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

時間:2022-10-16 09:16:28

導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析

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初中語文閱讀不僅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也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帶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領略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使學生體會全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特色以及風情。其次,對于學生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而言,良好的閱讀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國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僅強調文章的語言特點、寫作結構以及中心思想等,語文閱讀教學停留于表面,并未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思想探討,這樣無法開闊學生們的眼界,使學生領悟語文閱讀教學的樂趣,導致教學質量低下。

1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語文閱讀能力也屬于一種交流、溝通方式,主要指處理文字的能力以及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想要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內容,大部分都是通過閱讀的方式獲取,比如看雜志時、和其他人簽合約時都會要求當事人閱讀、分析,因此閱讀能力是人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因此,為了使初中生能夠盡早適應社會,更快適應工作環境,語文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新課改后,對初中語文教學,尤其是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構建有效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高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師思考的重點。目前,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低下,普遍存在低效現象,非常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

初中生正處于關鍵的青春期,性格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但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也喜歡貪玩,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采取以往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應該豐富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同時,一般初中生的想象力較為豐富,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格式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初中生的創造性思維,這非常不利于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想象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而且一切教學活動一定要圍繞著學生開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鼓勵學生自覺、主動投入到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筆者經過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幾種有效教學策略。

2.1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科學的學習方法,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并沒有注重課前預習環節,這主要是由于課前預習并無實質性的內容,讓學生覺得比較空泛,而且教師檢查也比較難,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新課程之前并不會預習。假如學生在學習新課程之前并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預習,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感到迷茫,更不用說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這樣自然會導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比較低效。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為此教師可以在每節新課之前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們寫讀后感。例如,學習《濟南的冬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們閱讀這篇文章后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內容,并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同時思考濟南的冬天和我們這兒的冬天有什么區別?”這個問題比較開放,并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只要想的合理,都可以作為答案,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也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鍛煉學生的文字處理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2.2積極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更好的完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任務。如果課文中有的文字不容易被理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設計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更好、更加全面的理解課文的內容,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例如,學習《十三歲的際遇》的過程中,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深入的體會作者在剛入學時候的心情和心理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個開學的教學情境。假設學生們順利考進北大,然后讓學生照著作者書寫的誓言念,身臨其境的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大學生犀利機智、敏感、生機勃勃、專注、清新、純潔、自由等特點,使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

2.3積極開展合作競爭學習模式

傳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僅僅強調閱讀成績以及學生閱讀教學方式,并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往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沒有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創新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合作競爭”學習模式是迎合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新型有效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初中生的年齡差不多,學生之間很容易溝通、交流,也容易產生共鳴,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合作學習,可有效增強學生的歸屬感,使學生更樂于參與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比如,在學習《論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由分組,然后讓每一個小組朗讀,并且將一句話或者一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用肢體語言表演出來。課文中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句話,小組中可以派一名學生閱讀這句話,然后讓另外兩個學生擁抱,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內容。當然可能有的小組表達得并不全面,其他小組也可以補充。或者有的小組有更加新奇的表演方式,也可以和其他小組進行競爭,這樣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真正的喜歡語文閱讀。綜上所述,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師思考的重要任務,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創新閱讀教學方式,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學習方法,一切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真正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作者:趙秋梅 單位: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