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實踐研究
時間:2022-08-21 08:26:59
導語: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下,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樂器已經(jīng)進入到眾多家庭中,人們對于樂器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對小學音樂樂器教學的要求。在實際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借助樂器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從而為學生綜合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音樂;樂器教學;實踐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通過樂器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認知音樂,有助于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音樂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因此,在實踐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樂器教學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現(xiàn)實情況,合理的開展樂器教學,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一、小學音樂樂器教學的價值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樂器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音樂學習領域,并且樂器教學與其他科目教學相比較,其更加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樂器知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與人合作能力,學生在樂器學習中,不僅可以掌握合奏的相關知識,同時也會學會如何相互合作、完美配合,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此外樂器教學還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音樂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在音樂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復雜情感,是學生在學習其他課程知識無法體會的,學生在進行樂器表演時,不僅僅是對作品進行展現(xiàn),同時也是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的過程,學生在音樂作品演奏中會將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融入其中,促進了學生自我表現(xiàn)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音樂課堂樂器教學實踐
(一)注重樂器的合理選擇。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過于看重學生視唱能力培養(yǎng),很少引導學生學習樂器知識,樂器教學可以說是新時期下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音樂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樂器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選擇適宜的樂器。當前很多學校都推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鋼琴教育,但是在實際中并不是每一個學生的家庭都可以配備鋼琴,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選擇適宜的樂器進行教學,不能單純的停留在古箏、大小提琴、鋼琴、手風琴等昂貴的樂器上,也可以選擇口風琴、豎笛、哨笛等經(jīng)濟實惠方便攜帶的樂器,這樣才能確保樂器教學普及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家庭條件,選擇適合的樂器,讓學生可以在課外進行樂器練習,促進了樂器教學效果的提升。(二)注重樂理知識與樂器教學的結合。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單純的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樂理知識,過于看重樂理知識講解,必然會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學習十分枯燥,難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也降低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實踐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嘗試將樂理知識教學與樂器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掌握相應的樂理知識,同時學生在樂器實踐中可以更好的強化、鞏固學到的樂理知識,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在實踐中,小學音樂教師要巧妙的通過樂器教學,將原本枯燥乏味的音樂課堂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可以主動的探索樂理理論知識,實現(xiàn)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化。(三)演奏與唱歌相互促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將樂器引入到課堂上,并不代表著樂器可以完全代替以往的聲樂視唱教學,也不能因為樂器教學而影響到學生的歌唱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把握好歌唱教學、樂器教學在課堂上的比例,要實現(xiàn)兩者的相互穿插,這樣學生既不會感覺課堂枯燥,又不會影響到學生歌唱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通過演奏與演唱的良好結合,可以全面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樂器教學隨著歌唱教學逐步開展,全面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了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四)適當增加流行曲目。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展樂器教學活動時,只有全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才會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對樂器知識進行探索。在課堂上,小學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時刻保持著對樂器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引導進行樂器練習,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在實際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樂器演奏練習曲目中,適當?shù)臑閷W生增加一些當前流行的歌曲或者是影視劇曲目,這樣不僅可以帶給學生獨特的音樂體驗,同時還能調(diào)節(jié)課堂氛圍,能讓學生在課內(nèi)外都進行積極的練習,這遠遠優(yōu)于教師強迫學生練習固有的曲目效果更好。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音樂教學中,要將以往刻板、冰冷的教學觀念轉變成讓學生感受到樂趣、溫暖的音樂課堂,這樣才能保證音樂教育的人性化,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全面加強樂器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科學、合理的組織樂器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將樂理知識、器樂知識、視唱練習等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提高,滿足學生綜合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陳備軍.小學音樂分段式器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音樂天地,2018,03:66.
[2]張秀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6,01:176.
[3]戈毅.課堂樂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4:56.
作者:周鴻福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建安小學
- 上一篇:小學音樂器樂教學策略
- 下一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