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2-11 10:52:20

導語: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

摘要:思維導圖是托尼•巴贊根據大腦的思維特點發明的一種發散的、可視的思考工具,之后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本文將思維導圖引入高中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利用它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以教材的實際內容做案例來進行教學設計,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促進他們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思維導圖也稱心智圖,是指通過線條、符號將各種意象連接起來,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個概念的聯系[1]。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思維導圖已被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包括詞匯記憶、閱讀理解、聽力與寫作等方面的教學,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需要教師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本文圍繞英語閱讀教學,探討了如何有效利用思維導圖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以期為廣大同人提供一些教學借鑒。

一、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勢

(一)有助于學生理解閱讀材料。閱讀是將大腦中已經存在的圖式與新的信息相互配對的過程,而配對成功就能達到對文意的理解。思維導圖形象生動、圖文結合的特點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教學幫助,也能開拓學生的思維[2]。在高中英語閱讀訓練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并且當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表現自己的閱讀思維過程時,教師可以較清晰地了解每位學生理解文本的思路,從而更高效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寫作思路進行理解并重新構建,有助于他們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內容,快速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例如,江蘇英語高考閱讀理解題的語篇較長,如果學生在日常的閱讀訓練中學會了利用思維導圖厘清文章思路,就能夠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回答問題的準確率也會得以提升。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應以理解和吸收文段的整體意義及信息為主要目的,閱讀的對象不是獨立的字、詞、句,而是更大的語言單位——語篇,所以,筆者以“問題驅動→找出答案→構建框架→題目問答”為教學流程設計教學方案,并在其中引入思維導圖,進而提升學生對文章的把握能力和應試能力[3]。下面以譯林牛津版Module7Unit4Publictransport為例,闡述如何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一)第一階段預熱學習。在Warmingup階段,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看圖片,并提出幾個引入問題,讓學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交通工具,學生可以以transport為中心,將自己熟知的plane,train等詞匯記下,并在閱讀段落的過程中記錄下閱讀材料中的tram,carriage等交通工具,之后進行匯總,制作一張詞匯導圖。單詞是思維導圖第二層次和具體信息之間的連接點,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教師根據學生找出的核心詞和短語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的內容,并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整理思維導圖的框架。(二)第二階段思路總結。閱讀主要講述LondonSubway建設發展的故事,在這一語篇中,可以發現清晰的時間線,即以年份為主線,所以,所有的數字都是閱讀的要點,教師可以使用PPT軟件層層遞進地為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大體框架,再由學生繼續發散,進而完成思維導圖,將關鍵名詞和信息記錄在圖中,如圖1所示。(因空間有限,內容部分省略)圖1之后,教師帶領學生疏通文意,理解文章。(三)第三階段問答練習。在繪制思維導圖之后,筆者根據閱讀材料,參考江蘇高考閱讀命題模式,設計了三個精讀選擇題。1.WhichistrueabouttheLondonCircleLine?A.Itwasbuilttogetpeoplesomefreshair.B.Metropolitanprovidedundergroundservice.C.Itwasopenedin1868.D.Circlewasdevelopedfromtheundergroundlineinthemiddleofthecity.這道題考查學生對細節問題的理解,根據思維導圖中有關CircleLine的信息,不難發現答案D是正確的,A選項是對題目無關的文章內容做的改寫,C選項時間不對,而B選項缺少一個細節內容。2.Whatcouldpossiblyhappenin1920?A.Undergroundwasapprovedtobeestablished.B.ElectriclinewasfirstlyopenedinSouthLondon.C.Anewlinewastakenasairplanefactory.D.Newlinewasaddedtotheunderground.1920并不是文中直接出現的年份,但是根據思維導圖,學生可以迅速鎖定這個時間所在位置,發現1918-1938年間建立了很多地鐵站,所以選擇了D,其他三個選項分別是其他年份的事件,是迷惑選項。3.Whichofthefollowingsentenceistrue?A.Travellingondeeplineswerenotconvenientbecauseitwasnotelectronic.B.Thesubwaywasusedasbombsheltersduringthewar.C.Londontransportwasestablishedin1933.D.Jubileeisopenedin1979tomemorizeElizabethI.這道題結合了全文的信息,選項均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學生只需要根據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就可以迅速判斷題目論述的正誤,A選項不便利的原因是六家公司分化管理,B選項正確,C選項迷惑性在于LondonTransport是由LondonTransportBoard演變而來的,而并非是1933創立的。D選項中的女王是伊麗莎白二世,這些細節信息在思維導圖中已經囊括,不需要重新回到文章中一一尋找,所以解題效率得到提升。對于此類考查全文細節內容的單項選擇題,學生通常需要通篇回顧文章才能鎖定答案,而使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按照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迅速鎖定答案,不用重讀文章,大大提高了解題速度,而且提高了答題的準確率。思維導讀這一工具鼓勵學生發散思維,也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謀篇布局的思想[4]。通常情況下,學生在整理好思維導圖之后,對文章內容已經有了全面的了解,相關的練習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發散思維,提高總結和歸納能力。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根據關鍵詞掌握文意,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閱讀能力,加快了他們的答題速度,同時提高了答題的正確率。

[參考文獻]

[1]托尼•巴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2]王新陽.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10(05):32-37.

[3]伍潔萍.關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16):101-102.

[4]鄒建軍.思維導圖輔助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例談——以認知主義理論為視角[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07):33-34.

作者: 聶明芳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