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對策分析
時間:2022-12-03 10:34:04
導語: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八年級是初中階段的一個重要時期,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板塊,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后期的語文學習。當前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開展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途徑,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提問;開展對策
傳統的閱讀教學偏重于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不足,也未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造成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足。八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注重對教學思維的拓展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使學生從“要我讀”向“我要讀”轉變,并在閱讀中感到快樂和成就感。
一、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應試教育思維對教師教學思想的桎梏。盡管八年級學生尚未直面中考的壓力,但是很多初中語文教師仍然將中考作為最重要的教學方向,在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在閱讀教學中,無論是閱讀材料的選擇,還是閱讀的過程都要求學生向中考閱讀標準看齊,甚至強行設置統一答案,未能給予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八年級學生正值青春期,隨著其心理年齡的成長以及語文知識水平的提高,其對于這種傳統的以考試為唯一目標的閱讀行為會逐漸感到厭倦,閱讀水平也難以得到提高。2.閱讀時間不足,教學方法僵化。閱讀是一項自主性的行為,教師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閱讀。然而八年級的閱讀課堂中,教師仍然是閱讀教學的主角,未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開展閱讀行為。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語文知識和正確答案,閱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在筆者的教學中發現,一些教師在上閱讀課時,只留給學生5-10分鐘的時間來閱讀文本,然后就開始進行文本解析和講授,而此時一些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甚至還未看完全篇。這也體現出教師教學方法的僵化,未能將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3.閱讀教學中的提問少,缺少自主性體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文本,不同年齡、學識、閱歷的人往往會獲得不同的閱讀感受,而這種差異化的閱讀感受也正是學生產生閱讀興趣的基礎。而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少提問,或者提問之后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還有些教師沒有對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問題過于簡單或者過難,學生缺乏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難獲得有益的自主性體驗,不能對文中的寓意或者優美的語言進行理解,也難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八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路徑探討
1.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先對閱讀材料進行熟讀、深讀,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閱讀目標。與此同時,還要將每周、每月和每學期的閱讀目標、閱讀材料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閱讀教學目標體系,以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目的。比如,在對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進行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講授關于柳宗元的生平事跡,并且介紹其寫《小石潭記》的時候所面臨的處境,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了解這篇課文的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與此同時,教師要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學習和了解《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代表性作品,讓學生重點閱讀這一部分的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永州八記》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對比性的閱讀。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消除了之前學習什么課文就講解什么課文,絲毫不提其他相關內容的弊端,在反復研究課文作者的相關事跡以及寫作心態的同時,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內涵,并且在心目中樹立起一個鮮明立體的作者形象。其次,要重視課外延伸: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書中的知識,還要重視課外延伸,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和學習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各種課外知識。比如,在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篇文章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關于“桃花源”的象征意義,以及“桃花源”在后世文人心中的特殊意義,同時還可以搜集其他與“桃花源”相關的詩詞歌賦,選擇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意義的篇章讓學生學習甚至背誦。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更多的了解,而且還實現了對課本內容的拓展和延伸,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語文的兼容并蓄和博大精深。2.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在八年級語文的閱讀課堂當中,教師必須要將充足的閱讀時間留給學生。教師首先要將課文中的關鍵知識點講解給學生,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閱讀,讓學生按照教學要求在足夠的時間里對文章內容進行認真閱讀,并且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作者的感情,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有所感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課文的涵義和中心思想。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不能過多地占用教學時間進行講解,而是要預留時間給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利用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并且訓練和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而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自我閱讀的時間及時地掌握和了解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解決這些不足之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比如,在對《背景》這篇課文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共同閱讀,首先可以將學生合理地劃分成不同的閱讀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比賽,使其在閱讀中對作者抒發的情感進行感悟和體會,最后讓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在規定的時間內講出自己對文章的體悟,哪個小組的代表講得更合理就獲得比賽勝利,從而有效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3.重視閱讀提問。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重視提問的重要性,在正式開始閱讀之前,首先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閱讀,這樣通過布置懸念的方式能夠將良好的課堂閱讀情境創設出來,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課堂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對葉圣陶的《蘇州園林》這篇課文進行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先設置這些問題:①文中使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分別舉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②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中做到邊閱讀邊思考,不僅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還極大地提升了課堂閱讀的效率,學生會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進行閱讀,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會根據問題對其中的相關知識進行自主整理,對課文中的修辭手法和中心思想進行歸納。教師在學生完成閱讀之后要挑選幾個學生回答這些問題,鼓勵回答正確的學生,引導總結不全面的學生學會全面、正確地總結,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充分地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三、結語
閱讀在八年級語文教學中屬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轉變傳統的閱讀教學理念,積極探索開展閱讀教學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小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7,(08):33.
[2]楊軍.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語文建設,2015,(14):4.
[3]竇曉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5,(21):65.
作者:張芮 單位: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稅鎮鎮中心學校
- 上一篇: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思路
- 下一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