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綜述

時間:2022-09-03 03:10:23

導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綜述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1.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思想特點,初中生的思想已經趨于成熟,很多初中生都喜歡看小說或雜志等,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進行課內閱讀教學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國內外的文學小說,如國內的《駱駝祥子》《三國演義》等以及國外的《哈姆雷特》《魯賓遜漂流記》等,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同時進行,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養成自主閱讀的學習習慣。2.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初中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在閱讀文章時很難時刻集中精神,大多數學生在閱讀時,雖然嘴上在讀,但思想并不在文章上,這樣的方式對于閱讀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教師應幫助學生培養閱讀時集中注意力的習慣,教會學生用心體會文章中的含義,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做好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工作,首先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能通過強加閱讀任務的方式來進行,過量的閱讀任務會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進而對閱讀產生排斥心理,教師應給學生足夠自由的閱讀空間,把閱讀量控制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讓學生漸漸的把閱讀變成一種習慣。1.情景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文章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引入教學情境,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云南的歌會》這一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搜索云南歌會場景的相關圖片或視頻,使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對云南歌會產生具體的畫面,使學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教學內容,同時能夠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探究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探究式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閱讀探究式教學應注意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在課堂中提出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既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又能夠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而提高閱讀效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的《大自然的語言》這一文章時,可以提出“大自然中有哪些現象?這些現象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這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出答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

三、改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

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卻忽略了這一點,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于注重教師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教學計劃,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對課堂提出質疑,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能力。在學生對待閱讀的看法上,教師要讓學生知道閱讀不是為了要完成讀文章的任務,而是為了體會文章內容。大多數的學生在閱讀時都會一目十行,教師應引導學生一字一句反復認真的對文章進行閱讀,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文章有深刻的認識。

四、創新傳統閱讀方式

教師可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在課堂上舉辦課外閱讀交流會,學生可以把課外閱讀的內容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分享給其他同學,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教師可以在學生之間組建閱讀小組,布置小組任務,小組成員可以采用分段閱讀、分角色閱讀等閱讀方式來完成閱讀任務,在閱讀過程中相互提出問題、糾正錯誤、交流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將自己認為優美的詞句記錄下來,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靈活運用,這種學習方式既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徐立.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7,(33):75.

[2]劉春麗.強化閱讀,為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探討[J].新課程,2017,(09):152.

作者:劉丁義 鄭智娟 單位:1.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鳳鳴學校 2.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