中,只有一門科目較為特殊,需要所有同學一起配合完成,這個科目就是音樂課。老師要對所有同學進行積極鼓勵,并兼顧所有同學,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不斷對授課形式進行創新,提高音樂的授課質量。
1小學音樂授課的現狀
1.1讓同學克服不自信的心理。音樂的合唱需要分為很多個聲部,每個聲部要有不同的發音標準,這就對同學們要求很高,需要他們對不同聲部的知識有全面的了解。但是,作為小學生,要理解大量的樂理知識對他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而且,在合唱過程中,需要不用聲部的同學的配合,他這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很難形成配合的默契,以至于同學們碰到上音樂課就有一種懼怕的心理,覺得自己無法很好地參加合唱的訓練。1.2授課方式的不科學?,F在的很多學校中,在進行合唱訓練的時候,通常都是通過讓同學們以不斷練習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方式固然對于同學音樂素養的進步有所幫助,但是只是進行練習,沒有理論支持,不能達到對知識更好地了解,而且無法跟同學們更好地配合。所以,要想讓合唱水平更高,要合理設計授課模式,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合唱的技巧提高[1]。
2小學音樂合唱授課的辦法
2.1激起同學學習的興趣。在現在合唱授課過程中,要想讓同學都能融入到授課中去,就要讓他們提高學習的熱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同學對合唱沒有很大的興趣,很大一部分同學認為是老師和家長強迫他們進行合唱活動,這導致了很多同學對合唱活動產生了排斥的心理。要想讓合唱的時候同學們對合唱產生興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找準課堂教育切入點。如老師在給學生教授三年級音樂課程《大風車》時,就可以利用學生們愛看的幼兒節目大風車為契機進行課堂引入,這首歌曲作為幼兒節目的主題曲,一定是孩子所熟悉和喜愛的;二是老師要創新課程,運用做游戲、比賽等活動,讓同學們更喜歡這樣的形式。老師在授課之前,要設置相應的目標,讓他們依據這個目標去努力,才能得到成效。老師還可以適當增加不同的比賽形式,如男女合唱等環節,讓他們增加學習的熱情。2.2提高學習技能。在合唱授課過程中,應當指導學生學習用丹田去唱歌,讓唱歌的技巧能更上一個水平[2]。所以,在同學們沒有掌握好學習技能的時候,老師要及時進行糾正,把唱歌和學習的技巧都教授給同學。在合唱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讓同學們掌握好歌曲的節奏,如在唱歌的時候,老師要把一首歌分為幾個部分,如低潮部分和高潮部分,讓同學們分段進行練習,可以讓他們提高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提高演唱的水平。2.3增加樂器授課。在授課過程中,要想讓他們能夠提升學習的技能,可以適當增加樂器進行輔助,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成效。老師在樂器的挑選上要注意,要挑選音準較準的樂器,如在演奏蘇教版四年級課程樂曲《共產兒童團歌》這首歌的時候,就可以分為低聲部和高聲部進行演唱,老師可以增加鋼琴進行輔助演奏,還可以增加笛子進行教學,這樣增加樂器演奏的辦法,可以讓學生快速地記住高低聲部的區別,還可以讓同學把握每個聲部之間的區別,之后就可以開展合唱的工作。2.4要科學設置授課的難易程度。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要設置合理的授課難度,如果設置了太高難度的內容,會導致同學的學習興致降低。首先,要從較為簡單的環節開始入手,接著再進行較為復雜的環節。如在演唱蘇教版四年級歌曲《我們的田野》的時候,這是一首十分優美的歌曲。所以,老師在合唱的時候,老師可以先放幾遍歌曲,讓同學們對這個歌曲有個初步的認識之后老師再對歌曲進行介紹,接著老師再自己唱一遍這首歌,對這首歌重點的部分介紹,之后再對這首歌聲部進行分類聯系,從而達到有效的授課目的。這種把授課模式分成幾個部分的辦法,可以根據難易程度不同,從簡單到復雜進行授課,讓授課活動更加有成效。2.5增加唱歌的方式。在唱歌過程中,要讓同學們增加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在對同學們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要以提高同學們的思想品德為目的,從而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在合唱的過程中,要增加同學們對音樂的認識能力,讓他們互相合作,老師要選擇合適的課本,通過教化來影響同學的品質,從而達到提高同學們素質。如在學習蘇教版三年級歌曲《祖國,祖國愛你》這個歌曲的時候,要通過歡快的旋律和多聲部的演奏,讓同學們熱愛自己的祖國。學校還可以在年級中舉辦合唱比賽,讓同學們演唱愛國歌曲,如《團結就是力量》《十送紅軍》這種歌曲。讓同學增強自律精神,培養學習能力,提高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同學們的思想品德。合唱的時候,要以提高同學們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為目的,從而提升同學們的能力,讓他們的音樂素養得以提高。
3結語
總而言之,在運用授課進行合唱訓練的時候,要以提高同學們歌唱素養為目的,讓他們能夠通過提高審美能力來讓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加有趣。在小學授課的過程中,老師要加強自身的知識能力水平,以提高同學們的責任心為目的,讓授課過程更加有趣。在進行小學授課的過程中,老師要設置授課的目標,提高同學們的發音訓練,提高多聲部的訓練,才能達到授課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夢雅.淺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知識文庫,2018(10).
[2]王潔.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6(10):37-37.
作者:唐含露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婁江實驗學校
- 上一篇:小學音樂學生互動意識探討
- 下一篇: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與課程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